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按书卷浏览

马可福音 14:53-65 含义

耶稣被带到犹太最高当局面前,被诬告,并最终因宣告其真正的神圣身份而被判处死刑。

耶稣被捕后,他们立即将他带到大祭司那里;众祭司长,长老和文士都聚集在那里(第53节)。这个地方很可能是该亚法的住所,他从公元18年到公元36年在耶路撒冷担任大祭司,而耶路撒冷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精神和民族中心。在此期间,耶路撒冷的宗教领袖在政治和文化上都拥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聚集在这里审问耶稣。福音书展现了这一时刻的严肃性,宗教精英们聚集在一起,决心找到指控耶稣的证据。

当这些领袖们打量耶稣的时候,彼得远远地跟着他,一直到了大祭司的院子里,和差役们一同坐在火光里烤火(第54节)。彼得与耶稣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站得足够近,可以观察,但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他却不敢表露自己的忠诚。与此同时,祭司长和全公会都想找证据控告耶稣,要治死他,只是找不着(第55节)。马可强调了他们无法提出前后一致的指控: “因为有好些人作假见证告他,他们的见证各不相合” (第56节)。这些尝试反映出更深层次的敌意,表明他们被定罪的欲望驱使,而不是被犯罪的证据所驱使。

证人走上前来,有的站起来,开始作假见证告他说,我们听见他说,‘我要拆毁这人手所造的殿,三日内就另造一座不是人手所造的’ (57-58 节)。对耶稣先前言论的这种歪曲巩固了公会要曲解他的话以定他的罪的决心。然而,即使在这方面,他们的证词也不一致(59 节)。大祭司不顾一切地要逼他认罪,问道,你不回答吗?这些人作见证告你的是什么事? (60 节)。耶稣镇定的回答意味深长,因为他保持沉默,没有回答(61a 节)。大祭司然后提出了身份的关键问题: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吗? (61b 节)。在那一刻无与伦比的自我启示中,耶稣说,我是;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第62节)。耶稣宣告他的神圣权威,呼应了旧约的预言(但以理书7:13),肯定了他在上帝永恒计划中的角色。

大祭司的暴行随之而来:大祭司撕裂衣服,说:“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你们已经听见这僭妄的话,你们的意思如何?” (63-64节上)。大祭司撕裂衣服,表示他的震惊,但这也象征着公会不愿不带偏见地听取意见。然而,摩西律法禁止大祭司撕裂衣服(利未记21:10)。接下来,他们都定他该死(64节下)。最后,他们辱骂耶稣:有人吐唾沫在他脸上,有人蒙着他的眼睛,有人用拳头打他,有人对他说:“你讲预言吧!”差役就用掌掴他(65节)。这种暴力虐待暴露了那些本应维护正义之人的道德沦丧,并指向基督不久后将在耶路撒冷进行的最终牺牲。

马可福音14:53-65中耶稣所受的磨难正处于历史时间线上的关键节点,时间大概在公元30年左右,为耶稣被钉十字架前的最后时刻埋下了伏笔,因为当时国家的宗教领袖们联合起来反对他。当时扮演大祭司角色的该亚法精心策划了这场集会,最终演变成一场合法的幌子,揭露了耶稣的信息所引发的敌意和恐惧。尽管遭到疯狂的诬告,耶稣还是在质疑他的人面前公开宣告了自己的身份,从而应验了关于基督将被许多人鄙视和拒绝(以赛亚书53:3),但在天父永恒计划中被高举的预言。

 

Clear high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