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按书卷浏览

马可福音 6:12-13 含义

在马可福音6章12-13节,十二门徒两人一组,四处奔走,传讲人们应该悔改归向上帝的信息。他们凭着耶稣赐给他们的权柄,赶出许多鬼,用油膏抹病人,并且医治他们。

马太福音 6:12-13 的平行福音记载可以在马太福音 11:1路加福音 9:6 中找到。

马可福音 6:12-13 描述了十二门徒如何遵从耶稣的命令,出去传讲悔改,赶出许多鬼,用油膏抹病人,并治愈他们。

马可福音6:7-11中,耶稣赐给十二门徒能力,使他们在以色列的犹太城镇中赶鬼(并医治——参见马太福音10:1路加福音9:1)。他们要宣扬神的国(马太福音10:7,路加福音9:2)。耶稣差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出去”(马可福音6:7)。

马可福音(马可福音 6:8-11)和路加福音(路加福音 9:3-5)记载了耶稣的指示,强调他们旅途中几乎什么都不带,在传教期间要依靠上帝和他人的怜悯生活。这将使门徒能够运用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关于金钱,天上的财宝和忧虑的一些教导(马太福音 6:19-34)。耶稣还指示他们在那个城镇寻找住处,以及当城镇拒绝他们的信息时该如何应对(马可福音 6:10-11,路加福音 9:4-5)。

马太福音对耶稣这次使命的指示做了最详细的记载,记载在马太福音10章1节,5-42节。

耶稣向十二门徒发出指示后,就派他们出去完成使命。

他们出去传道,劝人悔改(第 12 节)。

马可福音6:12-13中的代词“他们”指的是耶稣差遣的十二门徒。这节经文以及路加福音9:6的平行记载,表明门徒们如何忠心地履行耶稣赋予他们的使命。

悔改是门徒传道的主题。

在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悔改的呼召与神的国度密切相关。译作“悔改”的希腊词是 μετανοέω (G3340,发音为“meta-noeō”) 的一种形式。Metanoeō 是一个复合词:

  • Meta = 改变
  • Noeō=心灵

悔改的字面意思是“改变主意”或改变观点。

门徒传道呼吁人们悔改/改变他们对两件事的看法。门徒呼吁人们悔改他们的罪孽,因为弥赛亚已经来到;他们也呼吁人们悔改/改变他们对耶稣的认知。耶稣并非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是一个行神迹的人或四处游荡的拉比,而是上帝差遣来拯救以色列的弥赛亚。

门徒的讲道呼应了施洗约翰(马可福音 1:4)和耶稣早期宣讲(马可福音 1:15)的同一主题,强调个人必须果断离弃罪恶,全心全意地归向上帝,并承认耶稣是祂的弥赛亚。除非人们悔改他们的罪并接受耶稣为弥赛亚,否则他们将无法进入天国。通过传讲悔改,门徒们预备人心,接受只有耶稣才能完成的更深层次的救赎之工。

为了验证他们所传信息的真实性,耶稣赐予十二门徒赶鬼,治病的能力(马可福音6:7,另见马太福音10:1,路加福音9:1)。他们出去的时候,就照着做了。

马克报道:

他们赶出许多鬼,并用油抹许多病人,治好他们(第 13 节)。

同样,路加记载道:

“他们离开后,开始走遍各个村庄,到处传播福音和治病。”
路加福音 9:6

十二使徒不仅用言语履行使命,也用大能的行动印证了他们的信息。在旅途中,他们彰显了耶稣赋予他们的权柄,将人们从邪灵的压制中拯救出来,并为许多饱受苦难的人带来身体上的医治。他们的行动表明,神的国不仅仅是未来的盼望,更是即将通过弥赛亚耶稣降临世界的现实。

用油膏抹病人的做法是一种象征性的,有形的行为。

它与治愈,奉献和上帝关怀的存在息息相关。在犹太传统中,象征着圣灵的祝福,有时也用于将个人分别为圣,以完成上帝的旨意。十二使徒通过膏抹病人,以肉眼可见的方式表达了上帝的怜悯和对他治愈力量的期盼,将物质象征与祈祷和神圣权威相结合,而非仅仅依靠本身作为力量的源泉。

他们事工的成果是使许多人(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灵性上)得救。悔改和医治是神统治正在推进的标志。十二使徒在医治和释放方面的成功,证明了他们的权柄直接来自耶稣,并证实了他们所传讲信息的真理。

十二门徒的服事预示着耶稣最终将通过他的死亡和复活所带来的更伟大的医治和复兴,也预示着他们将来在耶稣委托他们去使万民作门徒时所扮演的宣扬这一信息的角色(马太福音 28:18-20,马可福音 16:15-20,使徒行传 1:8)。

马太福音表明,当十二门徒被派往以色列各地传道,劝人们悔改时,耶稣也四处宣扬类似的信息(马太福音 11:1)。

路加福音记载了十二门徒完成使命后发生的事情:

使徒回来,向耶稣述说他们所作的一切事。耶稣带着他们,独自退到一座名叫伯赛大的城里去。
路加福音 9:10

Clear high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