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林多后书 12:14-18哥林多后书 12:14-18 commentary 中,保罗现在转而关注他再次访问哥林多教会的计划, “我现在第三次预备往你们那里去” (第 14a 节)。
保罗第一次到访哥林多是为了建立教会,并将福音带给哥林多人(使徒行传18:1-18使徒行传18:1-18 commentary)。他在哥林多后书2:1哥林多后书2:1 commentary中提到了第二次到访:“但我为自己定了主意,不再忧忧愁愁地到你们那里去。” 保罗第二次到访是在他写完哥林多前书之后。当他第三次来的时候,他不会改变他的财务策略: “我也必不累着你们”(14节下)。
尽管保罗拒绝接受他们的支持显然引起了他们的恐慌,但他让他们知道,他不会改变在经济支持方面的运作方式。尽管他之前曾被误解,但他试图解释自己为何采取这种立场: “因为我不求你们的,乃求你们的。”(14节下)
保罗对哥林多人的期望远不止金钱。他希望他们奉献出他们所能奉献的最好的东西,那就是他们自己。这与他在哥林多后书11:2哥林多后书11:2 commentary中所说的一致:“我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 保罗希望把哥林多人像“贞洁的童女”新娘一样献给基督。他渴望哥林多人献身于基督,效法他的行事为人,以基督为一切行为的中心。
我们在哥林多后书8-9哥林多后书8-9 commentary章看到,保罗希望再次来到耶路撒冷时,看到他们已经为耶路撒冷的穷人筹集了一笔善款。我们在那里看到,保罗安排提多和一些值得信赖的弟兄去收集和交付这些善款,好让他不至于显得不合礼仪(哥林多后书8:22-23哥林多后书8:22-23 commentary)。
保罗坚称,他到哥林多去的时候,不会累着你们,因为我不求你们的。他还指定了第三方负责筹集救济耶路撒冷信徒的资金。保罗同时反驳了以下攻击:1)他不具备使徒资格,因为他没有接受资金;2)他是一个非法使徒,因为他意图在经济上欺骗哥林多人(哥林多后书8:16-24哥林多后书8:16-24 commentary)。从保罗在哥林多后书2:17哥林多后书2:17 commentary和11:20所说的话来看,那些假使徒很可能是在指控他所做的事。
保罗说“我不会成为你们的负担”,理由是他以身为信徒属灵的父亲(哥林多前书4:15哥林多前书4:15 commentary)。他继续用金钱来表达,他说: “儿女的责任不是为父母积财,乃是为儿女养育” (14节下)。
保罗只是说,供养儿女是父母的正常义务。父母为儿女积蓄的观念,在那个时代也适用于为儿子提供聘礼,或为成家立业提供资金。父母会为那些尚未成熟到可以离开家自食其力的孩子积蓄。
这似乎正体现了现实:哥林多信徒的信仰还不够成熟,保罗还未将他们视为“成年人”。他们仍像孩子一样,处于成熟的阶段。而保罗作为他们信仰上的属灵父亲,不遗余力地避免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设置绊脚石——在这种情况下,他请求他们供应他的需要。
这再次展现了保罗对哥林多信徒的真挚情感,他以属灵父亲的身份与他们交谈;他始终以父母的眼光看待他的属灵儿女(哥林多前书4:15哥林多前书4:15 commentary)。如同一位真正慈爱的父母,保罗愿意超越最低限度的义务,正如他所说: “我甘心乐意为你们的灵魂费心费力” (15节上)。
他坚定地表示,为了哥林多教会的精神福祉,他愿意做任何事,奉献任何事,牺牲任何事。
这听起来与他写给腓立比教会的内容相似,
“但即使我被浇奠在你们信仰的祭祀和服务上,我也感到高兴并与你们大家分享我的喜悦。”(腓立比书 2:17腓立比书 2:17 commentary)
翻译为“灵魂”的希腊词是“psyche”,指的是人的本质,完整的存在,独特的个性和精神。“psyche”大约一半的时间被翻译为“生命”。由此推论,保罗愿意为灵魂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与基督呼召人去爱,如同祂爱人一样(约翰福音13:34约翰福音13:34 commentary)是一致的。既然保罗表达了这种爱的终极表达,他便问道:“如果我更爱你,你是否会少爱我?” (15节下)
这个反问句的隐含答案应该是“不”,但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的答案似乎是“是”。尽管保罗对哥林多人的爱与日俱增,但他们对他的爱却受到了反对者——那些行事诡诈的假使徒——的挑战和影响(哥林多后书11:13哥林多后书11:13 commentary)。保罗表达了极大的关切,但也要求他们审视自己的动机。“我这么爱你们,难道要受惩罚吗?”
我们在哥林多后书11:20哥林多后书11:20 commentary中看到,哥林多人正在向那些虐待和控制他们的人屈服。假使徒正在利用他们,或许是那些“贩卖神的道”(哥林多后书2:17哥林多后书2:17 commentary)的人的典型例子。然而,没有什么能阻止保罗坚持爱他属灵的儿女。看来,他现在又一次运用了反讽的手段,来证明对他不收他们钱财的指控是虚假的: “虽然如此,我自己并没有累着你们;然而我是个狡猾的人,我用诡计诱惑了你们” (16节)。
这句讽刺的断言指出,保罗的反对者们说保罗狡猾至极,竟然在不从哥林多人身上捞钱的情况下,却以某种方式欺骗了他们。接下来,他指出了这一指控的荒谬性,指出保罗根本没有任何途径可以骗取他们的钱财。
保罗请哥林多人认清事实。他坚称,他派去的人没有一个收钱。那么,保罗怎么会拿到钱呢?
那些帮助他们募捐的人也没有从他那里挪用钱财。那么保罗该如何筹钱呢?他鼓励哥林多人运用自己的经验和一些基本的常识。
即使他们对他的爱不如他对他的爱,他也会继续用他的一切和所有去爱他们。这种爱的结果之一就是,他不会再成为他们的负担,也不会再从他们那里得到任何经济上的支持。
那些反对保罗的人,这些“假使徒”,不知何故让哥林多人相信,保罗不接受经济资助是另有隐情。这很可能是这些使徒为自己收钱当使徒的做法辩护的结果。
保罗再次为自己辩护,反驳反对派的指控。他为那些奉他的名差遣,作为他事工一部分的人辩护。他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哥林多人具体阐述这些指控。
当保罗说“我劝提多去,并差遣那位弟兄与他同去”时,他可能指的是哥林多后书8:18哥林多后书8:18 commentary中提到的那位“弟兄”。这位弟兄“受众教会委派”(哥林多后书8:19哥林多后书8:19 commentary),是为了“谨慎行事,免得有人在我们这慷慨的捐助上败坏我们”(哥林多后书8:20哥林多后书8:20 commentary)。因此,保罗认为:“我差遣了一位在经济上最可靠的人到你们那里去,免得你们有任何疑虑;这其中的欺骗之处在哪里?”
保罗也差遣了他的事工同伴提多。保罗说: “提多占过你们的便宜吗?”保罗这样说,表达了他对提多的完全信任。虽然他没有和提多一起在哥林多,但他对提多足够了解,知道他不会占哥林多人的便宜。他要求哥林多人扪心自问:他占过你们的便宜吗?
提多奉命去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捐。保罗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反问,暗示答案是“不”。当然,提多并没有占你们的便宜。保罗试图让他们震惊,让他们看清事实,而不是像那些反对保罗的人所说的那样: “我们行事不是有同样的心志,行事不是同样的脚踪吗?” (18节下)。
同样,这些问题大多是用反问的方式提出的,但这次隐含的答案是“是”。如果哥林多人没有明确指控提多和那位弟兄,那他们为什么要指控保罗呢?保罗在哥林多人中行事为人,行事为人,都与提多和那位弟兄一样,秉持着同样的精神。
保罗与提多和那位弟兄同在圣灵里行事,表明他们两人都没有受到假使徒的攻击。看来他们的正直并没有受到质疑。有些译本将“灵”译为“灵”,意思是他们靠着圣灵行事。保罗的意思可能也是如此,因为他见证了提多和那位弟兄的属灵行事,他们也是耶稣的门徒,而耶稣的行事表明他们行在圣灵的能力里。如果是这样,保罗与提多和那位弟兄同在圣灵里行事,他们都行在圣灵的能力里。
保罗要求哥林多人去察看,察验,考查什么是真理,他很可能是在提供一个范例,作为他在下一章劝诫他们要进行的属灵内省。在那里,他将劝勉他们“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省察!”(哥林多后书13:5哥林多后书13:5 commentary)。
保罗的目标是让哥林多人凭着信心行事,而非凭着眼见。要顺着圣灵行事,而非顺着肉体行事。要追随真理,而非被欺骗(此处指的是假使徒的欺骗)引入歧途。检验自己是顺着肉体行事还是顺着圣灵行事的方法,就是看我们的果子。当我们顺着圣灵行事时,我们就会结出圣灵的果子(加拉太书 5:22-24加拉太书 5:22-24 commentary)。
哥林多后书 12:14-18 含义
在哥林多后书 12:14-18哥林多后书 12:14-18 commentary 中,保罗现在转而关注他再次访问哥林多教会的计划, “我现在第三次预备往你们那里去” (第 14a 节)。
保罗第一次到访哥林多是为了建立教会,并将福音带给哥林多人(使徒行传18:1-18使徒行传18:1-18 commentary)。他在哥林多后书2:1哥林多后书2:1 commentary中提到了第二次到访:“但我为自己定了主意,不再忧忧愁愁地到你们那里去。” 保罗第二次到访是在他写完哥林多前书之后。当他第三次来的时候,他不会改变他的财务策略: “我也必不累着你们”(14节下)。
尽管保罗拒绝接受他们的支持显然引起了他们的恐慌,但他让他们知道,他不会改变在经济支持方面的运作方式。尽管他之前曾被误解,但他试图解释自己为何采取这种立场: “因为我不求你们的,乃求你们的。”(14节下)
保罗对哥林多人的期望远不止金钱。他希望他们奉献出他们所能奉献的最好的东西,那就是他们自己。这与他在哥林多后书11:2哥林多后书11:2 commentary中所说的一致:“我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 保罗希望把哥林多人像“贞洁的童女”新娘一样献给基督。他渴望哥林多人献身于基督,效法他的行事为人,以基督为一切行为的中心。
我们在哥林多后书8-9哥林多后书8-9 commentary章看到,保罗希望再次来到耶路撒冷时,看到他们已经为耶路撒冷的穷人筹集了一笔善款。我们在那里看到,保罗安排提多和一些值得信赖的弟兄去收集和交付这些善款,好让他不至于显得不合礼仪(哥林多后书8:22-23哥林多后书8:22-23 commentary)。
保罗坚称,他到哥林多去的时候,不会累着你们,因为我不求你们的。他还指定了第三方负责筹集救济耶路撒冷信徒的资金。保罗同时反驳了以下攻击:1)他不具备使徒资格,因为他没有接受资金;2)他是一个非法使徒,因为他意图在经济上欺骗哥林多人(哥林多后书8:16-24哥林多后书8:16-24 commentary)。从保罗在哥林多后书2:17哥林多后书2:17 commentary和11:20所说的话来看,那些假使徒很可能是在指控他所做的事。
保罗说“我不会成为你们的负担”,理由是他以身为信徒属灵的父亲(哥林多前书4:15哥林多前书4:15 commentary)。他继续用金钱来表达,他说: “儿女的责任不是为父母积财,乃是为儿女养育” (14节下)。
保罗只是说,供养儿女是父母的正常义务。父母为儿女积蓄的观念,在那个时代也适用于为儿子提供聘礼,或为成家立业提供资金。父母会为那些尚未成熟到可以离开家自食其力的孩子积蓄。
这似乎正体现了现实:哥林多信徒的信仰还不够成熟,保罗还未将他们视为“成年人”。他们仍像孩子一样,处于成熟的阶段。而保罗作为他们信仰上的属灵父亲,不遗余力地避免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设置绊脚石——在这种情况下,他请求他们供应他的需要。
这再次展现了保罗对哥林多信徒的真挚情感,他以属灵父亲的身份与他们交谈;他始终以父母的眼光看待他的属灵儿女(哥林多前书4:15哥林多前书4:15 commentary)。如同一位真正慈爱的父母,保罗愿意超越最低限度的义务,正如他所说: “我甘心乐意为你们的灵魂费心费力” (15节上)。
他坚定地表示,为了哥林多教会的精神福祉,他愿意做任何事,奉献任何事,牺牲任何事。
这听起来与他写给腓立比教会的内容相似,
“但即使我被浇奠在你们信仰的祭祀和服务上,我也感到高兴并与你们大家分享我的喜悦。”
(腓立比书 2:17腓立比书 2:17 commentary)
翻译为“灵魂”的希腊词是“psyche”,指的是人的本质,完整的存在,独特的个性和精神。“psyche”大约一半的时间被翻译为“生命”。由此推论,保罗愿意为灵魂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与基督呼召人去爱,如同祂爱人一样(约翰福音13:34约翰福音13:34 commentary)是一致的。既然保罗表达了这种爱的终极表达,他便问道:“如果我更爱你,你是否会少爱我?” (15节下)
这个反问句的隐含答案应该是“不”,但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的答案似乎是“是”。尽管保罗对哥林多人的爱与日俱增,但他们对他的爱却受到了反对者——那些行事诡诈的假使徒——的挑战和影响(哥林多后书11:13哥林多后书11:13 commentary)。保罗表达了极大的关切,但也要求他们审视自己的动机。“我这么爱你们,难道要受惩罚吗?”
我们在哥林多后书11:20哥林多后书11:20 commentary中看到,哥林多人正在向那些虐待和控制他们的人屈服。假使徒正在利用他们,或许是那些“贩卖神的道”(哥林多后书2:17哥林多后书2:17 commentary)的人的典型例子。然而,没有什么能阻止保罗坚持爱他属灵的儿女。看来,他现在又一次运用了反讽的手段,来证明对他不收他们钱财的指控是虚假的: “虽然如此,我自己并没有累着你们;然而我是个狡猾的人,我用诡计诱惑了你们” (16节)。
这句讽刺的断言指出,保罗的反对者们说保罗狡猾至极,竟然在不从哥林多人身上捞钱的情况下,却以某种方式欺骗了他们。接下来,他指出了这一指控的荒谬性,指出保罗根本没有任何途径可以骗取他们的钱财。
保罗请哥林多人认清事实。他坚称,他派去的人没有一个收钱。那么,保罗怎么会拿到钱呢?
那些帮助他们募捐的人也没有从他那里挪用钱财。那么保罗该如何筹钱呢?他鼓励哥林多人运用自己的经验和一些基本的常识。
即使他们对他的爱不如他对他的爱,他也会继续用他的一切和所有去爱他们。这种爱的结果之一就是,他不会再成为他们的负担,也不会再从他们那里得到任何经济上的支持。
那些反对保罗的人,这些“假使徒”,不知何故让哥林多人相信,保罗不接受经济资助是另有隐情。这很可能是这些使徒为自己收钱当使徒的做法辩护的结果。
保罗再次为自己辩护,反驳反对派的指控。他为那些奉他的名差遣,作为他事工一部分的人辩护。他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哥林多人具体阐述这些指控。
当保罗说“我劝提多去,并差遣那位弟兄与他同去”时,他可能指的是哥林多后书8:18哥林多后书8:18 commentary中提到的那位“弟兄”。这位弟兄“受众教会委派”(哥林多后书8:19哥林多后书8:19 commentary),是为了“谨慎行事,免得有人在我们这慷慨的捐助上败坏我们”(哥林多后书8:20哥林多后书8:20 commentary)。因此,保罗认为:“我差遣了一位在经济上最可靠的人到你们那里去,免得你们有任何疑虑;这其中的欺骗之处在哪里?”
保罗也差遣了他的事工同伴提多。保罗说: “提多占过你们的便宜吗?”保罗这样说,表达了他对提多的完全信任。虽然他没有和提多一起在哥林多,但他对提多足够了解,知道他不会占哥林多人的便宜。他要求哥林多人扪心自问:他占过你们的便宜吗?
提多奉命去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捐。保罗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反问,暗示答案是“不”。当然,提多并没有占你们的便宜。保罗试图让他们震惊,让他们看清事实,而不是像那些反对保罗的人所说的那样: “我们行事不是有同样的心志,行事不是同样的脚踪吗?” (18节下)。
同样,这些问题大多是用反问的方式提出的,但这次隐含的答案是“是”。如果哥林多人没有明确指控提多和那位弟兄,那他们为什么要指控保罗呢?保罗在哥林多人中行事为人,行事为人,都与提多和那位弟兄一样,秉持着同样的精神。
保罗与提多和那位弟兄同在圣灵里行事,表明他们两人都没有受到假使徒的攻击。看来他们的正直并没有受到质疑。有些译本将“灵”译为“灵”,意思是他们靠着圣灵行事。保罗的意思可能也是如此,因为他见证了提多和那位弟兄的属灵行事,他们也是耶稣的门徒,而耶稣的行事表明他们行在圣灵的能力里。如果是这样,保罗与提多和那位弟兄同在圣灵里行事,他们都行在圣灵的能力里。
保罗要求哥林多人去察看,察验,考查什么是真理,他很可能是在提供一个范例,作为他在下一章劝诫他们要进行的属灵内省。在那里,他将劝勉他们“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省察!”(哥林多后书13:5哥林多后书13:5 commentary)。
保罗的目标是让哥林多人凭着信心行事,而非凭着眼见。要顺着圣灵行事,而非顺着肉体行事。要追随真理,而非被欺骗(此处指的是假使徒的欺骗)引入歧途。检验自己是顺着肉体行事还是顺着圣灵行事的方法,就是看我们的果子。当我们顺着圣灵行事时,我们就会结出圣灵的果子(加拉太书 5:22-24加拉太书 5:22-24 com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