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按书卷浏览

诗篇 18:43-45 含义

上帝用强大的力量拯救了大卫,让他统治外国,并使远方的敌人屈服。

诗篇18:43-45中,大卫——他于公元前1010年至公元前970年统治以色列——向主高唱凯歌,宣称: “你救我脱离了百姓的争闹,立我作列国的元首;我素不认识的民都服事我” (43节)。在这节经文中,大卫认识到上帝是他安全的最终来源,拯救他免于内乱和潜在的起义。尽管大卫面临来自以色列国内和邻国的反对,但他相信上帝的力量能帮助他度过每一个挑战。黎凡特南部的耶路撒冷成为大卫王国的中心,从那里,他按照上帝与以色列立下的约应许,领导他的人民。

提到被立为列国之首,表明大卫在以色列境外列国中拥有卓越的领导力。这些邻近的族群,包括西边的非利士人或东边的摩押人,都被以色列不断扩张的领土所征服。这一胜利与上帝在以色列忠于圣约时始终如一地赐予的祝福相符。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讲,它预示着基督作为真正更伟大的君王(路加福音1章)的统治,万国最终都将因祂而蒙福。

大卫承认“素不相识的民也侍奉我” ,他惊叹上帝能够将祂的影响力延伸到那些先前与我隔绝或不熟悉的人。这种从敌意到服侍的转变,与福音的呼召如出一辙,使那些曾经远离的人,可以凭着信心成为上帝子民的一部分(以弗所书2章)。大卫的统治彰显了上帝的恩惠和主权计划如何超越预期的界限,将远方的个人和国家吸引过来。

大卫继续宣告:“他们一听见,就顺服我;外邦人也归顺我” (44节)。这种顺服突显了大卫的敌人在遭遇上帝赋予他的权力和权威后所产生的敬畏之情。在古代战争和政治联盟不断变动的背景下,如此迅速的顺服证明了大卫的声誉早已建立,这得益于上帝的旨意,而非仅仅源于人为的努力。

他们立即回应——“他们一听见,就顺服我”——也暗示了上帝如何在曾经反对的人心中动工。他们迅速承认大卫的合法性,反映出上帝的话语在人们听到真理信息时如何深入人心(罗马书10章)。这提醒我们,上帝的触及范围是无限的;他能以非凡的方式打破障碍,促使人顺服。

大卫的“外邦人要臣服于我”这句话,凸显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转变。历史上,这些国家曾试图抵抗或削弱以色列,但国王上帝所命定的统治却为该地区带来了平静。这种团结见证了上帝的手在动工,强调了并非大卫一人之力,而是上帝的精心安排,才创造了一个顺从和尊重的环境。

最后,大卫感叹道: “外邦人都衰败了,战兢地从他们的保障出来” (45节)。这幅图景描绘了昔日的敌人逐渐失去斗志,惊恐地从他们的堡垒中撤退的景象。他们的堡垒,很可能是设在以东或亚扪等地区的坚固城,本应是用来抵御入侵者的。然而,在耶和华所拣选的君王面前,这些防御工事却摇摇欲坠,敌人不是骄傲地退下,而是战兢地离开。

“战兢地从他们的堡垒中出来”这句话,揭示了那些曾经顽强抵抗的人被迫承受的赤裸裸的谦卑。它强调了这样一个主题:真正的安全与胜利并非源于物质的墙壁或人类的力量,而是源于上帝的大能和怜悯。如同大卫一样,今天的信徒可以相信,即使他们感到被恐惧或反对所包围,上帝也能拆除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哥林多后书10章)。

最终, “外邦人渐渐消逝”表明神为祂子民所定的计划必然胜过一切人为的诡计。它表明了一个宏大的叙事,主在其中统治全地。这主权在万王之王耶稣身上得到了最完整的体现,终有一天,万膝都要在祂的统治下跪拜(腓立比书2章)。

Clear high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