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按书卷浏览

诗篇 2:10-12 含义

鉴于上帝已膏立祂的儿子统治全地,人类的当权者应当明智地听从这警告,敬拜上帝,而不是反抗祂。顺服上帝,而不是抵挡祂,对我们有益。对于那些信靠耶稣、将生命降服于祂的人,我们将避免苦难和损失,反而会经历祂的祝福与平安。

诗篇2:10-12中,诗人以劝诫世上的君王,要他们认识到弥赛亚统治的必然性,并因此顺服祂。诗人揭示了抵抗上帝弥赛亚即将到来的统治是徒劳的,以及祂铁杖统治的必然性,并向那些引发这首诗的叛乱者们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现在,君王啊,你们应当明辨是非;审判世上的审判官啊,你们应当受警戒。”(10节)

译作“显明辨识力”的希伯来语动词(“sākal”)意为根据启示的现实明智行事。这里所指的现实是,上帝已使祂的儿子登基,世上的君王违抗祂的权威是徒劳的。面对势不可挡的武力,任何统治者明智的做法是投降。

这篇诗篇的召集对象是君王士师。在大卫写这篇诗篇的时代,这代表了任何统治权威。从应用上来说,这句劝诫也适用于任何拥有任何职位权威的人。所有人都应该存敬畏的心敬拜耶和华,又当战兢而喜乐(11节)。

译作敬拜的动词(“ʿābad”)也可指“服侍”,表明所劝诫的是对上帝旨意的实际顺服。使徒保罗在他的著作中清楚地阐明了上帝的旨意:

“神的旨意就是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
帖撒罗尼迦前书 4:3)。

帖撒罗尼迦前书的这节经文告诉我们,上帝对他子民的真正旨意是要他子民与世人分别,遵行他的诫命(“成为圣洁”)。世人行事为人,是要通过剥削他人来谋取私利。上帝行事为人,是要爱人如己。

“当敬畏耶和华,又当战兢喜乐”这句话中,翻译为“敬畏”(yirāh)的词也可以翻译为“敬畏”。圣经坚称,智慧和知识都始于敬畏耶和华(箴言1:7, 9:10)。“敬畏”是指专注于某事,并根据预知的后果调整我们的行为。敬畏耶和华是指相信祂赐予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并相应地调整我们的行为。

如果我们相信上帝赐予我们的观点,并相应地调整我们的行为,那么我们也应该欢喜快乐。信徒被应许,如果我们与基督一同受苦,我们将与祂同作后嗣,分享祂的产业(罗马书8:17,启示录3:21)。这的确是欢喜快乐的理由。欢喜中也伴随着战兢,因为它根植于对耶和华的敬畏,而敬畏耶和华是智慧和知识的起点。

希伯来书呼应了诗篇第 2 篇的情感,说道:

“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应当感恩,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神所喜悦的。”
希伯来书 12:28

我们从希伯来书12章的这段经文中看到,信徒被期望“得国”,这国是不可动摇的,如同在一个由“铁杖”统治的国度里(诗篇2:9)。劝勉是要以“虔诚,敬畏”的心献上“蒙悦纳的侍奉”,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作为“儿子”分享祂的产业(希伯来书1:5, 2:9-10,诗篇2:7)。

最后一节既是对世俗权威的最后通牒,也是对所有追随者的祝福: “你们当敬畏圣子,免得他发怒,你们便在道中灭亡,因为他的震怒快要发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12节)

敬礼”的字面意思是“亲吻圣子”(“nāshaq bar”)。在古代近东,诸侯通过亲吻君主的手或脚来表达效忠;拒绝则被视为叛逆。此处,这个手势指向刚刚被任命为世上万国继承人的圣

这警告是严厉的:拒绝恩典会变成愤怒,最终导致毁灭。那些违抗上帝呼召的人将在途中灭亡。这反映了一个希伯来习语,描述旅途中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人身上。在诗篇第二篇的前面,上帝轻蔑地嘲笑地上权威的反叛,他们的力量与上帝的大能相比几乎微不足道(诗篇2:1-4)。尽管上帝嘲笑他们的反叛,但他警告他们,继续反抗终将导致他们的毁灭。

上帝敦促世上的君王悔改,并向圣子——那位受膏统管万王之王——致敬。现在正是悔改的时候,但机会之窗不会永远敞开;祂的愤怒或许很快就会被点燃。上帝暂缓了审判,渴望所有人都悔改(彼得后书 3:9)。但祂的忍耐终将结束,祂的审判终将来临(彼得后书 3:10-11)。

诗篇第二篇的视角展现了悖逆上帝的终极荒谬。启示录证实了这一现实。上帝的审判由受膏君王耶稣执行,祂被描绘成骑着白马的骑士。祂是“击杀列国……踹上帝烈怒的酒榨”(启示录19:15-16)的那一位。地上的君王若执意抵挡上帝,终必像一堆破碎的瓦片一样被击碎(9节)。

然而,这节诗——以及整篇诗篇——的结尾并非威胁,而是应许:凡投靠祂的人都是有福的!这句结束语呼应了圣经的主题:所有人都被邀请悔改并跟随上帝。祂的邀请是普世的,祂的怜悯是无限的。

“亲嘴圣子”最终意味着信靠祂——放下武器,承认祂的主权,并享受在事奉神和祂慈爱互惠之道中分享的喜乐。诗篇第二篇以列国的狂暴开篇,以邀请我们加入最终的赢家——耶稣——而结束。

信靠耶稣就能获得永生的礼物。正如耶稣所解释的,获得永生的礼物很简单,只需仰望,盼望能从罪的毒液中得医治(约翰福音 3:14-15)。凭着信心行事,相信并接受上帝的视角,就能被分别为圣——与世隔绝。信徒正是通过凭着信心行事,才能从罪的权势中得救,并获得永生的经验和奖赏马太福音 7:13-14,罗马书 2:7)。

Clear high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