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按书卷浏览

马可福音 10:13-16 含义

耶稣以恩典对待孩子们,同时也表明了任何跟随他的人都需要有一颗信任的心。

马可福音10:13-16中,我们看到他们带着孩子到耶稣那里,要耶稣摸他们;门徒却责备他们(13节)。当时,耶稣正途经犹大地区,很可能在约旦河以东。门徒们显然认为孩子们是不必要的打扰,试图为耶稣遮掩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然而,这一刻却为耶稣重要的教导奠定了基础,教导他如何重视和接纳那些可能被社会忽视的人。祂愿意花时间陪伴即使是最小的孩子,这彰显了祂的慈悲之心和祂关怀所有人的使命,不分彼此。

圣经继续告诉我们,耶稣看见这情景,就很恼怒,对他们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第14节)耶稣的愤慨表明,祂对自己的追随者认为这些孩子会分散注意力感到不安。相反,祂命令他们让小孩子过来,解释说,用简单的盼望和信靠迎接神,同样的心境也属于神的国。这些话与圣经更广泛的教义相呼应,即信心不仅限于世故的人,而更是一种接受神恩典的精神(另见马太福音18:3中孩子般信心的例子)。耶稣大约在公元27年开始祂的公开传道工作,祂一直在寻求消除阻碍人们来到祂面前的障碍,无论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

耶稣接着补充道:“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15节)。这句话是一条永恒的原则:孩子所展现的开放,谦卑和信靠的态度,正是人对待神事物应有的态度。成年信徒可能会与怀疑,骄傲和自负作斗争,但耶稣指出,真诚地,像孩子一样依靠祂,才是与神建立关系的真正要求。从福音书到书信,谦卑信心的主题贯穿整个新约圣经,始终回响着,提醒我们,我们的成就或知识掌握并不能带来救赎——只有真正信靠神的恩典才能。

马可福音10:13-16的结尾描述了耶稣用双手抱住孩子们,按手祝福他们(16节)。这温柔的画面提醒我们,耶稣不仅教导了孩子的重要性,也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展现了这一点。耶稣用拥抱孩子们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祂对所有来到祂面前之人的接纳之爱。孩子们体验到了来自那位将以牺牲生命和复活来救赎全人类为最终目标的祝福。祂这样做,确认了他们在神眼中的价值,并强调每个人,无论多么渺小或看似微不足道,在主眼中都是宝贵的。

 

Clear high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