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12:35-37马可福音12:35-37 commentary的开篇写道: “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就说:‘文士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 (35节)。耶稣身处耶路撒冷的圣殿建筑群中,这座历史名城在几个世纪前所罗门王建造第一座圣殿后,就成为以色列敬拜的中心。如今,大约在公元30年,耶稣对文士的教导进行了回应。文士是公认的希伯来圣经学者和诠释者。通过提出弥赛亚(基督)如何可能仅仅是大卫肉身后裔的问题,他邀请听众更深刻地理解上帝应许的现实。
这个问题挑战了人们对弥赛亚的普遍理解,即弥赛亚仅仅是大卫一脉的政治解放者。大卫在公元前1010年至公元前970年左右统治以色列,是以色列的第二任国王。大卫因其信仰和领导力而备受尊崇,但耶稣暗示弥赛亚远不止是大卫家族的简单继承人。文士们正确地教导说,弥赛亚将出自大卫的家谱,以应验上帝与大卫所立的约(撒母耳记下第7章)。在这节经文中,耶稣引导他们认识到弥赛亚也必定是神。
耶稣开启这段对话,为揭示祂自己的身份奠定了基础。祂指出,仅仅教导弥赛亚是大卫的后裔,而不承认弥赛亚的主权,是一种不完整的观点。这节经文引发了一场深入的讨论,促使人们——以及我们——超越严格的人类谱系,思考弥赛亚更伟大的属灵权威。
耶稣继续说道,大卫自己在圣灵里说:“主[耶和华]对我主[亚顿]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的仇敌放在你的脚下。” (第36节)耶稣在这里引用了诗篇110诗篇110 commentary篇,这是一首著名的诗歌,由大卫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受圣灵启发而作。在这首诗篇中,大卫展现了两位人物之间的神圣对话。说话的是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祂是在对大卫的“主”——弥赛亚说话。这凸显了弥赛亚的地位远高于大卫,并享有坐在神右边的荣耀。
上帝将仇敌置于弥赛亚脚下这句话,预示着弥赛亚复临时将拥有的最终胜利和权柄。大卫作为君王,虽然获得了举国上下的胜利,但他预言了一位远比他更伟大的人。“坐在上帝的右边”这句经文描绘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与圣经其他部分中耶稣以神圣的权柄统治的主题相呼应(希伯来书1希伯来书1 commentary章)。
耶稣引用这首诗篇,是为了说明即使是被尊崇为以色列理想君王的大卫,也承认弥赛亚超越世上一切统治者。当大卫“被圣灵感动”说话时,他的话语便具有预言的分量,证实了它们蕴含着神圣的真理。这永恒的原则揭示了弥赛亚在上帝永恒旨意中的崇高地位。
最后耶稣说: “大卫自己称他为主;那么,他又是大卫的子孙吗?”众人都喜欢听他讲话。 (37节)耶稣在总结他的观点时,着重强调了一个明显的悖论:大卫——他的祖先——称呼弥赛亚为“主”,暗示着他要顺服更伟大的一位。这个问题揭示了一个真理:弥赛亚虽然在血统上是大卫的后裔,但在权柄和本质方面也必然超越大卫。
圣殿里虔诚的众人听到这番教导,心中充满喜乐,很可能是因为它彰显了上帝计划的庄严,并阐明了弥赛亚的崇高地位。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开始意识到,耶稣并非普通的拉比或先知,而是大卫所期盼的那位。耶稣通过这个问题表明,弥赛亚的身份并非局限于人类的期望,而是根植于跨越世纪和圣约的神圣计划之中。
这关键时刻,让我们看到耶稣远不止是历史长河中一位君王。他是永恒的君王,大卫称他为“主”,证明了唯有神才能拥有的超越性地位。耶稣的教导反映了福音的核心:一位既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将要降临,实现圣经中所有关于救恩的应许。
马可福音 12:35-37 含义
马可福音12:35-37马可福音12:35-37 commentary的开篇写道: “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就说:‘文士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 (35节)。耶稣身处耶路撒冷的圣殿建筑群中,这座历史名城在几个世纪前所罗门王建造第一座圣殿后,就成为以色列敬拜的中心。如今,大约在公元30年,耶稣对文士的教导进行了回应。文士是公认的希伯来圣经学者和诠释者。通过提出弥赛亚(基督)如何可能仅仅是大卫肉身后裔的问题,他邀请听众更深刻地理解上帝应许的现实。
这个问题挑战了人们对弥赛亚的普遍理解,即弥赛亚仅仅是大卫一脉的政治解放者。大卫在公元前1010年至公元前970年左右统治以色列,是以色列的第二任国王。大卫因其信仰和领导力而备受尊崇,但耶稣暗示弥赛亚远不止是大卫家族的简单继承人。文士们正确地教导说,弥赛亚将出自大卫的家谱,以应验上帝与大卫所立的约(撒母耳记下第7章)。在这节经文中,耶稣引导他们认识到弥赛亚也必定是神。
耶稣开启这段对话,为揭示祂自己的身份奠定了基础。祂指出,仅仅教导弥赛亚是大卫的后裔,而不承认弥赛亚的主权,是一种不完整的观点。这节经文引发了一场深入的讨论,促使人们——以及我们——超越严格的人类谱系,思考弥赛亚更伟大的属灵权威。
耶稣继续说道,大卫自己在圣灵里说:“主[耶和华]对我主[亚顿]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的仇敌放在你的脚下。” (第36节)耶稣在这里引用了诗篇110诗篇110 commentary篇,这是一首著名的诗歌,由大卫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受圣灵启发而作。在这首诗篇中,大卫展现了两位人物之间的神圣对话。说话的是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祂是在对大卫的“主”——弥赛亚说话。这凸显了弥赛亚的地位远高于大卫,并享有坐在神右边的荣耀。
上帝将仇敌置于弥赛亚脚下这句话,预示着弥赛亚复临时将拥有的最终胜利和权柄。大卫作为君王,虽然获得了举国上下的胜利,但他预言了一位远比他更伟大的人。“坐在上帝的右边”这句经文描绘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与圣经其他部分中耶稣以神圣的权柄统治的主题相呼应(希伯来书1希伯来书1 commentary章)。
耶稣引用这首诗篇,是为了说明即使是被尊崇为以色列理想君王的大卫,也承认弥赛亚超越世上一切统治者。当大卫“被圣灵感动”说话时,他的话语便具有预言的分量,证实了它们蕴含着神圣的真理。这永恒的原则揭示了弥赛亚在上帝永恒旨意中的崇高地位。
最后耶稣说: “大卫自己称他为主;那么,他又是大卫的子孙吗?”众人都喜欢听他讲话。 (37节)耶稣在总结他的观点时,着重强调了一个明显的悖论:大卫——他的祖先——称呼弥赛亚为“主”,暗示着他要顺服更伟大的一位。这个问题揭示了一个真理:弥赛亚虽然在血统上是大卫的后裔,但在权柄和本质方面也必然超越大卫。
圣殿里虔诚的众人听到这番教导,心中充满喜乐,很可能是因为它彰显了上帝计划的庄严,并阐明了弥赛亚的崇高地位。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开始意识到,耶稣并非普通的拉比或先知,而是大卫所期盼的那位。耶稣通过这个问题表明,弥赛亚的身份并非局限于人类的期望,而是根植于跨越世纪和圣约的神圣计划之中。
这关键时刻,让我们看到耶稣远不止是历史长河中一位君王。他是永恒的君王,大卫称他为“主”,证明了唯有神才能拥有的超越性地位。耶稣的教导反映了福音的核心:一位既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将要降临,实现圣经中所有关于救恩的应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