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按书卷浏览

罗马书 15:1-3 含义

凭着信仰和谐地生活意味着坚定的信徒帮助软弱的信徒。我们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地生活,而应该帮助信徒建立他们的信仰以及他们与上帝的关系。基督就是这种无私的完美典范。

保罗继续解释他在第14章中提出的一个原则: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当无坚固之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第1节) 信心坚固的信徒应该扶持信心软弱的人。正如我们在上一章最后一节中看到的,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理解其他信徒的观点,并了解哪些行为可能违背他们的良心;违背良心就是罪(罗马书14:23)。

因此,我们的视角应该关注他人而非自身。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取悦邻舍,使他得益处,并建立他的信仰(2节) 我们取悦其他基督徒的方式应该是为了他们的益处和成长,并且应该始终以爱心为本。希腊语“oikodomē”翻译为“建立,意思是建立某人或建立他们。

我们要彼此坚固信心。这需要我们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其他信徒的良心,并避免成为他们效仿,导致他们跌倒的榜样。第1节中的“担当”一词加拉太书6:2中的“担当”一词相同,后者教导我们要彼此担当重担,彼此相爱,从而完全基督的律法。

保罗写给罗马人的书信是写给信徒的(罗马书 1:8)。保罗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驳斥对他教导的诽谤,并向罗马信徒展示如何凭信心过义人的生活(罗马书 3:8, 1:16-17)。我们可以推测,百基拉和亚居拉可能是派人去告诉保罗,他们在罗马遭受了对福音的攻击。亚居拉和百基拉是犹太人,他们在保罗被流放罗马期间曾与保罗一起传福音,但现在他们已经回家了(使徒行传 18:2, 18, 26)。保罗在这封写给罗马人的书信结尾处向他们问安(罗马书 16:3),所以他们很可能派人去向保罗寻求帮助,才写了这封信。

保罗现在声称,这些互相竞争的犹太“权威”正在积极诽谤他以信仰而非律法为中心的教导。他们试图阻挠他在罗马——当时世界的中心——向那些因信仰而闻名于世的信徒传道(罗马书1:8)。

公义(和谐)的生活意味着坚定的信徒帮助软弱的信徒,而不是忽视他们的弱点,或利用他们为自己谋取私利。坚定的信徒不应该忽视或批评那些仍在成熟中的基督徒,而应该根据他们的水平与他们相处,鼓励他们成长。

保罗以基督为无私的典范,因为即使是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3节)。保罗继续引用诗篇69篇:如经上所记: ‘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3节)’ 。” 

这篇诗篇期盼弥赛亚,也就是耶稣。耶稣担当了别人的重担,不为自己而活,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为我们承受了罪的审判,为我们受苦。我们应当像基督那样与人交往。

保罗在写给腓立比人的信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点,劝勉信徒要效法耶稣的心态,顺服地跟随基督,甚至为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2:5-9)。基督正是以这种方式从父那里得到了最大的赏赐。这是圣经的一个关键主题:放下自我,服侍他人,才能获得人生最大的满足(马太福音16:24)。

Clear high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