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篇18:46-50诗篇18:46-50 commentary中,大卫以“耶和华活着!愿我的磐石受颂赞!愿拯救我的神被高举!”(46节)作为这段赞美诗的开端。通过这发自内心的赞美,大卫承认他的神并非空想,而是一位活生生的存在,扶持着他,拯救着他。大卫经历了许多考验,在以色列地与敌对的国家作战。以色列这片土地在圣经历史上意义重大,因为它在神与祂选民所立的约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大卫宣告神是他的磐石,强调他的根基不可动摇,根植于耶和华的稳固,而非任何人力或王权。
称神为拯救之神,强调了一切拯救和救赎都源于全能者。大卫在公元前1010年至970年左右统治,他的力量源于超越自身境遇,仰望那位永不改变的神。同样的原则贯穿圣经,最终在耶稣身上达到顶峰,他被描述为房角石(以弗所书2:20以弗所书2:20 commentary)。大卫的宣告预示了每个信徒都需要依靠主的拯救之力。
大卫继续赞美,宣告: “神为我伸冤,使万民服在我以下” (47节)。这些话语表明,大卫将自己战时的胜利和防御的胜利归功于耶和华的介入。他没有宣称自己的军事才能或战略天才,而是将每一次胜利都归功于上帝。历史上,大卫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非利士人,摩押人等等——但他始终如一地向耶和华寻求胜利。
虽然现代读者可能不会与肉搏的对手交战,但他们可以从上帝仍然指引和保护中得到安慰。大卫对上帝公义的信仰,指向了圣经后期更宽泛的原则,因为信徒被教导让上帝处理复仇,同时选择展现爱与宽恕(罗马书12:19罗马书12:19 commentary)。甚至在耶稣降世之前的几个世纪,上帝的子民就见证了祂的手在捍卫正义。
大卫宣告: “祂救我脱离仇敌;祢必将我高举,高过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人;祢救我脱离强暴的人” (48节),这番话继续彰显了主为他所作的积极作为。无论是大卫之前的扫罗,还是外邦军队的威胁,大卫都见证了神无数次信实地拯救他免于毁灭。这幅神圣保护的永恒画面,在各个时代的信徒中引起共鸣,提醒他们神有能力保护和提升他们。
大卫用“祢高举我,高过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人”这句话,表明主不仅击败祂的敌人,也在此过程中荣耀祂。即使在人生的挑战重重之际,上帝的介入也彰显了祂立约的爱。这一原则在新约中得到了延续,耶稣应许信徒,尽管他们会面临考验,但他们可以放心,因为祂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约翰福音16:33 commentary)。
因着这些屡次的拯救,大卫宣告: “耶和华啊,因此我要在列国中称谢你,歌颂你的名” (49节)。这外在的宣告反映出大卫感恩的心,他认识到上帝的良善,并渴望将这良善传扬到万民中。 “在列国中”这句话强调了他赞美的广阔性。虽然大卫主要生活在古代以色列地区,但他明白上帝的荣耀超越任何单一的界限。
从新约的角度来看,这节经文与向所有人传福音的使命直接相关(马太福音28:19马太福音28:19 commentary)。大卫的话预示着对主的赞美不应局限于一个地方或一个群体,而应传遍地上每一个角落。这邀请所有人聆听上帝永恒信实的见证。
大卫在诗篇的宏伟宣告结尾说道: “耶和华赐大恩与他的王,施慈爱给他的受膏者,就是向大卫和他的后裔,直到永远” (50节)。这句至高无上的话语,体现了上帝与他所拣选之人之间牢不可破的圣约之爱。大卫称自己为他的王和受膏者,强调他所享有的一切祝福都来自上帝的预旨,而非个人的功绩。从历史上看,大卫站在上帝应许要延续的以色列君王谱系中,最终指向出自大卫谱系的耶稣(马太福音1:1马太福音1:1 commentary)。
最后一句“永远赐给大卫和他的后裔”强调了上帝应许的持久性。虽然大卫可能死于公元前970年左右,但主通过他留下的属灵遗产却永存。基督徒在耶稣基督身上看到了这应许的应验,他被称为大卫的子孙,他的统治是永远的(启示录22:16启示录22:16 commentary)。通过大卫的一生,我们瞥见上帝的圣约如何超越一代人,反映出一个忍耐,永恒的计划。
诗篇 18:46-50 含义
在诗篇18:46-50诗篇18:46-50 commentary中,大卫以“耶和华活着!愿我的磐石受颂赞!愿拯救我的神被高举!”(46节)作为这段赞美诗的开端。通过这发自内心的赞美,大卫承认他的神并非空想,而是一位活生生的存在,扶持着他,拯救着他。大卫经历了许多考验,在以色列地与敌对的国家作战。以色列这片土地在圣经历史上意义重大,因为它在神与祂选民所立的约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大卫宣告神是他的磐石,强调他的根基不可动摇,根植于耶和华的稳固,而非任何人力或王权。
称神为拯救之神,强调了一切拯救和救赎都源于全能者。大卫在公元前1010年至970年左右统治,他的力量源于超越自身境遇,仰望那位永不改变的神。同样的原则贯穿圣经,最终在耶稣身上达到顶峰,他被描述为房角石(以弗所书2:20以弗所书2:20 commentary)。大卫的宣告预示了每个信徒都需要依靠主的拯救之力。
大卫继续赞美,宣告: “神为我伸冤,使万民服在我以下” (47节)。这些话语表明,大卫将自己战时的胜利和防御的胜利归功于耶和华的介入。他没有宣称自己的军事才能或战略天才,而是将每一次胜利都归功于上帝。历史上,大卫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非利士人,摩押人等等——但他始终如一地向耶和华寻求胜利。
虽然现代读者可能不会与肉搏的对手交战,但他们可以从上帝仍然指引和保护中得到安慰。大卫对上帝公义的信仰,指向了圣经后期更宽泛的原则,因为信徒被教导让上帝处理复仇,同时选择展现爱与宽恕(罗马书12:19罗马书12:19 commentary)。甚至在耶稣降世之前的几个世纪,上帝的子民就见证了祂的手在捍卫正义。
大卫宣告: “祂救我脱离仇敌;祢必将我高举,高过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人;祢救我脱离强暴的人” (48节),这番话继续彰显了主为他所作的积极作为。无论是大卫之前的扫罗,还是外邦军队的威胁,大卫都见证了神无数次信实地拯救他免于毁灭。这幅神圣保护的永恒画面,在各个时代的信徒中引起共鸣,提醒他们神有能力保护和提升他们。
大卫用“祢高举我,高过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人”这句话,表明主不仅击败祂的敌人,也在此过程中荣耀祂。即使在人生的挑战重重之际,上帝的介入也彰显了祂立约的爱。这一原则在新约中得到了延续,耶稣应许信徒,尽管他们会面临考验,但他们可以放心,因为祂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约翰福音16:33 commentary)。
因着这些屡次的拯救,大卫宣告: “耶和华啊,因此我要在列国中称谢你,歌颂你的名” (49节)。这外在的宣告反映出大卫感恩的心,他认识到上帝的良善,并渴望将这良善传扬到万民中。 “在列国中”这句话强调了他赞美的广阔性。虽然大卫主要生活在古代以色列地区,但他明白上帝的荣耀超越任何单一的界限。
从新约的角度来看,这节经文与向所有人传福音的使命直接相关(马太福音28:19马太福音28:19 commentary)。大卫的话预示着对主的赞美不应局限于一个地方或一个群体,而应传遍地上每一个角落。这邀请所有人聆听上帝永恒信实的见证。
大卫在诗篇的宏伟宣告结尾说道: “耶和华赐大恩与他的王,施慈爱给他的受膏者,就是向大卫和他的后裔,直到永远” (50节)。这句至高无上的话语,体现了上帝与他所拣选之人之间牢不可破的圣约之爱。大卫称自己为他的王和受膏者,强调他所享有的一切祝福都来自上帝的预旨,而非个人的功绩。从历史上看,大卫站在上帝应许要延续的以色列君王谱系中,最终指向出自大卫谱系的耶稣(马太福音1:1马太福音1:1 commentary)。
最后一句“永远赐给大卫和他的后裔”强调了上帝应许的持久性。虽然大卫可能死于公元前970年左右,但主通过他留下的属灵遗产却永存。基督徒在耶稣基督身上看到了这应许的应验,他被称为大卫的子孙,他的统治是永远的(启示录22:16启示录22:16 commentary)。通过大卫的一生,我们瞥见上帝的圣约如何超越一代人,反映出一个忍耐,永恒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