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和巴拿巴躲过了因在以哥念城传福音而被石头砸死的阴谋(第 5-6 节),现在他们在罗马加拉太行省(属于现代土耳其的一部分)以哥念以南 20 英里的路司得城传福音。
就像在以哥念,主通过保罗和巴拿巴行了“神迹奇事”(第 3 节)一样,主也将在路司得行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住在路司得的残疾人:路司得城里坐着一个两脚无力的人,他生来是瘸腿的,从来没有走过(第 8 节) 。
这个人坐着,因为他无法行走,而且从未行走过。他从娘胎里出来就是跛足,甚至从出生起双脚就毫无力量。他可能患有脑瘫或骨骼畸形之类的疾病。
这个人不仅无法行走,而且从未尝试过,根本不知道行走是什么感觉。这个人曾经可以行走,但现在却受了伤。这个人没有行走能力,也永远学不会走路,甚至可能从未想过自己会走路。
这个一生从未行走过的人,正在听保罗讲述耶稣。保罗注意到这个瘸腿的人,显然圣灵向保罗启示了一些事情。也许圣灵对保罗说了类似这样的话:“这个人相信弥赛亚。这个人相信上帝能使他痊愈,我会的。告诉他吧。”
保罗在教导中途停下来, 定睛看那人,见他有信心可得痊愈,就大声说:“你起来,两脚站直!” (第 9-10 节)
瘸腿的人痊愈了。这医治并非仅仅是神大能的彰显;这见证奇迹的背后总有其原因。这人痊愈的原因是保罗看到他有信心痊愈(第9节)。有趣的是,翻译为“痊愈”的词源于希腊语“sozo”,意为“得救”。可以翻译为这人有信心得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理解为神治愈了他身体上的疾病,表明他可以通过赦免每个人的罪来治愈每个人的灵性疾病。
于是保罗大声说:“你起来,两脚站直。”这番话是对一个从未站立过的人说的。神赐给他的,不是他已经失去的,而是他从未拥有过的。这并非他曾经记得做过的事,而是超越他人生经历的——恩典,仅仅因为他相信就赐给他的恩惠。
在众人屏息凝视的注视下,这人并没有缓慢地,颤抖地,犹豫不决地站起来。这人有信心得医治(第9节),所以他热情地展现了这份信心,回应了保罗的命令。他没有像保罗要求的那样简单地站直。他跳了起来!他跳了起来,他从坐着,从一辈子坐着的状态,一跃而起,双脚站立,然后…… 他开始走路(第 10 节)。
翻译为“跳跃”的希腊词根是“allomai”,这与约翰福音4:14约翰福音4:14 commentary中耶稣用来描述祂赐给所有相信之人的永生,如同“涌出”的泉源的同一个词。就像一口突然迸发,威力强大的喷泉。这个人不需要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那样学习走路。神的能力如此充足,如此丰沛,以至于这个从未走过的人,能够突然充满力量,稳定地跳跃。
同样地,在使徒行传 3:6-10使徒行传 3:6-10 commentary 中,上帝通过彼得治愈了一个瘸腿的人,这个瘸子因上帝丰盛的怜悯而痊愈,所以他也“行走跳跃,赞美上帝”。路加之所以提到保罗治愈了一个瘸子,可能是因为这与彼得在耶路撒冷遇到的瘸子的情况类似,两人都被治愈后都“跳了起来”。
路加写使徒行传的部分原因很可能是为了证实保罗在世界各地教会中的权威和影响力。保罗在传道期间面临许多对手,他们试图让所有外邦信徒遵守犹太宗教习俗。这些对手坚持要求外邦人受割礼并遵守犹太律法。保罗的对手经常对他的诽谤之一就是说他不是真正的使徒(加拉太书1:1加拉太书1:1 commentary, commentary哥林多后书10-13哥林多后书10-13 commentary)。
路加多次将保罗和彼得作比较,可能是想表达:“保罗和彼得一样,都是使徒,他们都在耶稣地上传道期间跟随祂。看看上帝是如何以相似的方式通过他们来工作的。” 使徒行传的前半部分讲述了彼得和上帝通过他所行的神迹。后半部分讲述了保罗,在这里,保罗是上帝通过他行神迹的使者,正如祂通过彼得行的一样。
这两个神迹的主要区别在于,彼得医治的人是犹太人,而保罗医治的人是外邦人。路加将彼得描述为犹太人的使徒,但也指出,上帝通过彼得向外邦人开启了福音(使徒行传10:34使徒行传10:34 commentary, 4444 commentary)。在下一章中,彼得将提到这一事实,并同意保罗的观点,即上帝拯救所有人,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使徒行传15:7-11使徒行传15:7-11 commentary)。
保罗被委任为耶稣基督的使徒,这由耶稣亲自赐予,并三次记载在使徒行传中(使徒行传 9:3-20使徒行传 9:3-20 commentary, 22:1-2122:1-21 commentary, 26:2-1826:2-18 commentary)。因此,他的权柄和教导与其他使徒一样合法,正如路加所大力记录和辩护的那样。这种辩护对于早期教会保持以基督为中心至关重要,帮助他们避免被宗教规章制度所束缚(加拉太书 3:1加拉太书 3:1 commentary, commentary哥林多前书 9:1-2哥林多前书 9:1-2 commentary, commentary罗马书 3:21-25罗马书 3:21-25 commentary)。
当众人看到保罗吩咐瘸子行走的举动时,他们大声喊叫(11节)。他们的反应自然是震惊和敬畏。他们欢呼雀跃,因为看到这个生来跛脚的人,现在竟然能站起来,像平常一样行走自如。目睹这一幕的众人开始用吕高尼话说道:“神变成了人的样子,降临到我们这里来了。” (11节)
关于吕高尼语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议。由于路加曾提及吕高尼语,它似乎与罗马帝国的通用语言——通用希腊语有所不同。一些学者认为吕高尼语源于亚述语,或是一种希腊方言。路司得人信仰希腊诸神,并认定巴拿巴是宙斯,保罗是赫尔墨斯:
他们开始称巴拿巴为宙斯,称保罗为赫尔墨斯,因为他是主要发言人(第 12 节)。
宙斯是希腊诸神中最重要的假神。据说他是众神的统治者,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他是风暴之神,能发出闪电。赫尔墨斯是传令神,他的凉鞋上长有翅膀,可以飞越世界各地传递信息,并且经常担任宙斯的代言人。吕斯特里亚人称保罗为赫尔墨斯,因为他是主要的发言人。
保罗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话,就像一位发言人,所以把他视为信使之神也说得通。路加没有具体说明为什么路司得人称巴拿巴为宙斯。或许是因为保罗是主要发言人,相比之下,巴拿巴说得较少,看起来像一位权威人物,身边有一个替他说话的使者。也可能是因为巴拿巴的外貌更令人印象深刻。保罗的风度和言谈举止显然相当平庸(哥林多后书10:10哥林多后书10:10 commentary)。
路司得人正确地将这医治视为神圣和超自然的奇迹,但却错误地将其归咎于他们自己信奉的希腊假神,更糟糕的是,他们甚至将这两位犹太传教士视为他们神祇的化身:神祇变成了凡人,降临到我们中间!在希腊神话中,宙斯和其他神祇以凡人的形象出现在人间并不罕见。
路司得的人们再次跌跌撞撞地走向真理;神化身为人,降临到我们中间,但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并非仅仅化身为人,而是真正的人,降临到他所创造的万物中,拯救它们脱离罪恶。保罗和巴拿巴只是凡人,却代表真神说话。
因为他们相信宙斯和赫尔墨斯正在拜访他们,所以路司得的人们安排了祭祀来纪念这些所谓的神:
宙斯的神庙就在城外,他的祭司牵着牛,带着花环来到城门口,想和众人一起献祭(第 13 节)。
第12节和13节之间可能间隔了一段时间,但可能不长,因为宙斯神庙就在附近,就在城外。当地的宙斯祭司要么在人群中目睹了奇迹,要么听说了这件事,于是他收集了一些材料,用来敬拜那些正在路司得拜访的所谓神明。
祭司牵到城门口的牛是要被宰杀的,因为他要与喊着“神变成了人的样子,降临到我们这里来!”(第 11 节)的人群一起献祭。
花环是一种装饰性的绳索,上面系着树叶和水果,可能用来挂在公牛的脖子上,为它们前往祭坛做准备。在土耳其(位于古代加拉太地区的城市)发现了多处柱子遗迹,柱子上装饰着戴着花环的公牛雕像。
路司得人以敬拜来回应上帝的作为,但却因着异教的视角而曲解了它。他们敬拜的是上帝能力的媒介——保罗,而不是能力的源泉——上帝本身。因此,他们的反应淹没了保罗和他的教导,未能领悟他们所见之事的真理。讽刺的是,他们非但没有询问保罗并听取他的解释,反而自以为已经知道,并开始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这些所谓的神明。
这极好地证明了异教信仰主要源于人类的骄傲。人们对保罗和巴拿巴毫无敬意,既不关心询问,也不倾听。他们立即采取了操纵的策略。他们提议的祭品是为了安抚或祈求神明,让它们为人民服务。这表明异教的核心信仰是人类可以利用神明来达到目的。这自然而然地导致了异教文化的形成,强者剥削弱者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使徒行传 14:8-13 含义
保罗和巴拿巴躲过了因在以哥念城传福音而被石头砸死的阴谋(第 5-6 节),现在他们在罗马加拉太行省(属于现代土耳其的一部分)以哥念以南 20 英里的路司得城传福音。
就像在以哥念,主通过保罗和巴拿巴行了“神迹奇事”(第 3 节)一样,主也将在路司得行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住在路司得的残疾人:
路司得城里坐着一个两脚无力的人,他生来是瘸腿的,从来没有走过(第 8 节) 。
这个人坐着,因为他无法行走,而且从未行走过。他从娘胎里出来就是跛足,甚至从出生起双脚就毫无力量。他可能患有脑瘫或骨骼畸形之类的疾病。
这个人不仅无法行走,而且从未尝试过,根本不知道行走是什么感觉。这个人曾经可以行走,但现在却受了伤。这个人没有行走能力,也永远学不会走路,甚至可能从未想过自己会走路。
这个一生从未行走过的人,正在听保罗讲述耶稣。保罗注意到这个瘸腿的人,显然圣灵向保罗启示了一些事情。也许圣灵对保罗说了类似这样的话:“这个人相信弥赛亚。这个人相信上帝能使他痊愈,我会的。告诉他吧。”
保罗在教导中途停下来, 定睛看那人,见他有信心可得痊愈,就大声说:“你起来,两脚站直!” (第 9-10 节)
瘸腿的人痊愈了。这医治并非仅仅是神大能的彰显;这见证奇迹的背后总有其原因。这人痊愈的原因是保罗看到他有信心痊愈(第9节)。有趣的是,翻译为“痊愈”的词源于希腊语“sozo”,意为“得救”。可以翻译为这人有信心得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理解为神治愈了他身体上的疾病,表明他可以通过赦免每个人的罪来治愈每个人的灵性疾病。
于是保罗大声说:“你起来,两脚站直。”这番话是对一个从未站立过的人说的。神赐给他的,不是他已经失去的,而是他从未拥有过的。这并非他曾经记得做过的事,而是超越他人生经历的——恩典,仅仅因为他相信就赐给他的恩惠。
在众人屏息凝视的注视下,这人并没有缓慢地,颤抖地,犹豫不决地站起来。这人有信心得医治(第9节),所以他热情地展现了这份信心,回应了保罗的命令。他没有像保罗要求的那样简单地站直。他跳了起来!他跳了起来,他从坐着,从一辈子坐着的状态,一跃而起,双脚站立,然后…… 他开始走路(第 10 节)。
翻译为“跳跃”的希腊词根是“allomai”,这与约翰福音4:14约翰福音4:14 commentary中耶稣用来描述祂赐给所有相信之人的永生,如同“涌出”的泉源的同一个词。就像一口突然迸发,威力强大的喷泉。这个人不需要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那样学习走路。神的能力如此充足,如此丰沛,以至于这个从未走过的人,能够突然充满力量,稳定地跳跃。
同样地,在使徒行传 3:6-10使徒行传 3:6-10 commentary 中,上帝通过彼得治愈了一个瘸腿的人,这个瘸子因上帝丰盛的怜悯而痊愈,所以他也“行走跳跃,赞美上帝”。路加之所以提到保罗治愈了一个瘸子,可能是因为这与彼得在耶路撒冷遇到的瘸子的情况类似,两人都被治愈后都“跳了起来”。
路加写使徒行传的部分原因很可能是为了证实保罗在世界各地教会中的权威和影响力。保罗在传道期间面临许多对手,他们试图让所有外邦信徒遵守犹太宗教习俗。这些对手坚持要求外邦人受割礼并遵守犹太律法。保罗的对手经常对他的诽谤之一就是说他不是真正的使徒(加拉太书1:1加拉太书1:1 commentary, commentary哥林多后书10-13哥林多后书10-13 commentary)。
路加多次将保罗和彼得作比较,可能是想表达:“保罗和彼得一样,都是使徒,他们都在耶稣地上传道期间跟随祂。看看上帝是如何以相似的方式通过他们来工作的。” 使徒行传的前半部分讲述了彼得和上帝通过他所行的神迹。后半部分讲述了保罗,在这里,保罗是上帝通过他行神迹的使者,正如祂通过彼得行的一样。
这两个神迹的主要区别在于,彼得医治的人是犹太人,而保罗医治的人是外邦人。路加将彼得描述为犹太人的使徒,但也指出,上帝通过彼得向外邦人开启了福音(使徒行传10:34使徒行传10:34 commentary, 4444 commentary)。在下一章中,彼得将提到这一事实,并同意保罗的观点,即上帝拯救所有人,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使徒行传15:7-11使徒行传15:7-11 commentary)。
保罗被委任为耶稣基督的使徒,这由耶稣亲自赐予,并三次记载在使徒行传中(使徒行传 9:3-20使徒行传 9:3-20 commentary, 22:1-2122:1-21 commentary, 26:2-1826:2-18 commentary)。因此,他的权柄和教导与其他使徒一样合法,正如路加所大力记录和辩护的那样。这种辩护对于早期教会保持以基督为中心至关重要,帮助他们避免被宗教规章制度所束缚(加拉太书 3:1加拉太书 3:1 commentary, commentary哥林多前书 9:1-2哥林多前书 9:1-2 commentary, commentary罗马书 3:21-25罗马书 3:21-25 commentary)。
当众人看到保罗吩咐瘸子行走的举动时,他们大声喊叫(11节)。他们的反应自然是震惊和敬畏。他们欢呼雀跃,因为看到这个生来跛脚的人,现在竟然能站起来,像平常一样行走自如。目睹这一幕的众人开始用吕高尼话说道:“神变成了人的样子,降临到我们这里来了。” (11节)
关于吕高尼语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议。由于路加曾提及吕高尼语,它似乎与罗马帝国的通用语言——通用希腊语有所不同。一些学者认为吕高尼语源于亚述语,或是一种希腊方言。路司得人信仰希腊诸神,并认定巴拿巴是宙斯,保罗是赫尔墨斯:
他们开始称巴拿巴为宙斯,称保罗为赫尔墨斯,因为他是主要发言人(第 12 节)。
宙斯是希腊诸神中最重要的假神。据说他是众神的统治者,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他是风暴之神,能发出闪电。赫尔墨斯是传令神,他的凉鞋上长有翅膀,可以飞越世界各地传递信息,并且经常担任宙斯的代言人。吕斯特里亚人称保罗为赫尔墨斯,因为他是主要的发言人。
保罗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话,就像一位发言人,所以把他视为信使之神也说得通。路加没有具体说明为什么路司得人称巴拿巴为宙斯。或许是因为保罗是主要发言人,相比之下,巴拿巴说得较少,看起来像一位权威人物,身边有一个替他说话的使者。也可能是因为巴拿巴的外貌更令人印象深刻。保罗的风度和言谈举止显然相当平庸(哥林多后书10:10哥林多后书10:10 commentary)。
路司得人正确地将这医治视为神圣和超自然的奇迹,但却错误地将其归咎于他们自己信奉的希腊假神,更糟糕的是,他们甚至将这两位犹太传教士视为他们神祇的化身:神祇变成了凡人,降临到我们中间!在希腊神话中,宙斯和其他神祇以凡人的形象出现在人间并不罕见。
路司得的人们再次跌跌撞撞地走向真理;神化身为人,降临到我们中间,但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并非仅仅化身为人,而是真正的人,降临到他所创造的万物中,拯救它们脱离罪恶。保罗和巴拿巴只是凡人,却代表真神说话。
因为他们相信宙斯和赫尔墨斯正在拜访他们,所以路司得的人们安排了祭祀来纪念这些所谓的神:
宙斯的神庙就在城外,他的祭司牵着牛,带着花环来到城门口,想和众人一起献祭(第 13 节)。
第12节和13节之间可能间隔了一段时间,但可能不长,因为宙斯神庙就在附近,就在城外。当地的宙斯祭司要么在人群中目睹了奇迹,要么听说了这件事,于是他收集了一些材料,用来敬拜那些正在路司得拜访的所谓神明。
祭司牵到城门口的牛是要被宰杀的,因为他要与喊着“神变成了人的样子,降临到我们这里来!”(第 11 节)的人群一起献祭。
花环是一种装饰性的绳索,上面系着树叶和水果,可能用来挂在公牛的脖子上,为它们前往祭坛做准备。在土耳其(位于古代加拉太地区的城市)发现了多处柱子遗迹,柱子上装饰着戴着花环的公牛雕像。
路司得人以敬拜来回应上帝的作为,但却因着异教的视角而曲解了它。他们敬拜的是上帝能力的媒介——保罗,而不是能力的源泉——上帝本身。因此,他们的反应淹没了保罗和他的教导,未能领悟他们所见之事的真理。讽刺的是,他们非但没有询问保罗并听取他的解释,反而自以为已经知道,并开始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这些所谓的神明。
这极好地证明了异教信仰主要源于人类的骄傲。人们对保罗和巴拿巴毫无敬意,既不关心询问,也不倾听。他们立即采取了操纵的策略。他们提议的祭品是为了安抚或祈求神明,让它们为人民服务。这表明异教的核心信仰是人类可以利用神明来达到目的。这自然而然地导致了异教文化的形成,强者剥削弱者以满足自己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