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 4. 令人沮丧的话语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 (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
正如本文的引言所解释的那样,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头三句话是在他被钉十字架后的前三个小时内说的。福音书记载,在此期间,罗马卫兵分了他的衣服(马太福音 27:35;马可福音 15:24;路加福音 23:34b;约翰福音 19:23-25),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各群人侮辱和嘲笑他(马太福音 27:39-44;马可福音 15:29-32;路加福音 23:35-39)。
因此,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前三个小时有时被称为“人的愤怒”。
但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三个小时后,三位福音书作者描述说天空变暗了。
“从正午到正午,黑暗笼罩了整个大地。” (马太福音 27:45)
“到了正午,黑暗就笼罩了整个大地,直到正午。” (马可福音 15:33)
“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因为日头被遮蔽了。” (路加福音 23:44-45上)
甚至约翰,他没有明确报道这段黑暗时期,在描述耶稣生命的最后时刻之前,似乎也用“这以后”(约翰福音 19:28a)这一表达方式悄悄地承认了这一点。
黑暗不祥而令人不安。路加说“太阳被遮蔽了”,这可能意味着某种日食。古代世界将这类太阳事件解释为神的不悦和/或神怒的征兆。
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第四句话是在太阳被遮蔽的末尾说的:“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除了我们将要讨论的事情之外,这似乎还证实了这种对黑暗的愤怒解释和意义。
由于这些原因,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三个小时有时被称为“上帝的愤怒”。
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都记录了耶稣的第四句话,这是耶稣最后七句话中唯一被多本福音书引用的一句话。这也是他们的福音书记载的唯一一句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话。两本福音书都说“耶稣大声喊叫”,并且说这句话是在“约”(马太福音 27:46)或“在”(马可福音 15:34)“申初”(下午 3:00)的时候说的。
两本福音书都引用了耶稣的阿拉姆语表达“他呼喊”,然后翻译了其含义。
马太记载耶稣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马太福音 27:46a)。马可记载耶稣的大声呼喊:“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马可福音 15:34a)。
两本福音书都将耶稣对读者的大声呼喊翻译为:“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b;马可福音 15:34b)
由此可推断,当弥赛亚耶稣喊出这些话时,他处于难以想象的混乱之中。单独来看,这些话似乎表明他发出了失败的呐喊。但耶稣的呐喊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失败的呐喊。耶稣绝望的呼喊同时包含四件事:
首先,耶稣痛苦的提问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难以形容的悲凉。
这是一声发自肺腑的呼喊,表明了当父神将祂的亲密存在从祂儿子身边移开,将世人的罪孽加在耶稣身上时,耶稣所感受到的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孤独(歌罗西书 2:14)。耶稣在这段时间的痛苦程度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但圣经提供了一些指标,帮助我们探究祂所经受的深刻的精神,情感和灵魂痛苦。
正是这句话——“为什么”这个问题——也许比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任何其他话都更能与他的人性产生共鸣。换句话说,这句话揭示并提醒我们,上帝之子作为一个完全的人,他的脆弱性。作为一个人,他无法免受十字架带来的情感摧残和伤害,就像他无法免受身体上的痛苦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圣经说,他凡事都受过试探,像我们任何人一样(希伯来书 4:15)。
马太和马可都以告诉读者天色在三个小时前就变暗了(马太福音 27:45;马可福音 15:33),以此来介绍耶稣绝望的呼喊(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他们这样做显然是为了将黑暗与耶稣那令人心碎的悲叹联系起来。
人们普遍认为,当耶稣代替我们成为世人的罪孽时,这可怕的黑暗象征着天父对祂儿子的愤怒(哥林多后书 5:21)。大自然本身也因这种可怕的疏远而颤抖。当宇宙诞生的永恒和基本关系——三位一体的神性——转向自身,而上帝却被抛弃时,太阳怎么可能不发光呢?
在永恒中,圣子第一次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圣父之间失去了和谐的友谊。牢不可破的友谊被打破了。
在神圣团契的不和谐破裂中,耶稣尖叫道: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抛弃我?”
黑暗在旧约中有多重含义。黑暗的隐喻意义包括:
在很大程度上,耶稣在经历了三个小时的黑暗之后发出的哀叹——“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唤起了所有这些含义。我们将根据耶稣的呼喊来思考黑暗的每一个含义。但当我们反思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感受到的心理痛苦时,我们必须首先将黑暗视为混乱和空虚的象征。
圣经中第一次提到黑暗,描述的是预先形成的创造物的缺乏秩序和空虚。
“地是空虚混沌,深渊表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创世记 1:2)
将黑暗用作空虚(空虚)和混乱(无形)的说法在耶利米书 4:23 中得到了呼应。
耶稣的哀叹——“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揭示了黑暗的象征意义,即一种极度孤独和绝望的荒凉经历。对耶稣来说,这是一个极度恐惧的时期。
耶稣的表情是对这种存在痛苦的回应。“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 15:34)是一个令人沮丧的问题。而且没有立即的答案。耶稣的呼喊揭示了他在十字架上被上帝暂时抛弃时所感受到的深刻的孤独和空虚。
当上帝背弃他时,耶稣很可能会感到自己被打败了。
以赛亚书 49 章的弥赛亚仆人之歌暗示了这一点,耶和华的仆人(弥赛亚)对耶和华说:“我劳碌是徒然,我竭尽全力却毫无所得”(以赛亚书 49:4)。事实上,诗篇 22 章第 11 节也暗示了这一点:
“不要远离我,因为灾祸临近了;因为无人能帮助。” (诗篇 22:11)
这种徒劳感可能会加剧耶稣所遭受的孤独,孤立,荒凉和生存的痛苦。
或许更简洁地说,耶稣绝望地问道:“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 15:34),是为了回应令人不安的精神死亡混乱。
死亡是分离。当我们想到死亡时,我们会想到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当这种死亡发生时,我们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与死去的人建立身体上的联系。但精神死亡并不是一个人的物质身体与非物质精神之间的分离。
当我们的灵魂与上帝分离,即与生命分离时,就会出现精神死亡。当圣经将罪的后果或代价描述为死亡(创世记 2:16-17;罗马书 6:23;雅各书 1:15)时,这既包括罪使我们与上帝分离(我们作为堕落人类的自然状态),也包括罪使我们与上帝对我们的(良好)设计分离,如果我们不与之分离,上帝会让我们繁荣昌盛。
耶稣在十字架上死去,既是精神上的死去(为了世人的罪孽),也是肉体上的死去。
像第一个亚当一样,耶稣首先遭受了精神死亡,然后遭受了肉体死亡。
亚当犯罪后躲避上帝(创世记 3:7-8),并被逐出伊甸园,与上帝隔绝(创世记 3:23-24),因此遭受了精神死亡。后来亚当肉体死亡(创世记 5:5)。
耶稣在十字架上经历了三个小时的黑暗,那时上帝躲避了他,他遭受了精神上的死亡。耶稣被上帝抛弃,因为“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得前书 2:24)。后来,耶稣在十字架上放弃了他的灵魂,遭受了肉体上的死亡(马太福音 27:50;路加福音 23:46)。
但与第一个亚当不同,耶稣没有因自己的罪而遭受精神死亡。相反,耶稣遭受精神死亡是因为尽管“他不知罪”,但他却“替我们成为罪”(哥林多后书 5:21)。
耶稣在十字架上经历了两次死亡——精神上的死亡和肉体上的死亡。父神是杀死耶稣精神上生命的那位(以赛亚书 53:10a)。当祂在黑暗中抛弃祂的儿子,将世人的罪孽加在祂身上时,就发生了这种死亡(歌罗西书 2:14)。我们可以推断,耶稣的精神死亡了三个小时(马太福音 27:45, 马可福音 15:33, 路加福音 23:44-45)。耶稣是肉体上献出生命的那一位(约翰福音 10:17-18)。当耶稣“大声喊叫,断了气”时,就发生了这种死亡(路加福音 23:46)。耶稣的肉体死亡了三天(马太福音 17:23, 马可福音 9:31, 路加福音 24:7, 哥林多前书 15:4)。
耶稣在十字架上遭受的黑暗岁月可以看作是精神上的死亡——与上帝分离。弥赛亚的父亲背叛并拒绝了他(马太福音 26:46-50, 26:69-74),并拒绝了他自己的子民(马太福音 27:22, 25;约翰福音 1:11, 19:15),现在他的父亲也背弃了他。完美的儿子与父亲完美的爱分离了。更矛盾的是,上帝被上帝抛弃了。
这句话所揭示的强烈的情感,精神,心理和精神痛苦太过神秘和深刻,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也许我们能做的最好的解释是,耶稣所经受的痛苦是人类所能经历的最严重的痛苦。他的痛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经受的。
尽管耶稣清楚地了解他的使命(马太福音 20:18-19),并且他出于对天父的服从而心甘情愿地背起他的十字架(马太福音 16:24;路加福音 23:39;希伯来书 12:2),但这并没有使精神死亡所带来的情感痛苦和存在的痛苦消失。
耶稣很可能在十字架的黑暗中忍受了最深的孤独。据我们所知,这是永恒中唯一一次,圣子孤身一人——与父隔绝——耶稣不得不作为一个脆弱而饱受折磨的人承受这种深不可测的痛苦。
我们从永生这一简单的礼物中找到了极大的安慰,这在约翰福音 3:16 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表达了上帝这一行为的理由——对人类的爱。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福音 3:16)
但是,当我们通过这些强有力的经文在耶稣身上找到希望和认可时,我们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天父赐下他唯一的独生子,意味着在十字架上这三个黑暗的时刻抛弃他,以此作为向相信他的人赐予永生礼物的手段。换句话说:上帝如此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相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上帝将他的儿子赐予人类,作为我们罪孽的牺牲品,为我们而死。如果没有这个可怕的时刻——如果耶稣成为我们的罪孽时上帝没有抛弃他——那么永生的礼物就不会通过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赐予我们。
通常情况下,父亲会为儿子付出赎金。但在这里,父亲却将儿子作为世界的赎金。父亲对我们,对世上每个人的爱是如此之深,以至于他愿意放弃/抛弃他唯一的独生子。耶稣忍受了十字架的痛苦。儿子对他的父亲和世界的爱是如此之深,以至于他愿意放弃自己在天堂的舒适,承受如此的折磨和痛苦(路加福音 22:39;腓立比书 2:6-8;马太福音 20:28;约翰福音 15:13)。
耶稣的哀叹是一种祈祷。但请注意,他并没有向“我在天上的父”或他的阿爸祈祷;而是用一种更遥远的语气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这种称呼方式反映了圣子与圣父之间暂时(但仍然痛苦)的亲密关系的丧失。(这种亲密关系似乎在耶稣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得到了恢复——“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 23:46)。
耶稣痛苦祈祷的核心是一个存在的问题:“为什么?”
耶稣的问题——“为什么?”并不是失败的呐喊,也不是对上帝不公正的指责,但它确实触及了邪恶的问题。
要了解有关邪恶问题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圣经说》文章 “为什么上帝允许邪恶存在?”
在我们这个堕落的世界里,“为什么?”是我们对痛苦的自然反应——尤其是当我们对自己处境的有限理解无法理解我们遭遇考验的意义或原因时。如果我们满怀信心地问“为什么?”,那么问这个问题并不一定是错的(雅各书 1:2-6)。
在十字架上,上帝似乎也在深刻地问自己同样的问题。耶稣似乎在问上帝,为什么在十字架上最绝望的时刻,他似乎抛弃了他。
或者祂在向上帝呼喊:“为什么事情必须这样?”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耶稣的呼喊将直接与祂在客西马尼的请求有关:“若可行,求祢叫这杯离开我。”(马太福音 26:39)现在祂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杯”必须如此苦涩和痛苦?为什么你的救赎计划必须如此伤害我?
我们从约伯记中可以看到,上帝经常带领他最爱的人经历巨大的考验。这向我们表明,凭着信心走过困难,我们就会获得巨大的财富(雅各书 1:2-3, 12)。耶稣对多马说,那些没有看见就相信的人会得到更大的祝福,这意味着凭着信心行事会得到巨大的祝福(约翰福音 20:29)。天使们从教会那里学到上帝的智慧,即使他们在上帝面前,情况也是如此,很可能是因为那些凭着信心行事的人表现出他们自己无法学到的东西。
但即使上帝在这三个黑暗的时刻背弃了他的儿子,耶稣在痛苦中仍然信靠上帝。耶稣没有屈服于存在的绝望。
无论情况多么糟糕或多么严峻,我们都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信靠上帝。上帝是忠实的。上帝向我们承诺,如果我们相信他会赐予我们永生,他永远不会抛弃我们——即使我们抛弃他(提摩太后书 2:13;希伯来书 13:5b)。这个神圣的承诺得以实现(部分)是因为耶稣心甘情愿地代替我们承受上帝的愤怒。出于对我们的爱,上帝暂时抛弃了我们,现在献出他的儿子,以便他可以拯救世界(约翰福音 3:16)出于对天父的爱和对我们的爱,耶稣在十字架上遭受了巨大的痛苦——身体上,精神上,情感上和灵魂上。耶稣代替我们承受了这些最坏的事情,以便我们可以得到救赎。
耶稣邀请我们背起他的十字架,效法他的榜样,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信靠上帝。基督承诺,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就会找到生命(路加福音 9:23)。
2.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作为预言的暗示
耶稣的表达直接引用了《诗篇》第 22 篇的第一行。
诗篇第 22 篇开头这样写道: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我的呻吟之语离我的拯救很远。” (诗篇 22:1)
通过呼喊诗篇 22 的第一行,耶稣不仅将这一行与他目前的孤立和苦难联系起来,而且也将整篇诗篇与他自己联系起来。犹太人通过诗篇的开头几行来了解诗篇。这类似于我们根据歌词而不是标题或列表编号来识别歌曲。事实上,许多诗篇都是以歌曲的形式写成的,包括诗篇 22, 它被写成“痛苦的呼喊和赞美之歌。献给唱诗班的指挥”(诗篇 22 的题词)。
再次,因为他引用了诗篇的第一行,所以每个听到耶稣呼喊或读到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的犹太人都会立即想到诗篇 22 及其文字和主题。马太福音是写给犹太读者的,它充满了许多圣经参考和旧约典故,以证明耶稣是他们的弥赛亚。马太福音中这句话是福音书中最有力和最重要的旧约典故之一。
它很重要,因为它证明了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这种死亡如此可怕,以至于许多犹太人难以相信会发生在他们的民族救世主身上——并没有使他失去作为犹太人救世主的资格。
耶稣的悲惨结局与犹太人对弥赛亚的期望完全相反。此外,摩西律法规定,任何被挂在木头上的人“都是上帝诅咒的人”(申命记 21:23)。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一事实表明他“是上帝诅咒的人”。因此,耶稣可能是上帝派来拯救以色列的弥赛亚的想法对犹太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并受到上帝的诅咒。
然而,圣经预言弥赛亚将像摩西一样成为先知(申命记 18:18-19),像大卫一样成为国王(撒母耳记下 7:12-13),并成为麦基洗德等次的永远的祭司(诗篇 110:4),但同样预言,作为上帝的仆人,弥赛亚将被误解,鄙视,不公正地虐待和处死(诗篇 22;诗篇 31;以赛亚书 50, 52:13 - 53:12)。他将是成为人的上帝,为我们的罪被刺穿(撒迦利亚书 12:10)。
诗篇 22 章表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并没有使他失去弥赛亚的资格,而是证明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证明了他就是弥赛亚!
整篇诗篇都是对弥赛亚的预言。诗篇 22 的第一部分描述了弥赛亚绝望的孤立,屈辱和痛苦(诗篇 22:1-21)。诗篇 22 的第二部分描述了弥赛亚战胜死亡和敌人的辉煌胜利(诗篇 22:22-31)。
关于弥赛亚在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所遭受苦难的预言太多了,本文无法详细解释。因此,我们将粗略地列出其中一些。
有关这首诗篇及其弥赛亚实现的更完整解释,请参阅《圣经说》诗篇 22 的评论。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抛弃我?” (诗篇 22:1上)
应验:耶稣在十字架上喊道:“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6)。
“但我是虫子,不是人,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 (诗篇 22:6)
应验:人们要求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马太福音 27:22, 24;马可福音 15:12-15;路加福音 23:20-25;约翰福音 19:15)。
“凡看见我的人都嘲笑我;他们用嘴唇分开,摇着头,说, “你要将自己交托耶和华,耶和华必拯救他;让他拯救他,因为他喜悦他。”” (诗篇 22:7-8)
应验:在耶稣第二次和第三次宗教审判期间,他受到宗教领袖的嘲笑和嘲讽(马太福音 26:67-68;马可福音 14:65;路加福音 22:63-65)。
耶稣在十字架上被人嘲笑(马太福音 27:38-44(特别是马太福音 27:42);马可福音 15:27-32;路加福音 23:35-39)。
应验:耶稣被他的门徒犹大出卖(马太福音 26:47;马可福音 14:43;路加福音 22:47;约翰福音 18:2-3)。
当耶稣被捕时,他的门徒逃跑了(马太福音 26:56;马可福音 14:50-52)。
耶稣最亲密的门徒之一彼得三次否认认识他(马太福音 26:69-75;马可福音 14:66-72;路加福音 54-61;约翰福音 18:15-18, 25-27)。
“许多公牛围绕着我;巴珊强壮的公牛将我围困。他们向我张大嘴巴,如同抓撕吼叫的狮子。” (诗篇 22:12-13)
应验:耶稣被他的敌人,祭司长,长老和文士辱骂和诽谤(马太福音 26:57-68, 27:1-2;马可福音 14:53-65, 15:1-3;路加福音 23:54, 23:63 - 24:2;约翰福音 18:12-13, 19-24)。
“我如水被倒出来,” (诗篇 22:14上)
应验:耶稣遭受了极大的情感困扰(马太福音26:38;马可福音14:34)并且汗如血滴(路加福音22:44)。
当士兵用长矛刺穿耶稣的肋旁时,血和水的混合物从耶稣的尸体中流出(约翰福音 19:34)。
“我全身的骨头都脱臼了。” (诗篇 22:14b)
应验: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马太福音 27:38;马可福音 15:25;路加福音 23:33;约翰福音 19:18)。当祂的十字架被举起时,十字架停止的力量和祂身体的重量突然转移到钉子上,祂的身体震动起来。这种剧烈的震动使受难者的骨头脱臼。
“我的心就像蜡一样;它在我体内融化了。” (诗篇 22:14中)
应验:耶稣死后,士兵刺穿了他的肋旁,血和水的混合物从他的肋旁流出(约翰福音 19:34)。
这种病症称为“心包填塞”。心包填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是指心脏保护膜内积液。积液会对心脏造成压力,阻碍心脏有效泵血,并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和死亡。
“我的力量已经枯竭,如同瓦片一般。” (诗篇 22:15上)
应验:耶稣身体上无法背负十字架,所以罗马卫兵强迫古利奈人西门替他背十字架(马太福音 27:32;马可福音 15:21;路加福音 23:26)。
钉十字架可以减轻疲劳和严重的肌肉痉挛,因为受刑者每次呼吸时都必须不断地用钉子将身体的重量拉起来。
“我的舌头紧贴着我的下巴。” (诗篇 22:15b)
应验:严重脱水是被钉十字架的人常见的痛苦。耶稣在十字架上遭受了脱水之苦(马太福音 27:48;马可福音 15:36;约翰福音 19:28)。
“而你将我置于死亡的尘埃之中。” (诗篇 22:15中)
应验:耶稣死在十字架上(马太福音27:50;马可福音15:37;路加福音23:46;约翰福音19:30, 33)。
耶稣被埋葬了(马太福音 27:59-60;马可福音 15:44-46;路加福音 23:53;约翰福音 19:42)。
“因为狗*围着我;一伙恶人包围了我。” (诗篇 22:16上)
*注:以色列将邪恶的外邦人称为堕落的“狗”。
应验:耶稣被罗马(外邦)总督彼拉多判处死刑(马太福音 27:11-26;马可福音 15:1-15;路加福音 23:24;约翰福音 18:28 - 19:16)。
耶稣被罗马士兵鞭打,虐待并钉在十字架上(马太福音 27:27-35a;马可福音 15:15-20;路加福音 23:33, 36, 47;约翰福音 19:1-3, 19-23, 32-34)
“他们刺穿了我的双手和双脚。” (诗篇 22:16b)
应验:钉十字架是将受难者的手腕(手)和脚踝(脚)钉在十字架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马太福音 27:38;马可福音 15:25;路加福音 23:33;约翰福音 19:18),因此他被钉在十字架上。
耶稣复活后,向怀疑的门徒多马展示了他手上的洞,作为他还活着的证据(约翰福音 20:24-27)。
“我能数清我所有的骨头。他们看着我,盯着我看。” (诗篇 22:17)
应验:罗马将受害者赤身裸体钉在十字架上,以加重他们的羞辱和屈辱。因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他很可能遭受了这种羞辱。
钉十字架使受害者缺氧。受害者必须抬起身体才能呼吸到空气。这给他们的身体带来巨大压力,并暴露了肋骨中的骨头。耶稣被公开钉在城门附近,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这一幕(马太福音 27:38-39;约翰福音 19:20;希伯来书 13:12)。
“他们分了我的衣服,他们为我的衣裳拈阄。” (诗篇 22:18)
应验:(马太福音27:35;马可福音15:24;路加福音23:34b;约翰福音19:23-24)
虽然诗篇 22 的第一部分包含了描述弥赛亚死亡的预言,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首诗的其余部分预言了主将弥赛亚从死亡中拯救出来,以及弥赛亚将因其正义和对地球及其后代的拯救而获得的难以置信的荣耀和赞美。
耶稣的问题同样暗示了这一最终的彻底的胜利,因为弥赛亚的绝对胜利是诗篇 22 的高潮。
诗篇 22 不仅在弥赛亚降临或十字架受难的几百年前就预言了弥赛亚的苦难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还预言了正是通过弥赛亚忍受这些苦难,以色列和世界才会永远得到救赎。诗篇 22 的第二部分——诗篇 22:19-31——揭示了耶稣是弥赛亚,尽管他忍受了十字架的诅咒和人类与上帝的拒绝:
诗篇 22 再次预言了弥赛亚的死亡,复活和王国,并且表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不仅没有失去弥赛亚的资格,反而证明了他就是将统治整个地球的弥赛亚。
耶稣的问题除了是痛苦的表达和预言的暗示之外,也是赎罪的表达。
耶稣的问题让我们得以一窥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如何为世人赎罪,并揭示了之前三个小时的黑暗的深层含义。如果我们可以用人类的语言来描述上帝,那么这个问题让我们得以窥视天堂,看看上帝在这三个可怕的时刻里做了什么。
赎罪的观念是《圣经》的中心主题。赎罪的核心是上帝与人类的和解。上帝与人的关系在伊甸园首次破裂,当时亚当和夏娃违背了造物主的命令,不吃善恶树上的果子(创世记 3:6-24)。人与上帝之间的鸿沟因人类邪恶和罪恶的增加而不断扩大。罪恶的后果是死亡——对亚当来说,这意味着与上帝的分离(创世记 2:17;罗马书 6:23a;雅各书 1:14-15)。
在旧约中,上帝赐给以色列人律法,其中包括一套复杂的献祭制度,其中包括宰杀和杀死动物。这些被献祭的动物的死亡被允许作为一种仁慈的替代,代替那些应该被处死的罪人。献祭者的罪孽和罪责被转嫁到被宰杀的动物身上。动物的替代性死亡“赎罪”了人民的罪孽和罪责,人们认为罪的致命惩罚已经得到偿还。
“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 (利未记 17:11)
“根据律法,几乎可以说,万物都是用血来洁净的,不流血就没有赦免。” (希伯来书 9:22)
但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指出的那样,这些牺牲本身是无效的。
首先,这些动物祭祀只能弥补以前犯下的罪孽,因此需要日复一日地不断献祭,这意味着它们永远无法弥补人们正在发生和未来的罪孽和罪过:
“所有牧师每天都站着侍奉,一次又一次地献上同样的祭品,但这些祭品永远无法消除罪孽。” (希伯来书 10:11)
此外,希伯来书的作者明确指出:
“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不可能除去罪孽。” (希伯来书 10:4)
既然摩西律法所规定的这种祭祀制度无法有效地弥补罪孽和罪责,那么它的意义何在?
希伯来书的作者解释说,这些献祭仪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向上帝儿子的真正牺牲,而上帝儿子在律法颁布时还未降临,
“因为律法只是将来美事的影子,不是实物,总不能靠着年复一年不断献上的同样的祭物,叫那些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 (希伯来书 10:1)
耶稣,神的儿子,是将来完美而美好的祭品。他在十字架上的献祭是完美的,最终的,绝对的。它废除了未来为赎罪而进行任何牺牲的需要,
“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因为他只一次献祭,便叫那被分别为圣的人永远完全了。” (希伯来书10:12, 14)
保罗在解释耶稣的替代赎罪时写道:
“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 (哥林多后书 5:21)
彼得也许更明确地谈到了我们通过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而得到的赎罪:
“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 (彼得前书 2:24)
保罗向罗马教会强调,当我们信仰耶稣时,上帝与人之间就会和解并恢复关系。
“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借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罗马书 5:10)
虽然基督代替我们赎罪的恩典使我们与上帝和解,但他在十字架上付出了可怕的代价,承担了世人所有的罪孽,遭受了上帝的审判和愤怒。
以赛亚在七百年前就预言了这一可怕的事件,他写道:
“耶和华使我们众人都犯了罪孽,落在他(弥赛亚)身上。” (以赛亚书 53:6b)
“但耶和华喜悦粉碎他 [弥赛亚],使他 [弥赛亚] 遭受痛苦;如果他(弥赛亚)将自己作为赎罪祭。” (以赛亚书 53:10上)
耶稣的哀叹:“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是在天黑三个小时后大声说出的(马太福音 27:45;马可福音 15:33)。在本文的开头部分,我们讨论了黑暗如何象征混乱和空虚,并描述了当父亲背弃儿子时耶稣所遭受的难以想象的痛苦。但圣经至少以另外两种方式使用黑暗,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耶稣说上帝离弃他时可能是什么意思。
圣经中黑暗的额外含义是:
黑暗是邪恶和罪孽的象征;黑暗即审判和愤怒。
这两种象征意义都帮助我们理解耶稣在这三个小时内是如何为世人赎罪的。
圣经经常用黑暗来比喻邪恶和罪孽(约伯记 24:13;箴言 2:13-14;以赛亚书 5:20)。也许最明显的例子是耶稣对尼哥底母说的话:
“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凡作恶的便恨光。” (约翰福音 3:19b-20a)
考虑到黑暗是邪恶和罪孽的含义,似乎无辜又公义的耶稣在这三个小时的黑暗中代替我们承担了罪孽(哥林多后书 5:21)。换句话说,正是在这三个小时的黑暗中,耶稣成为了我们的替代赎罪者。黑暗的目的是象征性地传达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赎罪的牺牲正在发生。
同样,圣经也经常用黑暗来比喻神圣的审判和愤怒。
黑暗是上帝因法老拒绝让他的子民离开而惩罚埃及而降下的十大灾难中的第九个灾难(出埃及记 10:21)。
先知们用黑暗来描述审判日:
“耶和华的日子不是光明,而是黑暗,甚至不是没有光亮的幽暗吗?” (阿摩司书 5:20)
“那日是愤怒的日子,是急难困苦的日子,是毁坏凄凉的日子,是黑暗,幽冥的日子,是密云,乌黑的日子。” (西番雅书 1:15)
三个小时的黑暗代表着天父对儿子的愤怒审判,他已成为罪恶的化身。上帝对耶稣的审判意味着要暂时抛弃他,因为他成了罪。正如第一部分所述,这就是为什么耶稣曾经与他的父完美地相交,但在他成为他父亲愤怒的对象并被他的父亲抛弃后,他痛苦地大喊:“你为什么抛弃我?”
最后,根据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耶稣哀叹“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的时间是在“约在申初”时说的(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这大约是下午 3 点。这很重要,因为耶稣不仅在说完这句话后不久就死了,而且这与每天下午的“塔米德祭祀”的时间相吻合。
塔米德祭祀每天早上和下午在圣殿举行。它由几个元素组成:一只无瑕疵的公羊羔;用来制作无酵饼的面粉和油混合物;葡萄酒;以及香。这种祭祀象征着上帝与以色列人民之间的永久契约。它每天两次献祭,以显示上帝的关系是如何持续和坚定不移的。塔米德祭祀是作为赎罪祭而献上的——特别是为无意犯下的罪孽(路加福音 23:34)。希伯来书 10:11 提到了塔米德祭祀,其中写道:“所有祭司天天站着侍奉,一次又一次地献上同样的祭品。”
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翰福音 1:29),他不仅是“我们的逾越节羔羊”(哥林多前书 5:7),为我们牺牲,他也是我们的泰米德祭品。耶稣的身体和血是一次性使我们成圣的祭品(希伯来书 9:25-26, 10:9-11)。
耶稣的呼喊和死亡与圣殿中每日的赎罪祭同时发生,进一步表明他是我们永恒契约的赎罪祭。
最后,就像他的祖先大卫首先以谦卑的姿态提出这个问题以寻求理解一样,耶稣也是以谦卑的姿态提出这个问题。
当耶稣大声说出他绝望的问题时,他并没有挑衅地向上帝挥舞拳头——指责上帝不公正或恶意地抛弃了他。即使独自一人在黑暗中,耶稣也从未忘记上帝永远是善良的这一事实。因此,当他感到被抛弃时,耶稣谦卑地通过信仰向上帝寻求理解和真正的视角,而不是屈服于绝望的感觉和想法。
尽管耶稣是神,但他作为人也忍受着苦难。耶稣没有依靠他的神性来克服苦难——他“倒空”自己并“谦卑”自己(腓立比书 2:6-8, 希伯来书 5:8, 10:9)。耶稣克服作为人的苦难的方式与我们克服苦难的方式相同——通过信仰。
如果我们认为整篇诗篇 22 都有弥赛亚的意义,正如耶稣说这首诗的第一句所推断的那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耶稣在被钉在十字架上时进行了诗篇 22 中表达的信仰之旅。
在整个诗篇 22 中,诗人大卫在上帝面前保持谦卑的姿态,并相信上帝的力量。诗人对上帝的谦卑信仰显而易见,即使开篇的诗句“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仍在读者耳边回响。“但你是圣洁的,你是用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的”(诗篇 22:3——另见诗篇 22:4-5)。此外,诗篇 22 以上帝奇迹般拯救受难的义人的胜利而结束(诗篇 22:22-31)。
由此可见,大卫是弥赛亚的预表或代表,他在诗篇 22 篇中所描述的苦难中,凭着信仰紧紧抓住上帝和他的承诺。由此可以推断,弥赛亚耶稣在十字架上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时,也表现出了同样的信仰和谦卑。
希伯来书的作者之所以能称耶稣为“为信心创始成终的人”(希伯来书 12:2),是因为耶稣通过十字架上的磨难踏上了诗篇 22 中的信仰之旅。正如大卫因受苦而困惑一样,耶稣也因十字架上的折磨和在黑暗中的三个小时被父抛弃而困惑。
在痛苦的折磨中,耶稣寻求上帝的观点(“智慧”——雅各书 1:2-5)来看待这段可怕的经历。耶稣承认自己人性的短视和有限性,试图将上帝的善良与被上帝抛弃在十字架上的极度痛苦调和起来。凭着信念,耶稣谦卑地认为“问题”不在于上帝,而在于他自己的无知和对痛苦境遇的理解,智慧或正确看法的缺乏。
上帝之子在十字架上提出的问题 — —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 马可福音 15:34) — — 并不是对上帝的愤怒呼喊,指责上帝是问题所在,而是谦卑地认识到上帝及其智慧和仁慈是解决他所遭受的痛苦的唯一可能方法。
请阅读此处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第五个字: “5:痛苦的话语”。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 2024 圣经说,保留所有权利。|使用权限-隐私政策
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
4. 令人沮丧的话语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
(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
正如本文的引言所解释的那样,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头三句话是在他被钉十字架后的前三个小时内说的。福音书记载,在此期间,罗马卫兵分了他的衣服(马太福音 27:35;马可福音 15:24;路加福音 23:34b;约翰福音 19:23-25),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各群人侮辱和嘲笑他(马太福音 27:39-44;马可福音 15:29-32;路加福音 23:35-39)。
因此,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前三个小时有时被称为“人的愤怒”。
但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三个小时后,三位福音书作者描述说天空变暗了。
“从正午到正午,黑暗笼罩了整个大地。”
(马太福音 27:45)
“到了正午,黑暗就笼罩了整个大地,直到正午。”
(马可福音 15:33)
“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因为日头被遮蔽了。”
(路加福音 23:44-45上)
甚至约翰,他没有明确报道这段黑暗时期,在描述耶稣生命的最后时刻之前,似乎也用“这以后”(约翰福音 19:28a)这一表达方式悄悄地承认了这一点。
黑暗不祥而令人不安。路加说“太阳被遮蔽了”,这可能意味着某种日食。古代世界将这类太阳事件解释为神的不悦和/或神怒的征兆。
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第四句话是在太阳被遮蔽的末尾说的:“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除了我们将要讨论的事情之外,这似乎还证实了这种对黑暗的愤怒解释和意义。
由于这些原因,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三个小时有时被称为“上帝的愤怒”。
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都记录了耶稣的第四句话,这是耶稣最后七句话中唯一被多本福音书引用的一句话。这也是他们的福音书记载的唯一一句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话。两本福音书都说“耶稣大声喊叫”,并且说这句话是在“约”(马太福音 27:46)或“在”(马可福音 15:34)“申初”(下午 3:00)的时候说的。
两本福音书都引用了耶稣的阿拉姆语表达“他呼喊”,然后翻译了其含义。
马太记载耶稣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马太福音 27:46a)。马可记载耶稣的大声呼喊:“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马可福音 15:34a)。
两本福音书都将耶稣对读者的大声呼喊翻译为:“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b;马可福音 15:34b)
由此可推断,当弥赛亚耶稣喊出这些话时,他处于难以想象的混乱之中。单独来看,这些话似乎表明他发出了失败的呐喊。但耶稣的呐喊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失败的呐喊。耶稣绝望的呼喊同时包含四件事:
首先,耶稣痛苦的提问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难以形容的悲凉。
这是一声发自肺腑的呼喊,表明了当父神将祂的亲密存在从祂儿子身边移开,将世人的罪孽加在耶稣身上时,耶稣所感受到的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孤独(歌罗西书 2:14)。耶稣在这段时间的痛苦程度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但圣经提供了一些指标,帮助我们探究祂所经受的深刻的精神,情感和灵魂痛苦。
正是这句话——“为什么”这个问题——也许比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任何其他话都更能与他的人性产生共鸣。换句话说,这句话揭示并提醒我们,上帝之子作为一个完全的人,他的脆弱性。作为一个人,他无法免受十字架带来的情感摧残和伤害,就像他无法免受身体上的痛苦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圣经说,他凡事都受过试探,像我们任何人一样(希伯来书 4:15)。
马太和马可都以告诉读者天色在三个小时前就变暗了(马太福音 27:45;马可福音 15:33),以此来介绍耶稣绝望的呼喊(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他们这样做显然是为了将黑暗与耶稣那令人心碎的悲叹联系起来。
人们普遍认为,当耶稣代替我们成为世人的罪孽时,这可怕的黑暗象征着天父对祂儿子的愤怒(哥林多后书 5:21)。大自然本身也因这种可怕的疏远而颤抖。当宇宙诞生的永恒和基本关系——三位一体的神性——转向自身,而上帝却被抛弃时,太阳怎么可能不发光呢?
在永恒中,圣子第一次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圣父之间失去了和谐的友谊。牢不可破的友谊被打破了。
在神圣团契的不和谐破裂中,耶稣尖叫道: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抛弃我?”
黑暗在旧约中有多重含义。黑暗的隐喻意义包括:
在很大程度上,耶稣在经历了三个小时的黑暗之后发出的哀叹——“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唤起了所有这些含义。我们将根据耶稣的呼喊来思考黑暗的每一个含义。但当我们反思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感受到的心理痛苦时,我们必须首先将黑暗视为混乱和空虚的象征。
圣经中第一次提到黑暗,描述的是预先形成的创造物的缺乏秩序和空虚。
“地是空虚混沌,深渊表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创世记 1:2)
将黑暗用作空虚(空虚)和混乱(无形)的说法在耶利米书 4:23 中得到了呼应。
耶稣的哀叹——“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揭示了黑暗的象征意义,即一种极度孤独和绝望的荒凉经历。对耶稣来说,这是一个极度恐惧的时期。
耶稣的表情是对这种存在痛苦的回应。“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 15:34)是一个令人沮丧的问题。而且没有立即的答案。耶稣的呼喊揭示了他在十字架上被上帝暂时抛弃时所感受到的深刻的孤独和空虚。
当上帝背弃他时,耶稣很可能会感到自己被打败了。
以赛亚书 49 章的弥赛亚仆人之歌暗示了这一点,耶和华的仆人(弥赛亚)对耶和华说:“我劳碌是徒然,我竭尽全力却毫无所得”(以赛亚书 49:4)。事实上,诗篇 22 章第 11 节也暗示了这一点:
“不要远离我,因为灾祸临近了;
因为无人能帮助。”
(诗篇 22:11)
这种徒劳感可能会加剧耶稣所遭受的孤独,孤立,荒凉和生存的痛苦。
或许更简洁地说,耶稣绝望地问道:“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 15:34),是为了回应令人不安的精神死亡混乱。
死亡是分离。当我们想到死亡时,我们会想到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当这种死亡发生时,我们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与死去的人建立身体上的联系。但精神死亡并不是一个人的物质身体与非物质精神之间的分离。
当我们的灵魂与上帝分离,即与生命分离时,就会出现精神死亡。当圣经将罪的后果或代价描述为死亡(创世记 2:16-17;罗马书 6:23;雅各书 1:15)时,这既包括罪使我们与上帝分离(我们作为堕落人类的自然状态),也包括罪使我们与上帝对我们的(良好)设计分离,如果我们不与之分离,上帝会让我们繁荣昌盛。
耶稣在十字架上死去,既是精神上的死去(为了世人的罪孽),也是肉体上的死去。
像第一个亚当一样,耶稣首先遭受了精神死亡,然后遭受了肉体死亡。
亚当犯罪后躲避上帝(创世记 3:7-8),并被逐出伊甸园,与上帝隔绝(创世记 3:23-24),因此遭受了精神死亡。后来亚当肉体死亡(创世记 5:5)。
耶稣在十字架上经历了三个小时的黑暗,那时上帝躲避了他,他遭受了精神上的死亡。耶稣被上帝抛弃,因为“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得前书 2:24)。后来,耶稣在十字架上放弃了他的灵魂,遭受了肉体上的死亡(马太福音 27:50;路加福音 23:46)。
但与第一个亚当不同,耶稣没有因自己的罪而遭受精神死亡。相反,耶稣遭受精神死亡是因为尽管“他不知罪”,但他却“替我们成为罪”(哥林多后书 5:21)。
耶稣在十字架上经历了两次死亡——精神上的死亡和肉体上的死亡。父神是杀死耶稣精神上生命的那位(以赛亚书 53:10a)。当祂在黑暗中抛弃祂的儿子,将世人的罪孽加在祂身上时,就发生了这种死亡(歌罗西书 2:14)。我们可以推断,耶稣的精神死亡了三个小时(马太福音 27:45, 马可福音 15:33, 路加福音 23:44-45)。耶稣是肉体上献出生命的那一位(约翰福音 10:17-18)。当耶稣“大声喊叫,断了气”时,就发生了这种死亡(路加福音 23:46)。耶稣的肉体死亡了三天(马太福音 17:23, 马可福音 9:31, 路加福音 24:7, 哥林多前书 15:4)。
耶稣在十字架上遭受的黑暗岁月可以看作是精神上的死亡——与上帝分离。弥赛亚的父亲背叛并拒绝了他(马太福音 26:46-50, 26:69-74),并拒绝了他自己的子民(马太福音 27:22, 25;约翰福音 1:11, 19:15),现在他的父亲也背弃了他。完美的儿子与父亲完美的爱分离了。更矛盾的是,上帝被上帝抛弃了。
这句话所揭示的强烈的情感,精神,心理和精神痛苦太过神秘和深刻,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也许我们能做的最好的解释是,耶稣所经受的痛苦是人类所能经历的最严重的痛苦。他的痛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经受的。
尽管耶稣清楚地了解他的使命(马太福音 20:18-19),并且他出于对天父的服从而心甘情愿地背起他的十字架(马太福音 16:24;路加福音 23:39;希伯来书 12:2),但这并没有使精神死亡所带来的情感痛苦和存在的痛苦消失。
耶稣很可能在十字架的黑暗中忍受了最深的孤独。据我们所知,这是永恒中唯一一次,圣子孤身一人——与父隔绝——耶稣不得不作为一个脆弱而饱受折磨的人承受这种深不可测的痛苦。
我们从永生这一简单的礼物中找到了极大的安慰,这在约翰福音 3:16 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表达了上帝这一行为的理由——对人类的爱。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福音 3:16)
但是,当我们通过这些强有力的经文在耶稣身上找到希望和认可时,我们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天父赐下他唯一的独生子,意味着在十字架上这三个黑暗的时刻抛弃他,以此作为向相信他的人赐予永生礼物的手段。换句话说:上帝如此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相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上帝将他的儿子赐予人类,作为我们罪孽的牺牲品,为我们而死。如果没有这个可怕的时刻——如果耶稣成为我们的罪孽时上帝没有抛弃他——那么永生的礼物就不会通过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赐予我们。
通常情况下,父亲会为儿子付出赎金。但在这里,父亲却将儿子作为世界的赎金。父亲对我们,对世上每个人的爱是如此之深,以至于他愿意放弃/抛弃他唯一的独生子。耶稣忍受了十字架的痛苦。儿子对他的父亲和世界的爱是如此之深,以至于他愿意放弃自己在天堂的舒适,承受如此的折磨和痛苦(路加福音 22:39;腓立比书 2:6-8;马太福音 20:28;约翰福音 15:13)。
耶稣的哀叹是一种祈祷。但请注意,他并没有向“我在天上的父”或他的阿爸祈祷;而是用一种更遥远的语气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这种称呼方式反映了圣子与圣父之间暂时(但仍然痛苦)的亲密关系的丧失。(这种亲密关系似乎在耶稣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得到了恢复——“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 23:46)。
耶稣痛苦祈祷的核心是一个存在的问题:“为什么?”
耶稣的问题——“为什么?”并不是失败的呐喊,也不是对上帝不公正的指责,但它确实触及了邪恶的问题。
要了解有关邪恶问题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圣经说》文章 “为什么上帝允许邪恶存在?”
在我们这个堕落的世界里,“为什么?”是我们对痛苦的自然反应——尤其是当我们对自己处境的有限理解无法理解我们遭遇考验的意义或原因时。如果我们满怀信心地问“为什么?”,那么问这个问题并不一定是错的(雅各书 1:2-6)。
在十字架上,上帝似乎也在深刻地问自己同样的问题。耶稣似乎在问上帝,为什么在十字架上最绝望的时刻,他似乎抛弃了他。
或者祂在向上帝呼喊:“为什么事情必须这样?”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耶稣的呼喊将直接与祂在客西马尼的请求有关:“若可行,求祢叫这杯离开我。”(马太福音 26:39)现在祂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杯”必须如此苦涩和痛苦?为什么你的救赎计划必须如此伤害我?
我们从约伯记中可以看到,上帝经常带领他最爱的人经历巨大的考验。这向我们表明,凭着信心走过困难,我们就会获得巨大的财富(雅各书 1:2-3, 12)。耶稣对多马说,那些没有看见就相信的人会得到更大的祝福,这意味着凭着信心行事会得到巨大的祝福(约翰福音 20:29)。天使们从教会那里学到上帝的智慧,即使他们在上帝面前,情况也是如此,很可能是因为那些凭着信心行事的人表现出他们自己无法学到的东西。
但即使上帝在这三个黑暗的时刻背弃了他的儿子,耶稣在痛苦中仍然信靠上帝。耶稣没有屈服于存在的绝望。
无论情况多么糟糕或多么严峻,我们都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信靠上帝。上帝是忠实的。上帝向我们承诺,如果我们相信他会赐予我们永生,他永远不会抛弃我们——即使我们抛弃他(提摩太后书 2:13;希伯来书 13:5b)。这个神圣的承诺得以实现(部分)是因为耶稣心甘情愿地代替我们承受上帝的愤怒。出于对我们的爱,上帝暂时抛弃了我们,现在献出他的儿子,以便他可以拯救世界(约翰福音 3:16)出于对天父的爱和对我们的爱,耶稣在十字架上遭受了巨大的痛苦——身体上,精神上,情感上和灵魂上。耶稣代替我们承受了这些最坏的事情,以便我们可以得到救赎。
耶稣邀请我们背起他的十字架,效法他的榜样,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信靠上帝。基督承诺,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就会找到生命(路加福音 9:23)。
2.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作为预言的暗示
耶稣的表达直接引用了《诗篇》第 22 篇的第一行。
诗篇第 22 篇开头这样写道: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
我的呻吟之语离我的拯救很远。”
(诗篇 22:1)
通过呼喊诗篇 22 的第一行,耶稣不仅将这一行与他目前的孤立和苦难联系起来,而且也将整篇诗篇与他自己联系起来。犹太人通过诗篇的开头几行来了解诗篇。这类似于我们根据歌词而不是标题或列表编号来识别歌曲。事实上,许多诗篇都是以歌曲的形式写成的,包括诗篇 22, 它被写成“痛苦的呼喊和赞美之歌。献给唱诗班的指挥”(诗篇 22 的题词)。
再次,因为他引用了诗篇的第一行,所以每个听到耶稣呼喊或读到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的犹太人都会立即想到诗篇 22 及其文字和主题。马太福音是写给犹太读者的,它充满了许多圣经参考和旧约典故,以证明耶稣是他们的弥赛亚。马太福音中这句话是福音书中最有力和最重要的旧约典故之一。
它很重要,因为它证明了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这种死亡如此可怕,以至于许多犹太人难以相信会发生在他们的民族救世主身上——并没有使他失去作为犹太人救世主的资格。
耶稣的悲惨结局与犹太人对弥赛亚的期望完全相反。此外,摩西律法规定,任何被挂在木头上的人“都是上帝诅咒的人”(申命记 21:23)。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一事实表明他“是上帝诅咒的人”。因此,耶稣可能是上帝派来拯救以色列的弥赛亚的想法对犹太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并受到上帝的诅咒。
然而,圣经预言弥赛亚将像摩西一样成为先知(申命记 18:18-19),像大卫一样成为国王(撒母耳记下 7:12-13),并成为麦基洗德等次的永远的祭司(诗篇 110:4),但同样预言,作为上帝的仆人,弥赛亚将被误解,鄙视,不公正地虐待和处死(诗篇 22;诗篇 31;以赛亚书 50, 52:13 - 53:12)。他将是成为人的上帝,为我们的罪被刺穿(撒迦利亚书 12:10)。
诗篇 22 章表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并没有使他失去弥赛亚的资格,而是证明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证明了他就是弥赛亚!
整篇诗篇都是对弥赛亚的预言。诗篇 22 的第一部分描述了弥赛亚绝望的孤立,屈辱和痛苦(诗篇 22:1-21)。诗篇 22 的第二部分描述了弥赛亚战胜死亡和敌人的辉煌胜利(诗篇 22:22-31)。
关于弥赛亚在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所遭受苦难的预言太多了,本文无法详细解释。因此,我们将粗略地列出其中一些。
有关这首诗篇及其弥赛亚实现的更完整解释,请参阅《圣经说》诗篇 22 的评论。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抛弃我?”
(诗篇 22:1上)
应验:耶稣在十字架上喊道:“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6)。
“但我是虫子,不是人,
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
(诗篇 22:6)
应验:人们要求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马太福音 27:22, 24;马可福音 15:12-15;路加福音 23:20-25;约翰福音 19:15)。
“凡看见我的人都嘲笑我;
他们用嘴唇分开,摇着头,说,
“你要将自己交托耶和华,耶和华必拯救他;
让他拯救他,因为他喜悦他。””
(诗篇 22:7-8)
应验:在耶稣第二次和第三次宗教审判期间,他受到宗教领袖的嘲笑和嘲讽(马太福音 26:67-68;马可福音 14:65;路加福音 22:63-65)。
耶稣在十字架上被人嘲笑(马太福音 27:38-44(特别是马太福音 27:42);马可福音 15:27-32;路加福音 23:35-39)。
“不要远离我,因为灾祸临近了;
因为无人能帮助。”
(诗篇 22:11)
应验:耶稣被他的门徒犹大出卖(马太福音 26:47;马可福音 14:43;路加福音 22:47;约翰福音 18:2-3)。
当耶稣被捕时,他的门徒逃跑了(马太福音 26:56;马可福音 14:50-52)。
耶稣最亲密的门徒之一彼得三次否认认识他(马太福音 26:69-75;马可福音 14:66-72;路加福音 54-61;约翰福音 18:15-18, 25-27)。
“许多公牛围绕着我;
巴珊强壮的公牛将我围困。
他们向我张大嘴巴,
如同抓撕吼叫的狮子。”
(诗篇 22:12-13)
应验:耶稣被他的敌人,祭司长,长老和文士辱骂和诽谤(马太福音 26:57-68, 27:1-2;马可福音 14:53-65, 15:1-3;路加福音 23:54, 23:63 - 24:2;约翰福音 18:12-13, 19-24)。
“我如水被倒出来,”
(诗篇 22:14上)
应验:耶稣遭受了极大的情感困扰(马太福音26:38;马可福音14:34)并且汗如血滴(路加福音22:44)。
当士兵用长矛刺穿耶稣的肋旁时,血和水的混合物从耶稣的尸体中流出(约翰福音 19:34)。
“我全身的骨头都脱臼了。”
(诗篇 22:14b)
应验: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马太福音 27:38;马可福音 15:25;路加福音 23:33;约翰福音 19:18)。当祂的十字架被举起时,十字架停止的力量和祂身体的重量突然转移到钉子上,祂的身体震动起来。这种剧烈的震动使受难者的骨头脱臼。
“我的心就像蜡一样;
它在我体内融化了。”
(诗篇 22:14中)
应验:耶稣死后,士兵刺穿了他的肋旁,血和水的混合物从他的肋旁流出(约翰福音 19:34)。
这种病症称为“心包填塞”。心包填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是指心脏保护膜内积液。积液会对心脏造成压力,阻碍心脏有效泵血,并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和死亡。
“我的力量已经枯竭,如同瓦片一般。”
(诗篇 22:15上)
应验:耶稣身体上无法背负十字架,所以罗马卫兵强迫古利奈人西门替他背十字架(马太福音 27:32;马可福音 15:21;路加福音 23:26)。
钉十字架可以减轻疲劳和严重的肌肉痉挛,因为受刑者每次呼吸时都必须不断地用钉子将身体的重量拉起来。
“我的舌头紧贴着我的下巴。”
(诗篇 22:15b)
应验:严重脱水是被钉十字架的人常见的痛苦。耶稣在十字架上遭受了脱水之苦(马太福音 27:48;马可福音 15:36;约翰福音 19:28)。
“而你将我置于死亡的尘埃之中。”
(诗篇 22:15中)
应验:耶稣死在十字架上(马太福音27:50;马可福音15:37;路加福音23:46;约翰福音19:30, 33)。
耶稣被埋葬了(马太福音 27:59-60;马可福音 15:44-46;路加福音 23:53;约翰福音 19:42)。
“因为狗*围着我;
一伙恶人包围了我。”
(诗篇 22:16上)
*注:以色列将邪恶的外邦人称为堕落的“狗”。
应验:耶稣被罗马(外邦)总督彼拉多判处死刑(马太福音 27:11-26;马可福音 15:1-15;路加福音 23:24;约翰福音 18:28 - 19:16)。
耶稣被罗马士兵鞭打,虐待并钉在十字架上(马太福音 27:27-35a;马可福音 15:15-20;路加福音 23:33, 36, 47;约翰福音 19:1-3, 19-23, 32-34)
“他们刺穿了我的双手和双脚。”
(诗篇 22:16b)
应验:钉十字架是将受难者的手腕(手)和脚踝(脚)钉在十字架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马太福音 27:38;马可福音 15:25;路加福音 23:33;约翰福音 19:18),因此他被钉在十字架上。
耶稣复活后,向怀疑的门徒多马展示了他手上的洞,作为他还活着的证据(约翰福音 20:24-27)。
“我能数清我所有的骨头。
他们看着我,盯着我看。”
(诗篇 22:17)
应验:罗马将受害者赤身裸体钉在十字架上,以加重他们的羞辱和屈辱。因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他很可能遭受了这种羞辱。
钉十字架使受害者缺氧。受害者必须抬起身体才能呼吸到空气。这给他们的身体带来巨大压力,并暴露了肋骨中的骨头。耶稣被公开钉在城门附近,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这一幕(马太福音 27:38-39;约翰福音 19:20;希伯来书 13:12)。
“他们分了我的衣服,
他们为我的衣裳拈阄。”
(诗篇 22:18)
应验:(马太福音27:35;马可福音15:24;路加福音23:34b;约翰福音19:23-24)
虽然诗篇 22 的第一部分包含了描述弥赛亚死亡的预言,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首诗的其余部分预言了主将弥赛亚从死亡中拯救出来,以及弥赛亚将因其正义和对地球及其后代的拯救而获得的难以置信的荣耀和赞美。
耶稣的问题同样暗示了这一最终的彻底的胜利,因为弥赛亚的绝对胜利是诗篇 22 的高潮。
诗篇 22 不仅在弥赛亚降临或十字架受难的几百年前就预言了弥赛亚的苦难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还预言了正是通过弥赛亚忍受这些苦难,以色列和世界才会永远得到救赎。诗篇 22 的第二部分——诗篇 22:19-31——揭示了耶稣是弥赛亚,尽管他忍受了十字架的诅咒和人类与上帝的拒绝:
诗篇 22 再次预言了弥赛亚的死亡,复活和王国,并且表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不仅没有失去弥赛亚的资格,反而证明了他就是将统治整个地球的弥赛亚。
耶稣的问题除了是痛苦的表达和预言的暗示之外,也是赎罪的表达。
耶稣的问题让我们得以一窥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如何为世人赎罪,并揭示了之前三个小时的黑暗的深层含义。如果我们可以用人类的语言来描述上帝,那么这个问题让我们得以窥视天堂,看看上帝在这三个可怕的时刻里做了什么。
赎罪的观念是《圣经》的中心主题。赎罪的核心是上帝与人类的和解。上帝与人的关系在伊甸园首次破裂,当时亚当和夏娃违背了造物主的命令,不吃善恶树上的果子(创世记 3:6-24)。人与上帝之间的鸿沟因人类邪恶和罪恶的增加而不断扩大。罪恶的后果是死亡——对亚当来说,这意味着与上帝的分离(创世记 2:17;罗马书 6:23a;雅各书 1:14-15)。
在旧约中,上帝赐给以色列人律法,其中包括一套复杂的献祭制度,其中包括宰杀和杀死动物。这些被献祭的动物的死亡被允许作为一种仁慈的替代,代替那些应该被处死的罪人。献祭者的罪孽和罪责被转嫁到被宰杀的动物身上。动物的替代性死亡“赎罪”了人民的罪孽和罪责,人们认为罪的致命惩罚已经得到偿还。
“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
(利未记 17:11)
“根据律法,几乎可以说,万物都是用血来洁净的,不流血就没有赦免。”
(希伯来书 9:22)
但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指出的那样,这些牺牲本身是无效的。
首先,这些动物祭祀只能弥补以前犯下的罪孽,因此需要日复一日地不断献祭,这意味着它们永远无法弥补人们正在发生和未来的罪孽和罪过:
“所有牧师每天都站着侍奉,一次又一次地献上同样的祭品,但这些祭品永远无法消除罪孽。”
(希伯来书 10:11)
此外,希伯来书的作者明确指出:
“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不可能除去罪孽。”
(希伯来书 10:4)
既然摩西律法所规定的这种祭祀制度无法有效地弥补罪孽和罪责,那么它的意义何在?
希伯来书的作者解释说,这些献祭仪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向上帝儿子的真正牺牲,而上帝儿子在律法颁布时还未降临,
“因为律法只是将来美事的影子,不是实物,总不能靠着年复一年不断献上的同样的祭物,叫那些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
(希伯来书 10:1)
耶稣,神的儿子,是将来完美而美好的祭品。他在十字架上的献祭是完美的,最终的,绝对的。它废除了未来为赎罪而进行任何牺牲的需要,
“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因为他只一次献祭,便叫那被分别为圣的人永远完全了。”
(希伯来书10:12, 14)
保罗在解释耶稣的替代赎罪时写道:
“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
(哥林多后书 5:21)
彼得也许更明确地谈到了我们通过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而得到的赎罪:
“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
(彼得前书 2:24)
保罗向罗马教会强调,当我们信仰耶稣时,上帝与人之间就会和解并恢复关系。
“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借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罗马书 5:10)
虽然基督代替我们赎罪的恩典使我们与上帝和解,但他在十字架上付出了可怕的代价,承担了世人所有的罪孽,遭受了上帝的审判和愤怒。
以赛亚在七百年前就预言了这一可怕的事件,他写道:
“耶和华使我们众人都犯了罪孽,
落在他(弥赛亚)身上。”
(以赛亚书 53:6b)
“但耶和华喜悦
粉碎他 [弥赛亚],使他 [弥赛亚] 遭受痛苦;
如果他(弥赛亚)将自己作为赎罪祭。”
(以赛亚书 53:10上)
耶稣的哀叹:“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是在天黑三个小时后大声说出的(马太福音 27:45;马可福音 15:33)。在本文的开头部分,我们讨论了黑暗如何象征混乱和空虚,并描述了当父亲背弃儿子时耶稣所遭受的难以想象的痛苦。但圣经至少以另外两种方式使用黑暗,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耶稣说上帝离弃他时可能是什么意思。
圣经中黑暗的额外含义是:
黑暗是邪恶和罪孽的象征;
黑暗即审判和愤怒。
这两种象征意义都帮助我们理解耶稣在这三个小时内是如何为世人赎罪的。
圣经经常用黑暗来比喻邪恶和罪孽(约伯记 24:13;箴言 2:13-14;以赛亚书 5:20)。也许最明显的例子是耶稣对尼哥底母说的话:
“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凡作恶的便恨光。”
(约翰福音 3:19b-20a)
考虑到黑暗是邪恶和罪孽的含义,似乎无辜又公义的耶稣在这三个小时的黑暗中代替我们承担了罪孽(哥林多后书 5:21)。换句话说,正是在这三个小时的黑暗中,耶稣成为了我们的替代赎罪者。黑暗的目的是象征性地传达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赎罪的牺牲正在发生。
同样,圣经也经常用黑暗来比喻神圣的审判和愤怒。
黑暗是上帝因法老拒绝让他的子民离开而惩罚埃及而降下的十大灾难中的第九个灾难(出埃及记 10:21)。
先知们用黑暗来描述审判日:
“耶和华的日子不是光明,而是黑暗,甚至不是没有光亮的幽暗吗?”
(阿摩司书 5:20)
“那日是愤怒的日子,是急难困苦的日子,是毁坏凄凉的日子,是黑暗,幽冥的日子,是密云,乌黑的日子。”
(西番雅书 1:15)
三个小时的黑暗代表着天父对儿子的愤怒审判,他已成为罪恶的化身。上帝对耶稣的审判意味着要暂时抛弃他,因为他成了罪。正如第一部分所述,这就是为什么耶稣曾经与他的父完美地相交,但在他成为他父亲愤怒的对象并被他的父亲抛弃后,他痛苦地大喊:“你为什么抛弃我?”
最后,根据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耶稣哀叹“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的时间是在“约在申初”时说的(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这大约是下午 3 点。这很重要,因为耶稣不仅在说完这句话后不久就死了,而且这与每天下午的“塔米德祭祀”的时间相吻合。
塔米德祭祀每天早上和下午在圣殿举行。它由几个元素组成:一只无瑕疵的公羊羔;用来制作无酵饼的面粉和油混合物;葡萄酒;以及香。这种祭祀象征着上帝与以色列人民之间的永久契约。它每天两次献祭,以显示上帝的关系是如何持续和坚定不移的。塔米德祭祀是作为赎罪祭而献上的——特别是为无意犯下的罪孽(路加福音 23:34)。希伯来书 10:11 提到了塔米德祭祀,其中写道:“所有祭司天天站着侍奉,一次又一次地献上同样的祭品。”
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翰福音 1:29),他不仅是“我们的逾越节羔羊”(哥林多前书 5:7),为我们牺牲,他也是我们的泰米德祭品。耶稣的身体和血是一次性使我们成圣的祭品(希伯来书 9:25-26, 10:9-11)。
耶稣的呼喊和死亡与圣殿中每日的赎罪祭同时发生,进一步表明他是我们永恒契约的赎罪祭。
最后,就像他的祖先大卫首先以谦卑的姿态提出这个问题以寻求理解一样,耶稣也是以谦卑的姿态提出这个问题。
当耶稣大声说出他绝望的问题时,他并没有挑衅地向上帝挥舞拳头——指责上帝不公正或恶意地抛弃了他。即使独自一人在黑暗中,耶稣也从未忘记上帝永远是善良的这一事实。因此,当他感到被抛弃时,耶稣谦卑地通过信仰向上帝寻求理解和真正的视角,而不是屈服于绝望的感觉和想法。
尽管耶稣是神,但他作为人也忍受着苦难。耶稣没有依靠他的神性来克服苦难——他“倒空”自己并“谦卑”自己(腓立比书 2:6-8, 希伯来书 5:8, 10:9)。耶稣克服作为人的苦难的方式与我们克服苦难的方式相同——通过信仰。
如果我们认为整篇诗篇 22 都有弥赛亚的意义,正如耶稣说这首诗的第一句所推断的那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耶稣在被钉在十字架上时进行了诗篇 22 中表达的信仰之旅。
在整个诗篇 22 中,诗人大卫在上帝面前保持谦卑的姿态,并相信上帝的力量。诗人对上帝的谦卑信仰显而易见,即使开篇的诗句“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仍在读者耳边回响。“但你是圣洁的,你是用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的”(诗篇 22:3——另见诗篇 22:4-5)。此外,诗篇 22 以上帝奇迹般拯救受难的义人的胜利而结束(诗篇 22:22-31)。
由此可见,大卫是弥赛亚的预表或代表,他在诗篇 22 篇中所描述的苦难中,凭着信仰紧紧抓住上帝和他的承诺。由此可以推断,弥赛亚耶稣在十字架上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时,也表现出了同样的信仰和谦卑。
希伯来书的作者之所以能称耶稣为“为信心创始成终的人”(希伯来书 12:2),是因为耶稣通过十字架上的磨难踏上了诗篇 22 中的信仰之旅。正如大卫因受苦而困惑一样,耶稣也因十字架上的折磨和在黑暗中的三个小时被父抛弃而困惑。
在痛苦的折磨中,耶稣寻求上帝的观点(“智慧”——雅各书 1:2-5)来看待这段可怕的经历。耶稣承认自己人性的短视和有限性,试图将上帝的善良与被上帝抛弃在十字架上的极度痛苦调和起来。凭着信念,耶稣谦卑地认为“问题”不在于上帝,而在于他自己的无知和对痛苦境遇的理解,智慧或正确看法的缺乏。
上帝之子在十字架上提出的问题 — —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 马可福音 15:34) — — 并不是对上帝的愤怒呼喊,指责上帝是问题所在,而是谦卑地认识到上帝及其智慧和仁慈是解决他所遭受的痛苦的唯一可能方法。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
(马太福音 27:46;马可福音 15:34)
请阅读此处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第五个字: “5:痛苦的话语”。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