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一些犹太“权威”指责保罗,说我们犯罪时,上帝的恩典就加增,所以我们就应该继续犯罪(罗马书3:8罗马书3:8 commentary)。保罗在这段经文中重申,因着恩典,无论那些互相竞争的犹太“权威”怎么说,在上帝面前都无需定罪:
既是这样,还有什么说的呢?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 (31节)
世人无法控告我们。因着基督,我们在永恒里与神完全同在。只要我们顺着生命的灵而行,就能经历神的爱与认可。只要我们活在生命的新样中,就没有什么能定我们的罪。任何环境或敌人都不能将我们与神的爱隔绝。神是万有的主宰。当我们记念这一点时,世界和罪恶就该是多么令人厌恶啊!
这与保罗的主张相符:虽然我们被赋予了选择犯罪的自由,即使我们已经摆脱了定罪,但当我们选择犯罪时,我们今生就将自己重新置于罪的尘世定罪(负面后果)之下。当我们经历罪的后果时,我们体验到与神的隔绝,但这并非永恒意义上的,而只是体验上的。
保罗警告罗马信徒,若跟随这些互相竞争的犹太“权威”,就会被他们所控制,除非遵守他们的规则,否则他们就会以拒绝和定罪来威胁他们。结果就是活在律法的定罪之下,而基督却将我们从律法的定罪中拯救出来。
但是我们不需要追随这样的操纵者:上帝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第 32 节) ?
作为信徒,上帝支持我们,他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所以,如果上帝支持我们,如果祂基于我们对耶稣牺牲的信心,将我们命名为祂的儿女,那么谁能在上帝面前定我们的罪呢?谁能控告上帝的选民呢(33节)?
意料之中的答案是:没有人。只有上帝称他们为义(第33节) 。当然,这些互相竞争的犹太“权威”也并非如此。
上帝会再次白白地赐予我们一切,这指的是那蒙福的盼望,就是万物将恢复到其最初的设计。上帝会看到我们所有最深切的渴望都能实现。这是上帝的愿望——祂是帮助我们的。重要的是要记住,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会受到审判(罗马书14:12罗马书14:12 commentary;哥林多前书3:11-17哥林多前书3:11-17 commentary;哥林多后书5:10哥林多后书5:10 commentary),但审判我们的是那位愿意白白赐予我们一切的主。上帝是帮助我们的。祂希望我们得胜。
保罗问道:谁能定我们的罪(34节) ?答案同样是意料之中的:“没有人。” 原因同样在于,只有上帝称我们为义。祂藉着祂儿子的死和复活成就了这一切,祂儿子因为爱我们而为我们而死(约翰福音3:16约翰福音3:16 commentary)。
正如没有人能在上帝面前定我们的罪(因为上帝支持我们),也没有什么能将基督徒与耶稣的爱隔绝: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上帝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第 35 节) 。
这与罗马书8:29罗马书8:29 commentary相呼应,保罗在那里强调地肯定地说,每个信徒都会效法基督的形象。保罗是在对信徒说话,那些信靠耶稣的人。正因如此,保罗宣告,没有任何事物,绝对没有任何事物,甚至我们自己,能使我们与耶稣隔绝: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是患难,困苦,逼迫,饥饿,赤身露体,危险,刀剑吗? (35节) ?答案依然是“无人”和“无物”。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
“基督之爱”中的爱,在希腊语中是“agape”。这是一种选择的爱。这种爱寻求他人的益处,无论他人在做什么(哥林多前书 13:4-7哥林多前书 13:4-7 commentary)。耶稣就是爱,无论我们做什么,经历什么,祂都选择爱我们。
我们的选择确实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如何效法耶稣基督。即使我们屈服于肉体,回到我们已被拯救出来的死亡,奴役和定罪之中,我们仍然是义的。无论我们的选择多么糟糕,上帝永远不会停止追求我们的最大利益。因为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
罗马书 8:31-35 含义
在罗马,一些犹太“权威”指责保罗,说我们犯罪时,上帝的恩典就加增,所以我们就应该继续犯罪(罗马书3:8罗马书3:8 commentary)。保罗在这段经文中重申,因着恩典,无论那些互相竞争的犹太“权威”怎么说,在上帝面前都无需定罪:
既是这样,还有什么说的呢?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 (31节)
世人无法控告我们。因着基督,我们在永恒里与神完全同在。只要我们顺着生命的灵而行,就能经历神的爱与认可。只要我们活在生命的新样中,就没有什么能定我们的罪。任何环境或敌人都不能将我们与神的爱隔绝。神是万有的主宰。当我们记念这一点时,世界和罪恶就该是多么令人厌恶啊!
这与保罗的主张相符:虽然我们被赋予了选择犯罪的自由,即使我们已经摆脱了定罪,但当我们选择犯罪时,我们今生就将自己重新置于罪的尘世定罪(负面后果)之下。当我们经历罪的后果时,我们体验到与神的隔绝,但这并非永恒意义上的,而只是体验上的。
保罗警告罗马信徒,若跟随这些互相竞争的犹太“权威”,就会被他们所控制,除非遵守他们的规则,否则他们就会以拒绝和定罪来威胁他们。结果就是活在律法的定罪之下,而基督却将我们从律法的定罪中拯救出来。
但是我们不需要追随这样的操纵者:上帝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第 32 节) ?
作为信徒,上帝支持我们,他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所以,如果上帝支持我们,如果祂基于我们对耶稣牺牲的信心,将我们命名为祂的儿女,那么谁能在上帝面前定我们的罪呢?谁能控告上帝的选民呢(33节)?
意料之中的答案是:没有人。只有上帝称他们为义(第33节) 。当然,这些互相竞争的犹太“权威”也并非如此。
上帝会再次白白地赐予我们一切,这指的是那蒙福的盼望,就是万物将恢复到其最初的设计。上帝会看到我们所有最深切的渴望都能实现。这是上帝的愿望——祂是帮助我们的。重要的是要记住,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会受到审判(罗马书14:12罗马书14:12 commentary;哥林多前书3:11-17哥林多前书3:11-17 commentary;哥林多后书5:10哥林多后书5:10 commentary),但审判我们的是那位愿意白白赐予我们一切的主。上帝是帮助我们的。祂希望我们得胜。
保罗问道:谁能定我们的罪(34节) ?答案同样是意料之中的:“没有人。” 原因同样在于,只有上帝称我们为义。祂藉着祂儿子的死和复活成就了这一切,祂儿子因为爱我们而为我们而死(约翰福音3:16约翰福音3:16 commentary)。
正如没有人能在上帝面前定我们的罪(因为上帝支持我们),也没有什么能将基督徒与耶稣的爱隔绝: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上帝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第 35 节) 。
这与罗马书8:29罗马书8:29 commentary相呼应,保罗在那里强调地肯定地说,每个信徒都会效法基督的形象。保罗是在对信徒说话,那些信靠耶稣的人。正因如此,保罗宣告,没有任何事物,绝对没有任何事物,甚至我们自己,能使我们与耶稣隔绝: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是患难,困苦,逼迫,饥饿,赤身露体,危险,刀剑吗? (35节) ?答案依然是“无人”和“无物”。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
“基督之爱”中的爱,在希腊语中是“agape”。这是一种选择的爱。这种爱寻求他人的益处,无论他人在做什么(哥林多前书 13:4-7哥林多前书 13:4-7 commentary)。耶稣就是爱,无论我们做什么,经历什么,祂都选择爱我们。
我们的选择确实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如何效法耶稣基督。即使我们屈服于肉体,回到我们已被拯救出来的死亡,奴役和定罪之中,我们仍然是义的。无论我们的选择多么糟糕,上帝永远不会停止追求我们的最大利益。因为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