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 35:16-21创世记 35:16-21 commentary 记载了雅各旅程的后续,包括他最宠爱的妻子去世:他们从伯特利起行,离以法他还有一段路程,拉结临产,极其艰难(第 16 节)。这段话描述了雅各生命中的一个关键时刻(他出生于公元前 2006 年左右),当时他和家人离开了伯特利,伯特利是一个重要的地方,意思是“神的殿”。伯特利位于迦南中部山区,雅各曾在此遇见神后为耶和华筑了一座祭坛。通过强调还有一段路程(第 16 节),圣经为旅途中意想不到的艰难事件设置了场景。提到以法他指的是伯利恒地区,位于耶路撒冷以南约六英里。在后来的圣经叙述中,伯利恒与耶稣的诞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路加福音 2:4路加福音 2:4 commentary),表明它与未来重大事件有着早期的联系。
拉结首次出现在《创世记》第 29 章,是雅各深爱的妻子,也是以色列基石血统的一部分。雅各在与上帝搏斗后改名为以色列,他与利亚,拉结和他们的女仆生了十二个儿子,这些儿子后来成为以色列十二支派的族长。在这里,拉结在路上面对着分娩的阵痛,提醒我们人生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考验。 “她遭受极大的痛苦”这句话指的是她身体上的痛苦超出了正常的不适,表明她处境十分危急。
创世记35:16创世记35:16 commentary也强调了在未知境遇中信靠上帝的重要性。虽然他们刚刚在伯特利体验到上帝的信实,但现在却遭遇了危及生命的困境。纵观圣经,这样的时刻表明,即使在动荡中,上帝的旨意也能继续存在,并指向未来的拯救,包括上帝通过基督的终极供应(约翰福音16:33约翰福音16:33 commentary)。
剧烈的分娩突显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在她剧烈分娩时,收生婆对她说:“不要怕,你又得了一个儿子。” (第17节)在古代,分娩的风险要高得多,而收生婆的出现更凸显了分娩的紧迫性。她安慰的话语“不要怕”,为拉结的痛苦带来了希望。
收生婆宣告拉结确实会再生一个儿子,表明上帝的应许将延续到拉结的家族中。拉结已经生下了约瑟(创世记30:22-24创世记30:22-24 commentary),约瑟后来成为埃及的领袖。如今,尽管面临如此巨大的困难,另一个孩子仍将出生,这启示着上帝赐予雅各的圣约祝福将永不消逝。
在危机时刻, “不要惧怕”的劝勉贯穿圣经始终。从出埃及的旅程(出埃及记14:13出埃及记14:13 commentary)到耶稣安慰门徒(马可福音6:50马可福音6:50 commentary),上帝对祂子民的看顾始终如一。助产士对拉结说的话,也传达了同样的神圣安慰信息。
创世记 35:18创世记 35:18 commentary 讲述了拉结因难产而死的悲痛经历:拉结将近于死,灵魂要走的时候,就给他起名叫便俄尼;他父亲却给他起名叫便雅悯(第 18 节)。当她的生命渐渐消逝时,她说出了“便俄尼”这个名字,意思是“我忧患的儿子”,反映了她在孩子出生时放弃生命的痛苦。雅各决定给他改名为便雅悯,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右手之子”或“南方之子”,这给悲剧带来了一丝希望和尊严。雅各给儿子起不同的名字,选择不让事件的悲痛定义孩子的身份,同时仍然尊重拉结的记忆。
悲伤与祝福之间的张力贯穿整本圣经。即使一代人过去,上帝的旨意却永存。便雅悯的出生最终融入了以色列的家族谱系,再次证明赐予亚伯拉罕的圣约应许(创世记12:2-3创世记12:2-3 commentary)即使在失落和悲伤中依然坚守。
圣经在这里记录了拉结葬礼中一个令人悲伤却意义重大的细节:拉结死了,葬在去以法他的路上(以法他就是伯利恒) (第19节)。以法他是后来被称为伯利恒的旧名。几个世纪后,伯利恒作为大卫的起源之城和弥赛亚耶稣的诞生地而广为人知(弥迦书5:2弥迦书5:2 commentary;路加福音2:4路加福音2:4 commentary)。从拉结的埋葬地到基督的诞生,这段联系凸显了以色列土地上层层叠叠的事件如何预示着上帝的救赎计划。
拉结葬在路边,突显了族长旅程的艰辛。雅各的一生,即使在令人心碎的境遇中,也体现了对上帝祝福的盼望。在转瞬即逝的地方孕育新生命,提醒我们上帝在悲伤中给予希望。拉结的离世在以色列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至于很久以后,先知们以诗意的方式提及了拉结的哀歌(耶利米书31:15耶利米书31:15 commentary)。这些记载提醒后世建立圣约国家的代价,并预示着上帝赐予祂子民的最终安慰。
雅各为他亡妻立了一座纪念碑:雅各在拉结的坟上立了一根柱子;这根柱子至今仍是拉结的墓碑(20节)。在古代,立一根纪念柱是很常见的,用来纪念重大事件或逝去的亲人。这座可见的纪念碑见证了拉结对她的爱,尊重和她生命的意义。它也确保后世子孙能够知道并铭记她安息的地方。
雅各对拉结的挚爱由此可见一斑。他立下永久的标记,不让对拉结的记忆消逝。未来前往伯利恒的旅人,必定会记起拉结的故事和以色列的传承。《创世记》中的这些实体纪念碑,常常彰显上帝的主权,祂带领祂的子民走过胜利和悲伤。
从圣经更广义的意义上来说,纪念馆不断提醒上帝的子民祂始终如一的同在和祂的计划。它与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等族长设立的祭坛和柱子相似,以纪念上帝在他们生命中显大能的作为。
拉结埋葬后,经文转入以色列(雅各)继续他的旅程:以色列继续前行,在以得楼那边支搭帐棚(第21节)。 “以色列”一词反映了雅各的新名字,表明他是上帝所建立之国之父。以得楼很可能是伯利恒附近的一座瞭望塔,这进一步表明他们留在了与伯利恒日后显赫地位相关的地区。
以色列支搭帐棚,彰显了列祖的游牧生活,跟随上帝的指引,一路前行。即使在悲伤中,他依然坚持前行,彰显了对上帝应许的信心。生与死,得与失,构成了信心之路的韵律,直到上帝的计划最终实现。雅各继续前行,展现了上帝赋予祂子民的坚韧。试炼和悲伤并不能使上帝的圣约失效。这种坚持不懈的前进,暗示着一种希望,最终在弥赛亚的诞生中达到顶峰,这与伯利恒和雅各的后裔息息相关。
创世记 35:16-21 含义
创世记 35:16-21创世记 35:16-21 commentary 记载了雅各旅程的后续,包括他最宠爱的妻子去世:他们从伯特利起行,离以法他还有一段路程,拉结临产,极其艰难(第 16 节)。这段话描述了雅各生命中的一个关键时刻(他出生于公元前 2006 年左右),当时他和家人离开了伯特利,伯特利是一个重要的地方,意思是“神的殿”。伯特利位于迦南中部山区,雅各曾在此遇见神后为耶和华筑了一座祭坛。通过强调还有一段路程(第 16 节),圣经为旅途中意想不到的艰难事件设置了场景。提到以法他指的是伯利恒地区,位于耶路撒冷以南约六英里。在后来的圣经叙述中,伯利恒与耶稣的诞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路加福音 2:4路加福音 2:4 commentary),表明它与未来重大事件有着早期的联系。
拉结首次出现在《创世记》第 29 章,是雅各深爱的妻子,也是以色列基石血统的一部分。雅各在与上帝搏斗后改名为以色列,他与利亚,拉结和他们的女仆生了十二个儿子,这些儿子后来成为以色列十二支派的族长。在这里,拉结在路上面对着分娩的阵痛,提醒我们人生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考验。 “她遭受极大的痛苦”这句话指的是她身体上的痛苦超出了正常的不适,表明她处境十分危急。
创世记35:16创世记35:16 commentary也强调了在未知境遇中信靠上帝的重要性。虽然他们刚刚在伯特利体验到上帝的信实,但现在却遭遇了危及生命的困境。纵观圣经,这样的时刻表明,即使在动荡中,上帝的旨意也能继续存在,并指向未来的拯救,包括上帝通过基督的终极供应(约翰福音16:33约翰福音16:33 commentary)。
剧烈的分娩突显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在她剧烈分娩时,收生婆对她说:“不要怕,你又得了一个儿子。” (第17节)在古代,分娩的风险要高得多,而收生婆的出现更凸显了分娩的紧迫性。她安慰的话语“不要怕”,为拉结的痛苦带来了希望。
收生婆宣告拉结确实会再生一个儿子,表明上帝的应许将延续到拉结的家族中。拉结已经生下了约瑟(创世记30:22-24创世记30:22-24 commentary),约瑟后来成为埃及的领袖。如今,尽管面临如此巨大的困难,另一个孩子仍将出生,这启示着上帝赐予雅各的圣约祝福将永不消逝。
在危机时刻, “不要惧怕”的劝勉贯穿圣经始终。从出埃及的旅程(出埃及记14:13出埃及记14:13 commentary)到耶稣安慰门徒(马可福音6:50马可福音6:50 commentary),上帝对祂子民的看顾始终如一。助产士对拉结说的话,也传达了同样的神圣安慰信息。
创世记 35:18创世记 35:18 commentary 讲述了拉结因难产而死的悲痛经历:拉结将近于死,灵魂要走的时候,就给他起名叫便俄尼;他父亲却给他起名叫便雅悯(第 18 节)。当她的生命渐渐消逝时,她说出了“便俄尼”这个名字,意思是“我忧患的儿子”,反映了她在孩子出生时放弃生命的痛苦。雅各决定给他改名为便雅悯,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右手之子”或“南方之子”,这给悲剧带来了一丝希望和尊严。雅各给儿子起不同的名字,选择不让事件的悲痛定义孩子的身份,同时仍然尊重拉结的记忆。
悲伤与祝福之间的张力贯穿整本圣经。即使一代人过去,上帝的旨意却永存。便雅悯的出生最终融入了以色列的家族谱系,再次证明赐予亚伯拉罕的圣约应许(创世记12:2-3创世记12:2-3 commentary)即使在失落和悲伤中依然坚守。
圣经在这里记录了拉结葬礼中一个令人悲伤却意义重大的细节:拉结死了,葬在去以法他的路上(以法他就是伯利恒) (第19节)。以法他是后来被称为伯利恒的旧名。几个世纪后,伯利恒作为大卫的起源之城和弥赛亚耶稣的诞生地而广为人知(弥迦书5:2弥迦书5:2 commentary;路加福音2:4路加福音2:4 commentary)。从拉结的埋葬地到基督的诞生,这段联系凸显了以色列土地上层层叠叠的事件如何预示着上帝的救赎计划。
拉结葬在路边,突显了族长旅程的艰辛。雅各的一生,即使在令人心碎的境遇中,也体现了对上帝祝福的盼望。在转瞬即逝的地方孕育新生命,提醒我们上帝在悲伤中给予希望。拉结的离世在以色列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至于很久以后,先知们以诗意的方式提及了拉结的哀歌(耶利米书31:15耶利米书31:15 commentary)。这些记载提醒后世建立圣约国家的代价,并预示着上帝赐予祂子民的最终安慰。
雅各为他亡妻立了一座纪念碑:雅各在拉结的坟上立了一根柱子;这根柱子至今仍是拉结的墓碑(20节)。在古代,立一根纪念柱是很常见的,用来纪念重大事件或逝去的亲人。这座可见的纪念碑见证了拉结对她的爱,尊重和她生命的意义。它也确保后世子孙能够知道并铭记她安息的地方。
雅各对拉结的挚爱由此可见一斑。他立下永久的标记,不让对拉结的记忆消逝。未来前往伯利恒的旅人,必定会记起拉结的故事和以色列的传承。《创世记》中的这些实体纪念碑,常常彰显上帝的主权,祂带领祂的子民走过胜利和悲伤。
从圣经更广义的意义上来说,纪念馆不断提醒上帝的子民祂始终如一的同在和祂的计划。它与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等族长设立的祭坛和柱子相似,以纪念上帝在他们生命中显大能的作为。
拉结埋葬后,经文转入以色列(雅各)继续他的旅程:以色列继续前行,在以得楼那边支搭帐棚(第21节)。 “以色列”一词反映了雅各的新名字,表明他是上帝所建立之国之父。以得楼很可能是伯利恒附近的一座瞭望塔,这进一步表明他们留在了与伯利恒日后显赫地位相关的地区。
以色列支搭帐棚,彰显了列祖的游牧生活,跟随上帝的指引,一路前行。即使在悲伤中,他依然坚持前行,彰显了对上帝应许的信心。生与死,得与失,构成了信心之路的韵律,直到上帝的计划最终实现。雅各继续前行,展现了上帝赋予祂子民的坚韧。试炼和悲伤并不能使上帝的圣约失效。这种坚持不懈的前进,暗示着一种希望,最终在弥赛亚的诞生中达到顶峰,这与伯利恒和雅各的后裔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