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篇5:4-7诗篇5:4-7 commentary中,以色列的第二位国王大卫(约公元前1010年至公元前970年在位)描述了上帝的性格,他宣称: “因为你不是喜悦恶事的神;恶人不能住在你那里”(第4节)。这句话强调了主的绝对圣洁,祂的存在不能与罪恶共存。在大卫时代,耶路撒冷城是上帝子民敬拜的中心场所,是会幕和后来圣殿的所在地。在这节经文中,大卫强调主是全然圣洁的,为那些寻求上帝公义本性庇护的人带来希望。他将这种纯洁与人类的不完美进行了对比,提醒所有信徒,上帝的道德标准是坚定不移的。
诗篇作者继续写道: “自夸的人必不能站在你眼前;一切作孽的,你都恨恶” (第5节)。大卫借着自夸之人的傲慢,指出骄傲和自高在圣洁的上帝面前毫无立足之地。这一教导贯穿整本圣经,并在基督的教导中得到了最终的纠正,即谦卑能开启上帝恩典之门(路加福音14:11路加福音14:11 commentary)。大卫生活在一个周边国家崇拜众多神祇的时代,他的宣告阐明,无论邪恶如何骄傲地伪装,真神都不能容忍邪恶。大卫的话语向信徒保证,上帝会直面各种形式的罪恶,使真理和公义得以彰显。
接下来,大卫写道: “你灭绝说谎的人;好流人血弄诡诈的,为耶和华所憎恶” (第6节),揭示了罪恶言语的严重性。这里使用的强烈措辞—— “灭绝” , “憎恶” ——强调了上帝对谎言和暴力的强烈憎恶。以色列与上帝所立之约的道德基础在于真实和公义,这反映了上帝自身的怜悯之心。大卫的观点与更广泛的圣经叙事相一致,即呼吁信徒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说实话(以弗所书4:25以弗所书4:25 commentary)。这节经文强调了主如何惩罚破坏性的行为,强化了人们的理解:上帝对公义的坚定喜爱与他对伤害他人的腐败的憎恶密不可分。
最后,诗篇作者确立了敬拜和亲近主的途径,说道: “至于我,我必凭着你丰盛的慈爱,进入你的居所,在你的圣殿里向你下拜” (第7节)。虽然耶路撒冷永久的圣殿后来由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建造,但当时的圣幕仍然是敬拜者聚集的神圣聚会场所。大卫强调了上帝的慈爱——或圣约之爱——赋予他亲近神圣同在的特权。大卫虔诚地下拜,展现了真正的谦卑,承认上帝完美的圣洁和非凡的怜悯。对于今天的基督徒来说,这一原则在耶稣身上达到了顶峰,祂邀请所有人借着信来到上帝面前(希伯来书4:16希伯来书4:16 commentary)。
诗篇 5:4-7 的含义
在诗篇5:4-7诗篇5:4-7 commentary中,以色列的第二位国王大卫(约公元前1010年至公元前970年在位)描述了上帝的性格,他宣称: “因为你不是喜悦恶事的神;恶人不能住在你那里”(第4节)。这句话强调了主的绝对圣洁,祂的存在不能与罪恶共存。在大卫时代,耶路撒冷城是上帝子民敬拜的中心场所,是会幕和后来圣殿的所在地。在这节经文中,大卫强调主是全然圣洁的,为那些寻求上帝公义本性庇护的人带来希望。他将这种纯洁与人类的不完美进行了对比,提醒所有信徒,上帝的道德标准是坚定不移的。
诗篇作者继续写道: “自夸的人必不能站在你眼前;一切作孽的,你都恨恶” (第5节)。大卫借着自夸之人的傲慢,指出骄傲和自高在圣洁的上帝面前毫无立足之地。这一教导贯穿整本圣经,并在基督的教导中得到了最终的纠正,即谦卑能开启上帝恩典之门(路加福音14:11路加福音14:11 commentary)。大卫生活在一个周边国家崇拜众多神祇的时代,他的宣告阐明,无论邪恶如何骄傲地伪装,真神都不能容忍邪恶。大卫的话语向信徒保证,上帝会直面各种形式的罪恶,使真理和公义得以彰显。
接下来,大卫写道: “你灭绝说谎的人;好流人血弄诡诈的,为耶和华所憎恶” (第6节),揭示了罪恶言语的严重性。这里使用的强烈措辞—— “灭绝” , “憎恶” ——强调了上帝对谎言和暴力的强烈憎恶。以色列与上帝所立之约的道德基础在于真实和公义,这反映了上帝自身的怜悯之心。大卫的观点与更广泛的圣经叙事相一致,即呼吁信徒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说实话(以弗所书4:25以弗所书4:25 commentary)。这节经文强调了主如何惩罚破坏性的行为,强化了人们的理解:上帝对公义的坚定喜爱与他对伤害他人的腐败的憎恶密不可分。
最后,诗篇作者确立了敬拜和亲近主的途径,说道: “至于我,我必凭着你丰盛的慈爱,进入你的居所,在你的圣殿里向你下拜” (第7节)。虽然耶路撒冷永久的圣殿后来由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建造,但当时的圣幕仍然是敬拜者聚集的神圣聚会场所。大卫强调了上帝的慈爱——或圣约之爱——赋予他亲近神圣同在的特权。大卫虔诚地下拜,展现了真正的谦卑,承认上帝完美的圣洁和非凡的怜悯。对于今天的基督徒来说,这一原则在耶稣身上达到了顶峰,祂邀请所有人借着信来到上帝面前(希伯来书4:16希伯来书4:16 com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