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按书卷浏览

诗篇 17:6-12 含义

大卫深信不疑地恳求上帝采取行动,相信上帝的慈爱和忠诚的盟约将克服一切危险。

诗篇17:6-12中,大卫宣告他对上帝关注的信心: “神啊,我曾求告你,你必应允我;求你侧耳听我,听我的言语” (6节)。这恳求表明他个人信靠主的回应意愿和能力。求告上帝的话语强调了大卫持续不断的祷告,彰显了他的信心,相信上帝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亲近且关怀备至。即使在痛苦的时刻,他也确信上帝的耳朵会垂听他。

大卫的这些话语,为寻求庇护和确据的心灵定下了基调:他满怀信心地期待上帝必会应允。大卫直接向主呼求,为信徒树立了榜样,让他们谦卑而勇敢地将自己的需要呈现在祂面前。这种直接的呼求方式表明,大卫相信一位垂听祂子民呼求的,有位格的神(希伯来书4:16)。

倚靠的姿态也彰显了大卫对上帝主权的认知。他并非仅仅呼求远方的力量,而是向那位独一有能力拯救的上帝祈求。这种以上帝为中心的态度滋养了盼望,尤其是在敌人或险境威胁之时。这种信心根植于这样的认识:上帝已启示自己,祂随时准备并乐意帮助我们。

大卫继续祷告,恳求耶和华奇妙地彰显你的慈爱,拯救那些投靠在你右手,脱离起来攻击他们的人的(第7节)。 “慈爱”一词体现了上帝信实的,立约的爱,提醒读者,耶和华对他子民的承诺并非短暂或片面的承诺。相反,这是大卫期待再次见证的奇妙,坚定的现实。

大卫的话强调,对于那些寻求庇护于他右手的人来说,上帝是他们的救主。在古代,右手象征着权力和权威,表明站在或安息在上帝的右手边,就是享受祂的保护和恩惠。当我们想到新约中耶稣如何站在父神的右边,为信徒代求(罗马书8:34),这种将自己置于上帝强大庇护之下的感受便得到了最终的满足。

此外,大卫还指出了那些起来攻击上帝子民的敌人。他祈求主显出奇妙的慈爱,这展现了他在敌意中仍怀抱盼望的特质。大卫相信,他过去蒙上帝拯救的经历将再次彰显,并安慰他,即使在纷争中,主的信实之爱仍会持续。

大卫继续说道: “求祢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求祢将我隐藏在祢翅膀的荫下” (第8节)。这比喻表达了上帝与祂忠信子民之间深厚的情感关系。眼中的瞳人意味着被珍惜,守护和亲密无间。如同眼中的瞳人,上帝的子民脆弱无比,却因祂时刻的关注而受到祂的保护。

第二个意象,祢翅膀的影子,描绘了母鸟庇护幼鸟的保护之情。大卫的请求表明,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依赖于上帝的庇护。这些话语呼应了圣经中关于神圣庇护的概念,主的同在如同一个安全的鸟巢,遮蔽着那些需要庇护的人(参见马太福音23:37,耶稣用了类似的例子,表明祂对耶路撒冷的心意)。

这节经文表明,大卫对神保护的信心并非出于理论,而是出于个人的深切感受。他相信在神看顾下的安全,并认识到在神同在的时候,恐惧和属灵的危险都失去了力量。

接下来,大卫更具体地描述了危险: “从那些抢夺我的恶人,到那些包围我的要害我的仇敌” (第9节)。正是这样的背景促使大卫迫切地渴望在上帝的翅膀下寻求庇护。这种威胁并非微不足道,也不是单一的;感觉就像被四面围困,随时准备被敌意淹没。

大卫说他们掠夺他,他传达的意思就是这些恶人意图夺走他所有的平安与安全。他们的目的是毁灭,被描绘成致命且无孔不入的。这更加强调了寻求上帝拯救的理由。

至关重要的是,大卫并没有忽视敌人的现实。相反,他直面他们厚颜无耻,恶毒的意图。他指出这些威胁,重申上帝的庇护远胜于任何周围的势力。大卫将敌人带入与主的对话中,坚定了唯有上帝才能帮助他对抗这些敌人的真理。

在进一步描述大卫的敌人时,我们读到: “他们封闭了无情的心,用口说傲慢的话” (第10节)。大卫在这里描述了那些内心缺乏同情心和悔改之心的人。自私的野心和骄傲是他们行事的动力。他们的言语反映出他们内心的刚硬,充满了傲慢而非同情。

这节经文强调,这些敌人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外在的敌意,而在于他们与神对抗的属灵态度。当大卫提到“冷漠的心”时,原文的比喻暗示了一种刚硬的态度。这些人说话的方式旨在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丝毫不关心公义或和解。

大卫详述恶人的境况,表明他明白自己与追捕者之间在道德和属灵上的差距。他们傲慢的言辞更加坚定了大卫的信念:唯有上帝才能在如此顽固的敌对面前介入。

大卫继续表达威胁的思想,说道: “他们围困我们的脚步,他们定睛看我们,要将我们摔倒在地” (11节)。他的敌人并非被动,也并非甘愿放过他。相反,他们包围了他,意图将他击溃,仿佛他们已经瞄准了他,让他毫无逃脱的可能。

“定睛注视”这句话表明,他们追击大卫是经过深思熟虑,全神贯注的。他们处心积虑,蓄意为之,旨在彻底摧毁大卫。在围城时期,被包围意味着没有明确的逃生路线。大卫的话凸显了没有安全前进道路的绝望。

然而,在这绝望之中,这篇诗篇也让我们回想起大卫对上帝的始终如一的信靠。即使面对无情的追捕,他仍然呼求耶和华拯救他。这份倚靠始终如一,彰显了大卫的信靠与仇敌的敌意之间的区别。

最后,大卫将敌人的敌意比作凶猛的野兽:他像狮子急于撕裂,又像少壮狮子蹲伏在隐秘处(12节)。在古代以色列,狮子是可怕的掠食者,以其力量和隐秘而闻名。大卫的比喻强调了攻击者的凶猛,狡猾和致命的意图。

这幅生动的画面阐明了这些对手并非仅仅是麻烦,而是真正的威胁,拥有造成伤害的力量。潜伏的一面捕捉到了他们如何尾随大卫,等待着理想的时机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这强化了大卫对上帝干预以求生存的依赖。

在圣经中,狮子常常象征着毁灭的力量(彼得前书5:8将魔鬼比作徘徊的狮子),而大卫使用这个比喻,正突显了他严峻的困境。然而,他的整篇诗篇都表明,尽管敌人埋伏,但上帝的保护恩典甚至远胜过狮子的威力。

Clear high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