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篇5:8-10诗篇5:8-10 commentary中,大卫,这位在公元前1010-970年左右在古代以色列地统治的以色列国王,将他的信靠托付给耶和华,他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因我的敌人,凭你的公义引导我;求你使你的道路在我面前直立”(第8节)。他恳求神的指引,因为周围的敌人用诡计和危险威胁着他。尽管大卫拥有王室地位,但他承认自己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应对这些威胁。相反,他祈求耶和华引导他走上真理和美德的道路。这个请求源于一颗认识到神洞悉一切情况,并渴望保护属于祂的人的心。
大卫祈求上帝指引他的正路,也是为了在遵循神的旨意时,获得清晰的指引。古代大卫统治的地区,尤其是邻近部落之间,常常充斥着效忠之争和个人野心。大卫的恳求表明,即使受到那些试图推翻他之人的挑战,他仍然坚定不移地追求正义。他知道,神圣的正义会带来秩序与和平,引导他走过一条原本可能充满混乱和困惑的道路。
此外,大卫祈求直路,反映出他相信上帝积极参与祂子民的日常生活。大卫之后的几个世纪,耶稣也同样教导门徒要信靠上帝的指引,教导他们先求祂的国(马太福音6:33马太福音6:33 commentary)。大卫对主带领的倚靠,为所有信徒树立了榜样,提醒他们要谦卑地寻求并期待上帝的指引,尤其是在困境中。
接下来,大卫生动地描述了作恶者的残酷本性,他说:“他们所说的话毫无可信度;他们的内心必致败坏。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谄媚人” (第9节)。他哀叹那些敌对义人的人满口谎言;他们的话语不可信,他们的心思只想作恶。敞开坟墓的比喻强调了他们言语的致命影响,强调了始于毁灭性言语的罪恶的严重后果。
这节经文反映出人们意识到,一个人的言语往往揭示了他内在的属灵状况。恶人用言语奉承和操纵,试图破坏信徒的信仰,并利用权势谋取私利。大卫对这些人的描述,与上帝鼓励儿女要讲的,赋予生命的真理(以弗所书4:15以弗所书4:15 commentary)形成了鲜明对比。它强调了圣经中一个更广泛的主题: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路加福音6:45路加福音6:45 commentary)。
大卫承认谎言的破坏力,认识到歪曲的言语源于人心抵挡真理。他坚信唯有上帝才能保守祂的仆人坚守正直。这警示我们,属灵的争战可能在言语领域激烈展开。每个时代的信徒都应寻求圣灵的帮助,诚实而有恩慈地说话,在奉承和谎言盛行的文化中彰显上帝的品格。
最后,大卫在“神啊,求你定他们的罪有应得;愿他们因自己的计谋跌倒!求你因他们众多的罪过,将他们赶出去;因为他们背叛了你”(第10节)中,恳求神的公义。他呼吁主追究恶人因他们的欺骗和暴力而承担的责任。在大卫的时代,公义常常是指神干预列国事务,对那些违背神旨意行事的君王和军队施行审判。大卫渴望那些作恶的人,被他们自己设下的陷阱所擒获。
这种寻求报应的呼声并非仅仅是个人的复仇,而是为了维护上帝公义的标准。大卫最终将事情的结果交托给耶和华。大卫呼求上帝的审判,表明他承认上帝的公义是公正的,无可推诿。它也提醒读者,邪恶最终会在圣洁公义的上帝面前灭亡。几代人之后,新约圣经也呼应了这种信心,教导信徒不要自行报复,而要为上帝的震怒留出余地(罗马书12:19罗马书12:19 commentary)。
大卫敦促主采取行动制止叛逆,强调了罪恶和不顺服的严重性。他提醒我们,上帝绝不容忍邪恶,也不会让邪恶永远存在。虽然上帝有耐心,并渴望所有人都悔改(彼得后书3:9彼得后书3:9 commentary),但他的公义确保恶行最终都要承担责任。大卫相信主会施行公义,这为忠信的人带来了希望,也为任性的人发出了严肃的警告。
诗篇 5:8-10 的含义
在诗篇5:8-10诗篇5:8-10 commentary中,大卫,这位在公元前1010-970年左右在古代以色列地统治的以色列国王,将他的信靠托付给耶和华,他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因我的敌人,凭你的公义引导我;求你使你的道路在我面前直立”(第8节)。他恳求神的指引,因为周围的敌人用诡计和危险威胁着他。尽管大卫拥有王室地位,但他承认自己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应对这些威胁。相反,他祈求耶和华引导他走上真理和美德的道路。这个请求源于一颗认识到神洞悉一切情况,并渴望保护属于祂的人的心。
大卫祈求上帝指引他的正路,也是为了在遵循神的旨意时,获得清晰的指引。古代大卫统治的地区,尤其是邻近部落之间,常常充斥着效忠之争和个人野心。大卫的恳求表明,即使受到那些试图推翻他之人的挑战,他仍然坚定不移地追求正义。他知道,神圣的正义会带来秩序与和平,引导他走过一条原本可能充满混乱和困惑的道路。
此外,大卫祈求直路,反映出他相信上帝积极参与祂子民的日常生活。大卫之后的几个世纪,耶稣也同样教导门徒要信靠上帝的指引,教导他们先求祂的国(马太福音6:33马太福音6:33 commentary)。大卫对主带领的倚靠,为所有信徒树立了榜样,提醒他们要谦卑地寻求并期待上帝的指引,尤其是在困境中。
接下来,大卫生动地描述了作恶者的残酷本性,他说:“他们所说的话毫无可信度;他们的内心必致败坏。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谄媚人” (第9节)。他哀叹那些敌对义人的人满口谎言;他们的话语不可信,他们的心思只想作恶。敞开坟墓的比喻强调了他们言语的致命影响,强调了始于毁灭性言语的罪恶的严重后果。
这节经文反映出人们意识到,一个人的言语往往揭示了他内在的属灵状况。恶人用言语奉承和操纵,试图破坏信徒的信仰,并利用权势谋取私利。大卫对这些人的描述,与上帝鼓励儿女要讲的,赋予生命的真理(以弗所书4:15以弗所书4:15 commentary)形成了鲜明对比。它强调了圣经中一个更广泛的主题: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路加福音6:45路加福音6:45 commentary)。
大卫承认谎言的破坏力,认识到歪曲的言语源于人心抵挡真理。他坚信唯有上帝才能保守祂的仆人坚守正直。这警示我们,属灵的争战可能在言语领域激烈展开。每个时代的信徒都应寻求圣灵的帮助,诚实而有恩慈地说话,在奉承和谎言盛行的文化中彰显上帝的品格。
最后,大卫在“神啊,求你定他们的罪有应得;愿他们因自己的计谋跌倒!求你因他们众多的罪过,将他们赶出去;因为他们背叛了你”(第10节)中,恳求神的公义。他呼吁主追究恶人因他们的欺骗和暴力而承担的责任。在大卫的时代,公义常常是指神干预列国事务,对那些违背神旨意行事的君王和军队施行审判。大卫渴望那些作恶的人,被他们自己设下的陷阱所擒获。
这种寻求报应的呼声并非仅仅是个人的复仇,而是为了维护上帝公义的标准。大卫最终将事情的结果交托给耶和华。大卫呼求上帝的审判,表明他承认上帝的公义是公正的,无可推诿。它也提醒读者,邪恶最终会在圣洁公义的上帝面前灭亡。几代人之后,新约圣经也呼应了这种信心,教导信徒不要自行报复,而要为上帝的震怒留出余地(罗马书12:19罗马书12:19 commentary)。
大卫敦促主采取行动制止叛逆,强调了罪恶和不顺服的严重性。他提醒我们,上帝绝不容忍邪恶,也不会让邪恶永远存在。虽然上帝有耐心,并渴望所有人都悔改(彼得后书3:9彼得后书3:9 commentary),但他的公义确保恶行最终都要承担责任。大卫相信主会施行公义,这为忠信的人带来了希望,也为任性的人发出了严肃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