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按书卷浏览

彼得前书 5:1-4 含义

彼得最后向教会的长老们提出一个请求。他提醒他们,他也是一位长老,见证了基督的受苦和祂荣耀的变像。教会长老不应怀着不良的动机来领导教会,剥削教会。相反,他们应该以正确的动机来牧养教会,成为仆人式领袖的典范。这样,当基督再来时,他们就得到应许,祂会大大地赏赐他们。

彼得前书5:1-4现在将彼得前书3:18 - 4:19思想单元中的前一个教训应用到教会领袖身上,即信徒应当信靠上帝,忍受不义的逼迫。祂是我们的创造者,祂是信实的,祂必信守祂的应许,在我们忍受不义的逼迫时,赐给我们丰盛的赏赐。在本章中,彼得将具体提到上帝赐给忠心之人的赏赐。

第1节开头的过渡词“因此”表明了第四章中基督徒所遭受苦难的经历,并以此为应用。彼得现在说:“因此,我这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 (第1节)。

长老”一词源于希腊语“presbyterous”,英语单词“presbyterian”也源于此。“presbyterous”用来描述被任命担任该职位的地方教会领袖(使徒行传14:23)。“presbyterous”一词在新约中频繁使用,通常指犹太群体中的领袖(例如:马太福音15:2, 16:21, 26:3)。

另一个用作“长老”同义词的希腊词是“episkipos”。我们在提多书1:5和7中看到这两个词互换使用。“Episkopos”在不同的译本中被翻译成“监督”,“主教”或“监护人”。“Episkopos”似乎源于希腊文化中对领袖的指称,而“长老”则源于犹太文化。在这两个词中,其含义都仅仅指拥有权威的人,在本例中指的是教会的领袖。鉴于彼得前书是写给犹太人的(彼得前书1:1和12),他在本例中使用“长老”一词是可以理解的。

彼得自称是你们的同工长老,表明他和他们同是长老。主要区别在于,彼得见证了基督的苦难,这意味着他亲身经历了耶稣在世上的事奉,包括耶稣受难和死亡。

彼得也形容自己是那将要显现的荣耀的分享者。他在此见证,自己在登山变像中,亲眼看见了那位未来得荣耀的基督(路加福音9:30-32)。

彼得亲眼目睹基督的苦难,并预示了将来将要显现的荣耀,这确立了他有权柄说出彼得前书3:18 - 4:19中先前思想单元所说的一切。彼得一直主张,信徒在遭受不公正的迫害时应该欢喜,因为如果他们这样做,就是在追随耶稣的脚步,并将分享祂即将显现的荣耀,这指的是耶稣为那些跟随祂,忍受世间苦难的人所预备的丰盛奖赏。

荣耀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是“doxa”,指的是被观察事物的本质,例如在哥林多前书15:41中,月亮,星星和太阳被描述为具有不同的荣耀(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可被观察的本质)。耶稣的本质是作为“圣子”统管一切受造之物(希伯来书1:5)。因着祂对父的忠信见证和顺服,祂被赋予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腓立比书2:8-10,马太福音28:18)。

耶稣恢复了人类统治地球的权利,祂因“受死的苦难”而被赐予“荣耀尊贵”作冠冕,得以统治地球(希伯来书 2:9-10)。信徒若能像耶稣一样得胜,并承受基督的苦难,就能作为仆人领袖,分享祂统治地球的荣耀(启示录 3:21,罗马书 8:17b,希伯来书 2:10,马太福音 25:21)。

彼得断言,为基督受不公正的苦难,会在来世获得丰厚的奖赏,这是他亲眼目睹的。彼得亲眼目睹耶稣受难,也亲眼目睹耶稣在变容时获得荣耀。他见证了这一切,并将他的见证传递下去。

彼得指示他的跟随长老牧养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的旨意,出于甘心,不是出于勉强;也不是出于贪财,乃是出于热心(第 2 节)。

地方教会长老的主要职责是牧养羊群,即带领,喂养和保护羊群。 “羊群”一词指的是地方教会的成员。在彼得前书成书的时代,大多数教会很可能是信徒在家中聚会的(罗马书 16:5,哥林多前书 16:19,歌罗西书 4:15)。

长老也负责行使监督。“行使监督”一词源于一个希腊词“episkopeo”,英语单词“episcopal”也源于此。在提多书1:5, 7中,“episkopos”的一种形式与“presbyteros”互换使用,指教会长老。“episkopos”和“presbyteros”均指领袖,在本上下文中,被带领的羊群指的是地方教会。

在本文中,担任长老监督意味着承担责任。担任地方教会监督的长老既要提供领导,也要提供保护,就像牧羊人照料羊群一样。羊需要被带到能够繁衍生息的地方。它们也需要保护,免受掠食者的侵害。正如保罗警告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一样,长老们应该警惕,保护教会免受假教师的侵害,保罗称这些假教师为“豺狼”,意图吞噬羊群(使徒行传 20:29-30)。

由于长老作为监督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这些教会领袖必须怀着正确的动机去服侍。长老/监督应有以下三类动机:

  • 非为勉强,意思是不是迫于别人的压力,而是自愿的,指自愿的行为,按照神的旨意,表示顺服神的旨意。
  • 不是为了不义之财,意思是不是为了金钱或地位而行(提多书 1:7),而是出于热切,指的是出于愿意服务的愿望而行。
  • 也不该辖制那些指派给你的人(第3节),意思是不要像当时文化中常见的那样,以暴君的方式领导(马太福音20:25)。他们要带领神所赐给他们的信徒,作为仆人的领袖——但要成为羊群的榜样。他们要以身作则,用行动告诉教会中的人如何生活。

彼得主张长老不应被迫服事,这延续了圣经中顺服是自愿的主题。无论是丈夫和妻子彼此服事(彼得前书3:1, 7-8),雇员服事雇主(彼得前书2:18),还是人顺服掌权的(彼得前书2:13),圣经的劝诫都适用——顺服是可以选择的。信徒选择正确地顺服,就是顺服神,服事祂。

这一原则贯穿整本圣经。圣经劝诫居于权威地位的人,不要试图剥削他人,而是要彼此相爱,如同爱自己一样(利未记 19:18)。这是通往互惠互利和社会繁荣的道路。摩西将上帝的诫命阐明给以色列人,他们可以选择遵行或不遵行(申命记 30:15)。上帝明确地表明了这样做的后果:遵行祂的道,便得永生;违背祂的道,便必死亡(申命记 30:19-20)。彼得在这封信中阐述的基本主张也与此相同。自愿选择遵行上帝的道,便得永生和祝福。

与圣经主题和这封信的主题一致,彼得接下来断言,当长老们正确地承担起责任,并以正确的动机牧养他们的羊群时,他们就会获得丰厚的奖赏。彼得提醒他们,如果他们牧养得当,那么当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4节)。

主耶稣基督是牧羊人约翰福音 10:11, 14,彼得前书 2:25)。

大牧人显现的时间是将来,因为当他显现,你们必得着(动词“必得着”是将来时态)。基督再来的确切时间是一个奥秘(哥林多前书15:51-52),但它可能随时到来(约翰一书2:28, 3:2)。这告诉我们,基督的审判台将在耶稣显现,即他再次回到地上时出现(使徒行传1:11)。那时,信徒将因在世上所行的善事而获得赏赐(哥林多后书5:10)。

当基督显现时,忠心服侍的长老将领受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作为忠心服侍的奖赏。这是指耶稣在审判台前赐予的特定奖赏(哥林多后书5:10)。

此奖励以三种方式描述:

  • 冠冕——翻译自希腊语“stephanos”。它可以指胜利者的冠冕,一种由树叶制成的花环,颁发给体育比赛的获胜者。

《哥林多前书》9:25 中,保罗说,赢得人生就像赢得体育比赛获胜者所获得的“花环”(“stephanos”)。

提摩太后书2:5中,“stephanos”的动词形式“stephanoo”被翻译为“赢得奖赏”。字面意思是“被加冕”。提摩太后书讲到忠心忍耐就能获得今生的奖赏,包括因忠心而与基督一同作王(提摩太后书2:12)。

启示录说,像耶稣一样“得胜”的人,必得着与祂一同掌权的赏赐(启示录3:21)。希腊词“nikao”(译作“得胜者”)也可译作“胜利者”。忠心作见证,胜过不义的迫害,就是在人生中得胜。

“stephanos”(冠冕)也可以指被赋予权柄,就像国王被加冕表明了权柄一样。希伯来书2:7提到,上帝最初赋予人类权柄,使他们作为仆人统治世界,并被赐予“荣耀尊贵”作为冠冕。由于人类的堕落,人类显然将这权柄输给了撒旦(约翰福音16:11)。耶稣“因受死的苦难”恢复了这权柄(希伯来书2:9,腓立比书2:8-9)。他被赐予“荣耀尊贵”作为冠冕,被赋予了统治天地的权柄(希伯来书2:9,马太福音28:18)。

保罗写道,凡热切期盼基督再来的人,必得着“公义的冠冕”作为奖赏(提摩太后书4:8)。热切期盼基督的再来,意味着以忠心的见证人身份,为祂的再来做好准备。

  • 永不衰残——意味着这赏赐和权柄的冠冕是永久的。这与任何转瞬即逝的世俗赏赐或权柄截然不同。世俗的荣耀会衰残,而这世上的权柄也总是短暂的。正如彼得在这封信的开头所强调的,忠心作见证,为耶稣忍受苦难,就能获得永不衰残的赏赐(彼得前书1:4)。与世俗的荣耀相比,神应许给那些顺服作见证的人的荣耀是永不衰残的——它将永远长存(哥林多前书2:9,路加福音12:21, 33,启示录2:26-27, 3:21)。
  • 荣耀——指冠冕所代表的荣耀,耶稣基督将赐予那些忠心见证祂的人。祂荣耀的一部分是使人类恢复对地球的统治,服侍上帝并与上帝和谐相处(希伯来书 2:5-10,启示录 2:26-27, 3:21)。圣经还提到其他冠冕作为对忠心的奖赏,例如公义的冠冕(提摩太后书 4:8),生命的冠冕(雅各书 1:13)和高举的冠冕(帖撒罗尼迦前书 2:19)。

彼得在这段经文中,要激励地方教会的长老们以正确的动机牧养教会,并以身作则。他以一个应许激励他们:当大牧人耶稣再来时,祂必因他们的忠心服侍而赏赐他们(启示录 22:12)。

推论是,不忠于事奉的信徒和领袖将失去奖赏(启示录3:11)。忠心事奉的奖赏可能会全部或部分丧失(约翰二书1:8)。

这对今天的教会领袖来说意义重大。如果有人为了金钱,声望或权力而接受教会的权威职位,他们只会让自己承担更高的责任,更容易遭受损失(雅各书 3:1,哥林多前书 3:14-15)。

当基督,那位牧长显现,即祂第二次降临人间时,所有信徒都将为此负责(使徒行传 1:11,哥林多后书 25:10)。教会领袖若是真正的仆人式领袖,并甘愿自愿带领,喂养和保护教会,便会获得特别的奖赏。为着从基督而来的奖赏而活是明智的,而为着世俗的奖赏而活则是愚昧的。上帝的奖赏永不消逝,存到永恒,而世俗的奖赏却转瞬即逝。

Clear high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