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按书卷浏览

诗篇 24:7-10 含义

这些经文提醒信徒要以信心的心迎接神的统治并庆祝他的胜利。

诗篇24:7-10中,大卫的诗篇以胜利的宣告继续达到高潮: “众城门哪,你们应当抬起头来!万古的门户哪,你们应当被高举!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 (第7节)诗意地描绘了这些城门,迎接荣耀的王进入现实和属灵的境界。强调打开这些障碍,显然是在呼吁人们预备心灵迎接主的同在,表明神配得荣耀地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意象描绘了人们热切地预备好迎接祂,毫无阻碍,提醒信徒要除去属灵的障碍,就像敞开城门迎接即将到来的君王一样。

在这节经文中,门被描述为古老的,指向上帝永恒的统治和权威。由于门通常充当保护边界,因此呼吁开启它们,凸显了上帝的统治超越了历史上所有设立的保护措施。祂并非遥不可及的权势,而是一位君王,祂寻求住在祂的子民中间,促使他们全心全意地顺服。这与圣经中反复强调敞开心扉接受祂的统治相呼应,耶稣的邀请也体现了这一点:凡为祂开门的,就必与祂亲密相交(启示录3:20)。

这节经文除了阐明神的主权之外,还含蓄地预示了耶稣最终的君王身份。大卫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他写下诗歌颂主在以色列国中的威严,而基督作为万王之王的降临,则是这一帝王主题的延续(提摩太前书6:15)。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这节经文仍然是一个号召,要他们预备好,迎接神在万物万界的统治。

接下来的问题是:谁是荣耀之王?是强大有力的耶和华,是在战场上有大能的耶和华(第8节)。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修辞探究,从而明确地表明了耶和华的身份。在确立祂的身份时,大卫敬畏上帝的大能和勇猛。这位上帝为祂的子民带来胜利,作为最高统帅,保卫他们,胜过一切冲突和挑战。祂不仅被公认为属灵的权威,更是祂所保护之人的勇士。

称耶和华为大能大力,彰显了祂无敌的本性。这篇诗篇公开承认上帝有能力胜过任何抵挡祂或祂子民的势力,邀请敬拜者信靠祂的全能。上帝大能的这一特质,在最初的读者心中必定会引发深刻的共鸣,增强他们面对敌人的信心,因为他们的保护者统管着世上一切势力。

对于今天的基督徒来说,这段描述同样也激发了他们对上帝大能的盼望,将主战胜属灵和属世仇敌的能力与耶稣复活所带来的征服之爱和胜利联系起来(罗马书8:37)。如同大卫一样,信徒可以宣告主在战场上确实大有能力,随时准备保卫他们。

诗篇作者再次吩咐城门敞开:“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古时的门户哪,你们要挺身而出!那荣耀的王要进来!” (第9节)希伯来诗歌中的重复表达强调的意味——在这里,强调的是为君王腾出空间。这重复的指示也暗示着,这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邀请上帝同在的行为。

这样的邀请涵盖多个层面:它既可以指群体内的集体敬拜,也可以指个人将生活的各个领域交托于祂的权柄之下。门扉的隐喻性语言,象征着积极地与神合作,迎接祂的到来。事实上,这篇诗篇呼吁读者不断敞开自己,接受神丰盛的统治和指引。

今日信徒若立定心意,不断顺服,便是在实践这节经文的话语,彰显立约的承诺,常常除去一切阻碍神占据祂应有尊荣地位的障碍。如此行,他们便体验到祂不住同在和大能的喜乐。

最后的宣告高举主为至高者:这位荣耀的王是谁?万军之耶和华,祂是荣耀的王(10节)。圣经称上帝为万军之耶和华,强调祂统管天使万军和一切受造之物。这名字彰显了祂无比的权能,并确认宇宙中的一切力量都听命于祂。祂的统管是完全的,坚定不移的,并以无与伦比的圣洁为标志。

将旧约中的主与新约中启示的救主联系起来,我们便会看到耶稣被称为“万主之主”(启示录19:16)。因此,这篇诗篇与完整的圣经故事产生共鸣,展现了荣耀之王如何通过耶稣降临尘世,为人类带来救赎。圣经中这种一致性揭示了上帝坚定不移的旨意:建立祂公义与和平的统治。

从实际意义上讲,承认神的君王权柄,能使神的子民凭着信心和顺服,面对一切挑战。他们知道他们的至高君王是拥有无限权能和恩典的神,就能以敬畏的心敬拜祂,以无畏的虔诚对待生活,并确信祂永远的得胜。

Clear high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