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和巴拿巴在加拉太地区建立的所有新教会都任命了长老后,便踏上返回叙利亚安提阿的家乡教会的旅程。他们经过特庇,路司得,以哥念和彼西底的安提阿(所有这些城市或其遗址均位于今土耳其境内),将每个教会“交托”给“主”(第23节),并暂时与这些新信徒告别。不过,保罗很可能已经告诉他们他打算回来,就像他在使徒行传16使徒行传16 commentary章中所做的那样。
保罗和巴拿巴在回程途中也继续传福音。他们先经过皮西迪亚,即皮西迪亚安提阿城的所在地,然后来到潘菲利亚,即加拉太最南端,濒临地中海的地区。 (第 24 节)
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描述,他们继续在别加城传讲耶稣。别加城是旁非利亚的首府,建于凯斯特罗斯河畔,距离地中海海岸约七八英里。巴拿巴的表兄约翰·马可正是在别加放弃了传教,乘船返回以色列(使徒行传13:13使徒行传13:13 commentary)。
这次往返旅程总共约 280 英里,从德尔贝到加拉太的其他城市,然后返回南部的帕加。
路加写道,当他们在帕加讲完道之后,就下到亚大利(第 25 节),那是一个距离约十英里的港口城市。
保罗和巴拿巴从阿大利亚港启航前往叙利亚的安提阿,他们在那里蒙神恩托,因他们所成就的事工(第26节)。他们的船很可能沿着基利家的南岸,一直航行到叙利亚的安提阿。
正如路加提醒读者,安提阿是他们开始传教之旅的教会。安提阿教会是由犹太基督徒难民建立的,他们在多年前保罗和犹太公会发动的迫害期间逃往叙利亚的安提阿(使徒行传11:19-26使徒行传11:19-26 commentary)。
宗教移民之后,许多希腊人因犹太信徒的传道而信奉耶稣,安提阿的教会迅速发展。“基督徒”一词正是在这里被创造出来,用来描述耶稣基督的追随者(“基督”或“Christos”是希伯来语“弥赛亚”或“mashiach”的希腊语翻译,两者均指“受膏者”)(使徒行传11:26使徒行传11:26 commentary)。
讽刺的是,保罗对基督徒的迫害迫使他们来到安提阿,在那里建立了教会,但保罗最终却在那里担任教师。保罗虽然是基督的敌人,却促成了安提阿教会的建立,后来他皈依并被任命为使徒,在那里以基督使徒的身份服侍。这体现了上帝将逆境转化为善果,使信靠并顺服祂的人得益处(罗马书 8:28罗马书 8:28 commentary)。
在使徒行传13:1-3使徒行传13:1-3 commentary中,保罗,巴拿巴以及安提阿教会的其他先知和教师们一同领受圣灵的命令,差遣保罗和巴拿巴踏上前往西方世界的首次宣教旅程。路加在此提到,他们因着所成就的事奉,蒙神恩托(第26节)。
神吩咐保罗和巴拿巴踏上这段旅程,而蒙祂的恩典(或“恩惠”),他们完成了使命,带回了许多丰硕的成果。这些丰硕的成果是因为神的能力借着他们运行(神的恩典)。这包括行神迹,保罗被石头击打后奇迹般地康复,以及随后的保护。
他们把福音传遍了岛国塞浦路斯,并在加拉太的特庇,以哥念,彼西底的安提阿,路司得和别加等城市建立了至少四五个教会团体。此外,可能还有更多教会,只是路加在记载中没有提及。
圣经中有一些经文提到保罗和巴拿巴除了在城里传道外,还在这些城的周边地区传道(使徒行传13:49使徒行传13:49 commentary, 14:614:6 commentary)。保罗的第一次宣教旅程究竟持续了多久,圣经没有具体说明。但至少保罗和巴拿巴似乎离开了好几个月,甚至一年或更久。
叙利亚安提阿的信徒们无疑对这次旅程及其结果感到兴奋:
他们[保罗和巴拿巴]到了那里,聚集了教会,就开始报告上帝与他们一同所做的一切事,以及上帝如何为外邦人打开了信仰之门(第 27 节)。
他们(保罗和巴拿巴)讲述了他们去过的地方,遇见的人,以及圣灵藉着他们所行的见证神迹。这些都是神与他们同在的事。其中包括在萨拉米斯弄瞎术士以吕马的眼睛,在以哥念行的奇事,在路司得医治生来瘸腿的人,以及保罗被石头打伤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康复(使徒行传 13:9-11使徒行传 13:9-11 commentary, 14:314:3 commentary, 9-109-10 commentary, 19-2019-20 commentary)。
保罗和巴拿巴在圣灵指引下,被分别出来,担当一项特别的事工,之后他们从安提阿踏上了这段旅程。教会“禁食祷告,按手在他们头上,就打发他们去了”(使徒行传13:2-3使徒行传13:2-3 commentary)。叙利亚安提阿的信徒们当时并不知道是否还能再见到他们。
如今,安提阿教会正听闻神藉着保罗和巴拿巴所行的神迹奇事。保罗和巴拿巴之所以作此报告,很可能是因为安提阿教会一直是他们的事工伙伴,在经济和祷告上都给予支持。聚集聆听报告的安提阿信徒们无疑既感到惊奇,又深受鼓舞。
保罗和巴拿巴告诉安提阿教会的信徒,神如何为外邦人打开了信心之门。福音传遍了以色列之外,远至保罗和巴拿巴所针对的叙利亚的希腊人,塞浦路斯的犹太人和外邦人,以及散居在加拉太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神确实为外邦人打开了信心之门。
路加反复使用“许多人”或“一大群人”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保罗和巴拿巴在传教旅程中新信徒的数量(使徒行传13:43使徒行传13:43 commentary, 4949 commentary, 14:114:1 commentary, 2121 commentary)。许多外邦人走进了神为他们打开的门,信靠了神的儿子耶稣基督。
经过数周的海上航行,数周的罗马公路跋涉,数日的传道和教学,忍受的敌对和虐待,建立教会的工作,保罗和巴拿巴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他们和门徒们在一起待了很久(第 28 节)。
保罗和巴拿巴与门徒在安提阿逗留了一段未公开的时期,但路加说他们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需要这段时间休息,然后再踏上新的旅程。他们很快就要前往耶路撒冷,讨论并决定如何处理所有相信犹太弥赛亚的外邦人。
下一章至关重要。长老和使徒们会同意保罗的观点,认为这些外邦信徒没有义务遵守犹太人的宗教习俗。使徒彼得将发表关键的讲话,断言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是因着恩典得救的。
“彼得”这个名字在使徒行传中出现了五十多次。下一章之后,彼得的名字将不再出现。路加不再关注彼得的使徒身份以及上帝通过他所做的工作,以及他如何为外邦人打开福音之门(使徒行传10:44-48使徒行传10:44-48 commentary)。在使徒行传的其余部分,路加将完全专注于保罗的使徒身份以及上帝通过他将福音传给外邦人的工作。
使徒行传 14:24-28 含义
保罗和巴拿巴在加拉太地区建立的所有新教会都任命了长老后,便踏上返回叙利亚安提阿的家乡教会的旅程。他们经过特庇,路司得,以哥念和彼西底的安提阿(所有这些城市或其遗址均位于今土耳其境内),将每个教会“交托”给“主”(第23节),并暂时与这些新信徒告别。不过,保罗很可能已经告诉他们他打算回来,就像他在使徒行传16使徒行传16 commentary章中所做的那样。
保罗和巴拿巴在回程途中也继续传福音。他们先经过皮西迪亚,即皮西迪亚安提阿城的所在地,然后来到潘菲利亚,即加拉太最南端,濒临地中海的地区。 (第 24 节)
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描述,他们继续在别加城传讲耶稣。别加城是旁非利亚的首府,建于凯斯特罗斯河畔,距离地中海海岸约七八英里。巴拿巴的表兄约翰·马可正是在别加放弃了传教,乘船返回以色列(使徒行传13:13使徒行传13:13 commentary)。
这次往返旅程总共约 280 英里,从德尔贝到加拉太的其他城市,然后返回南部的帕加。
路加写道,当他们在帕加讲完道之后,就下到亚大利(第 25 节),那是一个距离约十英里的港口城市。
保罗和巴拿巴从阿大利亚港启航前往叙利亚的安提阿,他们在那里蒙神恩托,因他们所成就的事工(第26节)。他们的船很可能沿着基利家的南岸,一直航行到叙利亚的安提阿。
正如路加提醒读者,安提阿是他们开始传教之旅的教会。安提阿教会是由犹太基督徒难民建立的,他们在多年前保罗和犹太公会发动的迫害期间逃往叙利亚的安提阿(使徒行传11:19-26使徒行传11:19-26 commentary)。
宗教移民之后,许多希腊人因犹太信徒的传道而信奉耶稣,安提阿的教会迅速发展。“基督徒”一词正是在这里被创造出来,用来描述耶稣基督的追随者(“基督”或“Christos”是希伯来语“弥赛亚”或“mashiach”的希腊语翻译,两者均指“受膏者”)(使徒行传11:26使徒行传11:26 commentary)。
讽刺的是,保罗对基督徒的迫害迫使他们来到安提阿,在那里建立了教会,但保罗最终却在那里担任教师。保罗虽然是基督的敌人,却促成了安提阿教会的建立,后来他皈依并被任命为使徒,在那里以基督使徒的身份服侍。这体现了上帝将逆境转化为善果,使信靠并顺服祂的人得益处(罗马书 8:28罗马书 8:28 commentary)。
在使徒行传13:1-3使徒行传13:1-3 commentary中,保罗,巴拿巴以及安提阿教会的其他先知和教师们一同领受圣灵的命令,差遣保罗和巴拿巴踏上前往西方世界的首次宣教旅程。路加在此提到,他们因着所成就的事奉,蒙神恩托(第26节)。
神吩咐保罗和巴拿巴踏上这段旅程,而蒙祂的恩典(或“恩惠”),他们完成了使命,带回了许多丰硕的成果。这些丰硕的成果是因为神的能力借着他们运行(神的恩典)。这包括行神迹,保罗被石头击打后奇迹般地康复,以及随后的保护。
他们把福音传遍了岛国塞浦路斯,并在加拉太的特庇,以哥念,彼西底的安提阿,路司得和别加等城市建立了至少四五个教会团体。此外,可能还有更多教会,只是路加在记载中没有提及。
圣经中有一些经文提到保罗和巴拿巴除了在城里传道外,还在这些城的周边地区传道(使徒行传13:49使徒行传13:49 commentary, 14:614:6 commentary)。保罗的第一次宣教旅程究竟持续了多久,圣经没有具体说明。但至少保罗和巴拿巴似乎离开了好几个月,甚至一年或更久。
叙利亚安提阿的信徒们无疑对这次旅程及其结果感到兴奋:
他们[保罗和巴拿巴]到了那里,聚集了教会,就开始报告上帝与他们一同所做的一切事,以及上帝如何为外邦人打开了信仰之门(第 27 节)。
他们(保罗和巴拿巴)讲述了他们去过的地方,遇见的人,以及圣灵藉着他们所行的见证神迹。这些都是神与他们同在的事。其中包括在萨拉米斯弄瞎术士以吕马的眼睛,在以哥念行的奇事,在路司得医治生来瘸腿的人,以及保罗被石头打伤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康复(使徒行传 13:9-11使徒行传 13:9-11 commentary, 14:314:3 commentary, 9-109-10 commentary, 19-2019-20 commentary)。
保罗和巴拿巴在圣灵指引下,被分别出来,担当一项特别的事工,之后他们从安提阿踏上了这段旅程。教会“禁食祷告,按手在他们头上,就打发他们去了”(使徒行传13:2-3使徒行传13:2-3 commentary)。叙利亚安提阿的信徒们当时并不知道是否还能再见到他们。
如今,安提阿教会正听闻神藉着保罗和巴拿巴所行的神迹奇事。保罗和巴拿巴之所以作此报告,很可能是因为安提阿教会一直是他们的事工伙伴,在经济和祷告上都给予支持。聚集聆听报告的安提阿信徒们无疑既感到惊奇,又深受鼓舞。
保罗和巴拿巴告诉安提阿教会的信徒,神如何为外邦人打开了信心之门。福音传遍了以色列之外,远至保罗和巴拿巴所针对的叙利亚的希腊人,塞浦路斯的犹太人和外邦人,以及散居在加拉太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神确实为外邦人打开了信心之门。
路加反复使用“许多人”或“一大群人”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保罗和巴拿巴在传教旅程中新信徒的数量(使徒行传13:43使徒行传13:43 commentary, 4949 commentary, 14:114:1 commentary, 2121 commentary)。许多外邦人走进了神为他们打开的门,信靠了神的儿子耶稣基督。
经过数周的海上航行,数周的罗马公路跋涉,数日的传道和教学,忍受的敌对和虐待,建立教会的工作,保罗和巴拿巴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他们和门徒们在一起待了很久(第 28 节)。
保罗和巴拿巴与门徒在安提阿逗留了一段未公开的时期,但路加说他们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需要这段时间休息,然后再踏上新的旅程。他们很快就要前往耶路撒冷,讨论并决定如何处理所有相信犹太弥赛亚的外邦人。
下一章至关重要。长老和使徒们会同意保罗的观点,认为这些外邦信徒没有义务遵守犹太人的宗教习俗。使徒彼得将发表关键的讲话,断言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是因着恩典得救的。
“彼得”这个名字在使徒行传中出现了五十多次。下一章之后,彼得的名字将不再出现。路加不再关注彼得的使徒身份以及上帝通过他所做的工作,以及他如何为外邦人打开福音之门(使徒行传10:44-48使徒行传10:44-48 commentary)。在使徒行传的其余部分,路加将完全专注于保罗的使徒身份以及上帝通过他将福音传给外邦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