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书信的作者劝勉那些收到这封信的“圣弟兄们”(希伯来书3:1希伯来书3:1 commentary),要谨慎行事,凭着信心而行。现在,保罗将他们和他自己一同称为“我们这些已经信的人”。他接着谈到“安息”的两个不同方面,说道:
我们已经相信的人,就进入那安息,正如主所说,
我怒中发誓,他们断不能进入我的安息,”
尽管他的创造物从创世以来就已经完成了(第 3 节)。
所提到的第一个安息是我们已经相信的人所进入的。
当信徒起初信靠神,在祂面前称义时,我们就永远成为祂家里的成员(约翰福音3:14-15约翰福音3:14-15 commentary)。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就像创世以来所成就的工一样,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正如神创造了新的天地一样: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哥林多后书 5:17哥林多后书 5:17 commentary)
作者明确指出,我们这些已经相信的人将进入那安息。这安息指的是我们完全拥有永生的恩赐,并确信我们将永远在天堂与上帝同在。
然而,虽然那些相信的人已经进入了与神共度永恒安息的境界,但还有额外的安息。还有另一项工作要完成。那就是凭着信心行事,领受基业的赏赐,与基督一同作王(希伯来书4:8-9希伯来书4:8-9 commentary)。
正如世界的创造只是历史的开端,新造也是所有相信耶稣之人的新生。属灵的重生带来生命。为了成就这生命,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另一个“安息”(待完成的工作)需要进入。第一项工作是神所成就的,祂藉着基督赐给我们新生(以弗所书 2:8-9以弗所书 2:8-9 commentary)。第二项工作是神藉着我们,凭着信心行事(以弗所书 2:10以弗所书 2:10 commentary)。
第一代以色列人出埃及是神的子民。然而,他们并没有进入那地,得着产业;神说,我曾在怒中起誓,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第一代人所不能进入的安息,是得着他们的产业,即应许之地。他们仍然是祂的子民,只是没有得到信心的奖赏。
神起誓说,凡不恒心持守信心的人,断不得进入祂的安息。这安息指的是我们作为信徒,得着基业的赏赐。在创造的第七日,神安息了,因为祂的创造之工,从创世以来已经完成了(3节)。神从祂的创造之工中安息了,因为祂的创造之工已经完成了。
当我们相信耶稣时,神也使我们在他里面成为新造的人(哥林多后书5:17哥林多后书5:17 commentary)。使信徒成为新造的人,并赐给他们属灵的重生,是基督里已完成的工。这工已经完成了,因为我们重生在他家里。但重生只是生命的开始。神创造我们,是为了让我们行善,预备我们行在其中(以弗所书2:10以弗所书2:10 commentary)。
为了得到所应许的基业,我们这些已经相信的人,得以进入那安息(3节) ,并且必须凭着信心工作,直到完成那工。直到生命的尽头,使徒保罗才最终宣告他已经跑完了当跑的路,并满怀信心地相信自己必得着公义的冠冕(提摩太后书4:8提摩太后书4:8 commentary)。
在第四章的开篇,保罗作者谈到了凭信心生活的重要性。他向信徒说话,在希伯来书3:1希伯来书3:1 commentary中称收信人为“圣洁的弟兄”。他并非要求读者将最初的信心放在神身上,以致在神面前称义——这已经完成了。相反,他要求他们避免效仿出埃及的第一代以色列人的坏榜样。他劝勉他们要坚持不懈,并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信靠神。
因为我们已经重生,是新造的人(约翰福音 3:3约翰福音 3:3 commentary;哥林多后书 5:17哥林多后书 5:17 commentary),我们现在有机会继续每天信靠上帝,并免于追随我们的罪性所带来的负面后果(罗马书 1:24罗马书 1:24 commentary, 2626 commentary, 2828 commentary)。
那些相信的人可能包括使徒保罗(如果他是这封信的作者);自从保罗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遇见耶稣以来,他一直过着顺服的生活。但无论保罗是谁,都推断他们尚未完成他们的工作。在那些以保罗为作者的书信中,保罗多次这样论证自己。例如,在哥林多前书第9章中,保罗说他像运动员一样严于律己,为要赢得人生的赛跑,赢得那来自取悦上帝的不朽冠冕(哥林多前书9:24-27哥林多前书9:24-27 commentary)。
当神决定带信徒回家与祂同在时,信徒的使命就完成了。在此之前,我们被命令要继续凭着信心和顺服行事。
“进入那存留的安息”这句话指的是,当我们完成上帝所托付给我们的工时,我们有机会获得基业的赏赐。以弗所书2:10以弗所书2:10 commentary说,上帝甚至在我们出生之前就为我们预备了具体的工作。我们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上帝应许,如果我们遵行他为我们预备的工作,他就会赐予我们奇妙的赏赐。
获得自由的以色列人被赋予的任务是进入并占领应许之地。第一代以色列人错失了这赏赐,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应许之地。这是因为他们不相信上帝的应许(希伯来书3:16-19希伯来书3:16-19 commentary)。他们选择专注于困境,而不是相信上帝的供应。
进入安息是指我们有机会获得天上的基业。像第一代人一样,如果我们对上帝的应许缺乏信心,拒绝顺服地面对人生的困境,我们也可能错失拥有我们的基业,我们的奖赏。
保罗书信的作者继续说,因为他曾在某处谈到第七天— — 然后引用了《创世纪》第 2 章第2节, “到第七日,神就歇了他一切的工(第 4 节)。
模式是,当工作完成后,上帝就安息了。同样,一旦我们作为上帝忠心的仆人完成了我们的工作(我们在世上的时间),我们就能进入上帝的安息。如果我们未能完成我们的工作,那么我们就像第一代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样——我们将无法获得我们产业的奖赏。
第一代以色列人没有完成他们的工作;他们放弃了进入应许之地,结果没有获得或占有他们的产业。在这段经文中, [上帝发誓]再次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第5节)。保罗的作者从引用创世记2:2创世记2:2 commentary转到引用诗篇95:11诗篇95:11 commentary, commentary这节经文谈到了第一代人不被允许占有应许之地。
如果我们不坚持到底,直到完成神指派给我们的工作,我们也会失去安息,也就是我们基业的赏赐。然而,没有一个信徒会失去神儿女的身份,并将永远与神同在。
正如上帝创造了世界,祂也照着祂的形象,借着信创造了祂的子民(以弗所书2:8-9以弗所书2:8-9 commentary)。这创造之工由祂完成。正如上帝完成了世界的创造之后就安息了,当祂照着祂的形象创造一个信徒成为新造的人时,所有相信的人都能进入那安息(哥林多后书5:17哥林多后书5:17 commentary)。
但神的子民还有另一个安息,那就是拥有我们基业的赏赐的安息。下一部分将强调这额外的安息——神渴望祂的子民拥有的赏赐。
希伯来书 4:3-5 的含义
保罗书信的作者劝勉那些收到这封信的“圣弟兄们”(希伯来书3:1希伯来书3:1 commentary),要谨慎行事,凭着信心而行。现在,保罗将他们和他自己一同称为“我们这些已经信的人”。他接着谈到“安息”的两个不同方面,说道:
我们已经相信的人,就进入那安息,正如主所说,
我怒中发誓,
他们断不能进入我的安息,”
尽管他的创造物从创世以来就已经完成了(第 3 节)。
所提到的第一个安息是我们已经相信的人所进入的。
当信徒起初信靠神,在祂面前称义时,我们就永远成为祂家里的成员(约翰福音3:14-15约翰福音3:14-15 commentary)。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就像创世以来所成就的工一样,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正如神创造了新的天地一样: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哥林多后书 5:17哥林多后书 5:17 commentary)
作者明确指出,我们这些已经相信的人将进入那安息。这安息指的是我们完全拥有永生的恩赐,并确信我们将永远在天堂与上帝同在。
然而,虽然那些相信的人已经进入了与神共度永恒安息的境界,但还有额外的安息。还有另一项工作要完成。那就是凭着信心行事,领受基业的赏赐,与基督一同作王(希伯来书4:8-9希伯来书4:8-9 commentary)。
正如世界的创造只是历史的开端,新造也是所有相信耶稣之人的新生。属灵的重生带来生命。为了成就这生命,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另一个“安息”(待完成的工作)需要进入。第一项工作是神所成就的,祂藉着基督赐给我们新生(以弗所书 2:8-9以弗所书 2:8-9 commentary)。第二项工作是神藉着我们,凭着信心行事(以弗所书 2:10以弗所书 2:10 commentary)。
第一代以色列人出埃及是神的子民。然而,他们并没有进入那地,得着产业;神说,我曾在怒中起誓,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第一代人所不能进入的安息,是得着他们的产业,即应许之地。他们仍然是祂的子民,只是没有得到信心的奖赏。
神起誓说,凡不恒心持守信心的人,断不得进入祂的安息。这安息指的是我们作为信徒,得着基业的赏赐。在创造的第七日,神安息了,因为祂的创造之工,从创世以来已经完成了(3节)。神从祂的创造之工中安息了,因为祂的创造之工已经完成了。
当我们相信耶稣时,神也使我们在他里面成为新造的人(哥林多后书5:17哥林多后书5:17 commentary)。使信徒成为新造的人,并赐给他们属灵的重生,是基督里已完成的工。这工已经完成了,因为我们重生在他家里。但重生只是生命的开始。神创造我们,是为了让我们行善,预备我们行在其中(以弗所书2:10以弗所书2:10 commentary)。
为了得到所应许的基业,我们这些已经相信的人,得以进入那安息(3节) ,并且必须凭着信心工作,直到完成那工。直到生命的尽头,使徒保罗才最终宣告他已经跑完了当跑的路,并满怀信心地相信自己必得着公义的冠冕(提摩太后书4:8提摩太后书4:8 commentary)。
在第四章的开篇,保罗作者谈到了凭信心生活的重要性。他向信徒说话,在希伯来书3:1希伯来书3:1 commentary中称收信人为“圣洁的弟兄”。他并非要求读者将最初的信心放在神身上,以致在神面前称义——这已经完成了。相反,他要求他们避免效仿出埃及的第一代以色列人的坏榜样。他劝勉他们要坚持不懈,并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信靠神。
因为我们已经重生,是新造的人(约翰福音 3:3约翰福音 3:3 commentary;哥林多后书 5:17哥林多后书 5:17 commentary),我们现在有机会继续每天信靠上帝,并免于追随我们的罪性所带来的负面后果(罗马书 1:24罗马书 1:24 commentary, 2626 commentary, 2828 commentary)。
那些相信的人可能包括使徒保罗(如果他是这封信的作者);自从保罗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遇见耶稣以来,他一直过着顺服的生活。但无论保罗是谁,都推断他们尚未完成他们的工作。在那些以保罗为作者的书信中,保罗多次这样论证自己。例如,在哥林多前书第9章中,保罗说他像运动员一样严于律己,为要赢得人生的赛跑,赢得那来自取悦上帝的不朽冠冕(哥林多前书9:24-27哥林多前书9:24-27 commentary)。
当神决定带信徒回家与祂同在时,信徒的使命就完成了。在此之前,我们被命令要继续凭着信心和顺服行事。
“进入那存留的安息”这句话指的是,当我们完成上帝所托付给我们的工时,我们有机会获得基业的赏赐。以弗所书2:10以弗所书2:10 commentary说,上帝甚至在我们出生之前就为我们预备了具体的工作。我们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上帝应许,如果我们遵行他为我们预备的工作,他就会赐予我们奇妙的赏赐。
获得自由的以色列人被赋予的任务是进入并占领应许之地。第一代以色列人错失了这赏赐,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应许之地。这是因为他们不相信上帝的应许(希伯来书3:16-19希伯来书3:16-19 commentary)。他们选择专注于困境,而不是相信上帝的供应。
进入安息是指我们有机会获得天上的基业。像第一代人一样,如果我们对上帝的应许缺乏信心,拒绝顺服地面对人生的困境,我们也可能错失拥有我们的基业,我们的奖赏。
保罗书信的作者继续说,因为他曾在某处谈到第七天— — 然后引用了《创世纪》第 2 章第2节, “到第七日,神就歇了他一切的工(第 4 节)。
模式是,当工作完成后,上帝就安息了。同样,一旦我们作为上帝忠心的仆人完成了我们的工作(我们在世上的时间),我们就能进入上帝的安息。如果我们未能完成我们的工作,那么我们就像第一代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样——我们将无法获得我们产业的奖赏。
第一代以色列人没有完成他们的工作;他们放弃了进入应许之地,结果没有获得或占有他们的产业。在这段经文中, [上帝发誓]再次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第5节)。保罗的作者从引用创世记2:2创世记2:2 commentary转到引用诗篇95:11诗篇95:11 commentary, commentary这节经文谈到了第一代人不被允许占有应许之地。
如果我们不坚持到底,直到完成神指派给我们的工作,我们也会失去安息,也就是我们基业的赏赐。然而,没有一个信徒会失去神儿女的身份,并将永远与神同在。
正如上帝创造了世界,祂也照着祂的形象,借着信创造了祂的子民(以弗所书2:8-9以弗所书2:8-9 commentary)。这创造之工由祂完成。正如上帝完成了世界的创造之后就安息了,当祂照着祂的形象创造一个信徒成为新造的人时,所有相信的人都能进入那安息(哥林多后书5:17哥林多后书5:17 commentary)。
但神的子民还有另一个安息,那就是拥有我们基业的赏赐的安息。下一部分将强调这额外的安息——神渴望祂的子民拥有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