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诗篇 69:20-21 含义

大卫描述了他因受辱而感到的悲伤和痛苦。他哀叹自己得不到安慰,他期望得到同情的地方却给他带来了苦涩和醋。这段经文预示了耶稣在十字架上被献上的苦涩和酸酒。

诗篇 69:20-21 适用于大卫。

诗篇作者大卫祈求耶和华以慈爱回应他的苦难 (诗篇 69:16-19),之后,他向上帝抱怨和哀叹他的对手和朋友如何对待他。

责备伤透了我的心,我感到非常难受(第 20 节上)。

责备是一种表达不满、失望或批评的语气,通常伴随着责备或耻辱感。责备会带来羞辱和当众受辱,用于诋毁某人的信仰或行为。

在诗篇 69 的上下文中,大卫所描述的责备是不公正和没有道理的。大卫遭受责备是因为他与以色列的上帝站在一起。在诗篇的前面,大卫承认:

“因为我为你的缘故忍受了辱骂。”
(诗篇 69:7)

“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
(诗篇 69:9b)

大卫不一定说他只受过一次责备,而是说他受过一般的责备。在诗篇 69:9-12 中,大卫描述了他所受的多次责备。大卫被责备的原因是:

  • “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诗篇 69:9)
  • “禁食”(诗篇69:10)
  • 披麻布哀悼(诗篇69:10-12)

很多,或者更确切地说,很多的责备使他的心碎大卫对他的敌人给他带来的羞辱感到厌恶。

当诗篇作者写到“责备伤透了我的心”时,他是在说,责备带来的羞耻和尴尬使他非常苦恼和难过,使他极度悲伤。这种令人心碎的悲伤似乎对大卫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因为他说: “我很难受。”一想到别人对他的评价和看法,大卫就感到难受

诗篇作者继续说道:

我寻求同情,却一无所获,
我寻觅安慰者,却寻不见一个(20b 节)。

这些抱怨表明大卫在寻找那些相信他并在他需要帮助时支持他的朋友。但大卫的朋友们非但没有支持他,反而疏远了他。他们之所以与大卫断绝关系,是因为他们要么相信那些对他的恶意诽谤,要么害怕那些说这些的人的意见。

当他寻求同情时,没有人给予他。寻求安慰时,却找不到一个鼓励他的人。

接下来,大卫说那些本该安慰他的人却给了他什么,

他们还给我胆汁当食物
我渴了,他们就拿醋给我喝(第 21 节)。

当大卫遭受不公正的责备时,他的朋友们不但没有同情安慰他,反而对他怒不可遏

这些表达——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拿醋给我当口渴时——在大卫的例子中很可能是比喻性的,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大卫说这些话的意思是,当他满怀希望从朋友们那里得到安慰同情时,朋友们却对他大加嘲讽和责备

当大卫需要安慰时,朋友们却出乎意料地责备他,这让他很恼火。这就像用毒药欺骗一个饥饿的人,或者在脱水的人期待喝清凉水时恶意地让其喝醋一样。

如果大卫的朋友们不给他任何帮助——不同情、不安慰、不责备——他们接待他,给他鼓励的希望,却让他更加无耻责备他,那情况就更好了。

诗篇 69:20-21 是弥赛亚的预言

《圣经》说,诗篇 69:20-21 中的四个弥赛亚预言已经由耶稣实现了。

  1. 弥赛亚将因自己所受的责备而心碎、悲痛。

责备伤透了我的心,我感到非常难受(第 20 节上)。

这个预言在耶稣的一生中多次实现。

当以色列拒绝他作为他们的救世主时,耶稣为自己而伤心欲绝;当人们将他钉在十字架上羞辱他时,他为即将降临到他们身上的灾难而伤心欲绝

诗篇 69:20a 中的预言之一应验发生在耶稣进入客西马尼园后不久。马太记载了祂如何“开始忧伤和难过”(马太福音 26:37)。他向彼得、雅各和约翰吐露:“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马太福音 26:38)。

耶稣知道他已经被出卖了(马太福音 26:21-25)。他知道他很快就会被他的门徒抛弃(马太福音 26:31)。他知道彼得在天亮之前会三次不认他(马太福音 26:34)。耶稣知道耶路撒冷拒绝他为弥赛亚会导致他被钉在十字架上(马太福音 20:18-19)。

耶稣得知即将遭受的责难,心里十分痛苦,也十分不安。这让他的内心和“灵魂”痛苦不已(马太福音 26:38)。这甚至让他的身体也病得很厉害

路加告诉我们,当耶稣在花园里热切祈祷时,“他的汗珠如血点般滴下”(路加福音 22:44)。这种异常的疾病被称为血汗症。它描述了一种罕见的现象,即一个人在极度压力或痛苦之下流血汗。耶稣的责备确实让他非常难受

这个预言的第二次实现似乎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

约翰记载了耶稣放弃他的灵魂之后,“有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约翰福音 19:34)。

耶稣身体里流出血和水的现象似乎表明他遭受了所谓的心包积液。心包积液是指心包囊(心脏周围的双层膜)中积聚的液体。严重创伤可导致心包积液。

如果耶稣经历了心包积液,那么他的就真的碎了,因为他在十字架上受到了羞辱。他所受到的羞辱确实伤透了弥赛亚的

但是,虽然以色列对他本人的责备使他痛苦不已,但耶稣也为他的人民以及他们拒绝他而给他们自己带来的苦难而感到心碎

诗篇 69:20a 的第三次应验: “辱骂伤了我的心,我感到非常难受”发生在他凯旋进入耶路撒冷的那一天。

“当他走近耶路撒冷时,他看见了这座城市,并为其哭泣。”
(路加福音 19:41)

耶稣开始为耶路撒冷哀叹,他对比了如果耶路撒冷人知道他是谁并且不羞辱他,耶路撒冷将会享有的繁荣与和平:

“如果你们今天就知道了那些带来和平的事物,那么现在它们就从你们的眼中隐藏起来了。”
(路加福音 19:42)

然后,他悲叹由于他们拒绝他作为他们的弥赛亚而将遭受的毁灭:

“因为日子将到,你的敌人将为你筑起路障,四面包围你,将你和你里面的儿女都夷为平地,他们不让你身上留下一块石头,因为你没有意识到你被探望的时间。”
(路加福音 19:43-44)

这段哀歌揭示了耶稣因耶路撒冷拒绝他作为他们的弥赛亚而心碎耶稣在他们中间时,他们没有承认他是他们的弥赛亚。因为他们很快就会拒绝他,让耶稣成为十字架上受辱的对象,耶路撒冷将变得荒凉,圣殿将彻底被摧毁,一块石头也不剩。

这次毁灭发生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大约四十年后,即公元 70 年,当时罗马将军提图斯围攻耶路撒冷城。根据历史学家约瑟夫斯的说法,罗马在这次袭击中屠杀了超过一百万犹太人(约瑟夫斯。 《犹太战争》 6.9.4)。在围攻结束时,他们彻底摧毁了圣殿,正如耶稣所预言的那样。(另见马太福音 24:1-2)。

路加福音中耶稣的哀叹与祂在十字架前的最后公开讲话相似。这是诗篇 69:20a 的第四次应验,责备伤透了我的心,我感到很难受

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叹,他们拒绝接受他为弥赛亚,结果耶路撒冷沦为荒凉之地,

“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
(马太福音 23:37-38)

这首哀歌再次揭示了耶稣因耶路撒冷拒绝接受他作为他们的救世主而对耶路撒冷感到的痛苦、心碎和厌恶。

  1. 弥赛亚将在受辱寻求同情和安慰,但他什么也找不到。

我寻求同情,却一无所获,
我寻觅安慰者,却寻不见一个(20b 节)。

这个预言在耶稣的一生中多次实现。

首先,当弥赛亚耶稣因所受的责难心碎难受,他便在门徒中寻求同情和安慰,但却一无所获

耶稣向彼得、雅各和约翰吐露了自己所感受到的极度悲痛之后,立即要求他们“和我一同守望”(马太福音 26:38)。耶稣要求他们祈祷,以便在他被捕、定罪和处决的痛苦折磨中不至于陷入诱惑(马太福音 26:41)。但耶稣似乎也在寻求朋友们在他需要帮助时给予的团结、同情和安慰。

耶稣没有寻找安慰者,而是独自祈祷,因为他们都睡着了(马太福音 26:40、43、45)。

此外,当他屈服被捕时,他的所有门徒都抛弃了他(马太福音 26:56)。

无人留在祂身边。这是诗篇 69:20b 的第二次应验。

第三次应验是彼得三次用誓言和诅咒否认耶稣(马太福音 26:69-75)。

诗篇 69:20b 的第四个应验是在祂的宗教审判期间,当时没有人为祂辩护。这种缺乏辩护的行为违反了犹太刑法,该法规定,在所有涉及死罪的案件中,审判都必须以被告的陈述开始。耶稣不仅没有得到这份开场陈述,而且在祂的宗教审判期间也没有人为祂辩护,这使他们的判决失去合法性。

要了解更多有关耶稣宗教审判的不合法性,请参阅《圣经说》文章“耶稣的审判,第一部分。宗教领袖所违反的法律:摘要”。

在耶稣经历宗教审判的整个过程中,他没有得到任何同情安慰,因为“全公会……都反对耶稣”(马可福音 14:55)。

预言的第五个应验:我期望同情,却没有,

我也寻求安慰,但我发现在耶稣接受彼拉多民事审判期间,没有一个人在场。

正如耶稣在宗教审判期间得不到同情安慰一样,他在民事审判中也没有得到帮助。讽刺的是,唯一试图为犹太弥赛亚辩护的人是下令将他钉上十字架的罗马总督。

当彼拉多试图宣称自己与这人的血无关时,“众人都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马太福音 27:25)。当耶稣寻求同情和安慰时,他却一无所获

  1. 弥赛亚将被供奉胆汁

他们还给我苦胆当食物(21a 节)。

当罗马士兵在将耶稣钉上十字架之前,用“苦胆调和的酒” (马太福音 27:34) 给弥赛亚耶稣喝时,这个预言就真正实现了。

这种混合物似乎是一种麻醉剂,可以减轻十字架上最剧烈的疼痛。由于手骨通常太小,无法支撑受难者的重量,钉子被钉在手腕处,尺骨和桡骨之间,这两块骨头构成了前臂。

钉子可能直接钉入正中神经,该神经从肘部延伸到手部。这会导致受害者手臂剧痛。由此导致的抽搐非常痛苦。

要了解有关钉十字架的严酷考验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圣经说》文章“背负十字架:探索难以想象的钉十字架之苦”。

出于这个原因,刽子手有时会对受害者采取一些仁慈的做法,其中之一就是在钉子刺穿受害者之前让他们喝下混有胆汁的酒作为麻醉剂。

为了应验这个预言,钉死耶稣的士兵向他表示了怜悯,但尝过之后,耶稣却“不肯喝”(马太福音 27:34)。显然,耶稣希望在忍受死亡的痛苦考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1. 弥赛亚将得到来缓解他的口渴

我渴了,他们就拿醋给我喝(第 21b 节)。

这个预言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最后时刻得到了确切的实现,当时有人拿了一块海绒,“盛满了酸酒,绑在苇子上,送给他喝”(马太福音 27:48)。

约翰福音详述了这一实现,因为它与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第五句话有关——“我渴了”(约翰福音 19:28):

“这事以后,耶稣知道一切的事已经成了,为要应验经上的话,就说:‘我渴了。’有一个坛盛满了醋,放在那里。他们就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耶稣口。”
(约翰福音 19:28-29)

约翰引用的经文是诗篇 69:21b: “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约翰甚至认为耶稣说“我渴了”(约翰福音 19:28)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应验这段经文。

耶稣说“我渴了”(约翰福音 19:28),不仅启动了诗篇 69:21 的应验,还强调了整篇诗篇 69 是如何预言他的苦难、死亡和被主平反的。这与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第四和第七句话暗示诗篇 22 和诗篇 31 的弥赛亚预言类似。

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第四句话是:“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马可福音15:34)。这句话与诗篇22:1相对应。

要了解更多关于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话以及它与诗篇第 22 篇的对应关系,请参阅《圣经说》文章: “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第四部分:令人沮丧的话语”。

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第七句话是:“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 23:46)这句话与诗篇 31:5 相对应。

要了解更多关于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话以及它与诗篇第 31 篇的对应关系,请参阅《圣经说》文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第七部分:信任的话语”。

要了解更多关于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第五条评论以及它与诗篇第 69 篇的关系,请参阅《圣经说》文章: “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第五部分:痛苦的话语”。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