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篇2:7-9诗篇2:7-9 commentary中,弥赛亚被赐予“儿子”的奖赏,将统治一切;他的统治将是绝对的,不可动摇的。说话者的视角从诗人转移到登基的弥赛亚,他现在高声说道: “我要传扬耶和华的旨意。他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第7节)
弥赛亚现在转述了主对他说的话。 “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这宣告并非指生物学上的开始,而是一种统治的恩膏。耶稣是圣子,从太初就有(约翰福音1:1约翰福音1:1 commentary, commentary歌罗西书1:17歌罗西书1:17 commentary)。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也是为他造的(歌罗西书1:16歌罗西书1:16 commentary)。耶稣从亘古就是神的儿子。但他作为人,却因着受死的苦难,被冠以统治世界的圣子的荣耀和尊贵(腓立比书2:8-9腓立比书2:8-9 commentary, commentary希伯来书2:9希伯来书2:9 commentary)。
正如大卫在正式登基为以色列王之前多年就被膏立为王一样,耶稣也是如此。耶稣因着“受死的苦”而被膏立为圣子。希伯来书1:5希伯来书1:5 commentary引用了诗篇2:7诗篇2:7 commentary, commentary并将其应用于耶稣。希伯来书1:8希伯来书1:8 commentary引用了诗篇45:6诗篇45:6 commentary, commentary说道:
神啊,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公义的权杖。”(希伯来书 1:8希伯来书 1:8 commentary)
综上所述,希伯来书1:5希伯来书1:5 commentary, 88 commentary清楚地表明,耶稣不仅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祂是神与人的君王,合而为一。祂被膏立为圣子,反映了古代的习俗:上级君王接纳下级君王为“儿子”,并赏赐他的忠心服侍,任命他掌管一个领域的权柄。在耶稣的例子中,祂被任命为圣子统治的领域是整个地球(马太福音28:18马太福音28:18 commentary)。
使徒保罗在彼西底的安提阿讲道时引用了诗篇2:7诗篇2:7 commentary, commentary以证明复活证实了耶稣是大卫的子孙,是全地的合法统治者(使徒行传13:33使徒行传13:33 commentary)。腓立比书2:7-10腓立比书2:7-10 commentary也强调耶稣被提升到高于一切权威,因为他甘愿成为人的样式,“学了顺服,甚至死在十字架上”。
令人惊奇的是,耶稣的复兴将人类从堕落中完全救赎的应许延伸到所有跟随者。罗马书第8章启示,所有信徒无条件地都是神的儿女,但只有那些“与他一同受苦”的人,才能作为共同的后嗣分享他的产业(罗马书8:17-19罗马书8:17-19 commentary)。希伯来书第2章强调耶稣“领许多儿子进荣耀里去” 。这节经文邀请信徒要像忠心的门徒一样生活,才能获得分享他统治,在他“治理”中服侍的不可思议的奖赏。
因此,诗篇第二篇为一个得胜者家庭树立了榜样,他们跟随长子,以仆人式领袖团队的身份,享有王者般的特权,一同治理国家。如今,上帝对弥赛亚说话,如同父对子一般,说道: “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第8节)
天父应许弥赛亚,万国万民,以及地极万民都要归于他。耶稣在马太福音中颁布“大使命”,反映了诗篇8:8诗篇8:8 commentary的经文。许多熟悉“大使命”的信徒,却忽略了耶稣对门徒的第一个命令是:“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因为耶稣被赋予了统治地球的荣耀和尊贵,恢复了上帝赋予人类的最初使命,所以耶稣可以向所有信徒发出这个新的使命: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 28:18-20马太福音 28:18-20 commentary)
耶稣再来,在“锡安”(上帝在地上的圣山)登上宝座之前,祂的门徒要去地极,使万民作门徒(诗篇2:6诗篇2:6 commentary, commentary马太福音24:14马太福音24:14 commentary)。耶稣渴望有许多“儿子”与祂一同在祂的治理下服侍,而这些“儿子”将来自地极,万国。
我们可以将约翰福音17:1-12约翰福音17:1-12 commentary中记载的耶稣的祷告视为弥赛亚向天父的请求,求天父将列国赐给他为基业,将地极赐给他为田产。耶稣在那里请求天父“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
耶稣祈求荣耀,似乎是在祈求祂作为人被高举到父的右边,就像祂在创世之前坐在父的右边一样。我们可以认为,耶稣的祈求,是根据祂父在诗篇第8篇中的请求,而这请求是在约翰福音17:1约翰福音17:1 commentary到马太福音28:18马太福音28:18 commentary之间,也就是耶稣从死里复活之后,应验的。
列国都是耶稣产业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所有外邦人都将成为祂国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应验了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得福。”
然后,诗篇作者记录了天父的断言,即弥赛亚统治整个地球的权力将是绝对的: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必将他们如同瓦器般摔碎(第 9 节)。
铁杖象征着王权。铁杖象征着绝对权威的统治。铁极其坚硬耐用。与之相反,君王如同易碎的陶器。耶稣统治的权能如同铁锤击打玻璃瓶;列国的权势只需一击便会化为尘土。第9节中的“他们”指的是列国,特别是他们的统治者。
我们在启示录19:11 - 20:5启示录19:11 - 20:5 commentary中看到耶稣重返人间建立弥赛亚统治的预言。在那里,“地上的君王和他们的众军”都“聚集,要与基督争战”。列国这样做,正反映了诗篇2:1-2诗篇2:1-2 commentary的预言,他们“图谋虚妄的事”,拿起武器对抗弥赛亚,那位羔羊,也是狮子(启示录5:5启示录5:5 commentary, 88 commentary)。这就像一块瓦器徒然地向铁杖宣战。
启示录12:15启示录12:15 commentary也说,那位代表基督和弥赛亚的男孩注定要“用铁杖辖管万国” (启示录12:5启示录12:5 commentary)。耶稣被描绘成骑着白马,在祂再来时征服世界(启示录19:15-16启示录19:15-16 commentary)。那位将要用铁杖掌权的,应许那些得胜的人,他们将分享与祂一同作王的应许:
“那得胜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赐给他权柄制伏列国。他必用铁杖辖管他们,如同将窑匠的器皿打碎一样;正如我从我父领受的权柄一样。”(启示录 2:26-27启示录 2:26-27 commentary)。
我们在启示录第二章的这段经文中看到,耶稣引用了诗篇2:9诗篇2:9 commentary。正因为他是受膏的弥赛亚,是基督,是神的儿子,被赋予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所以他可以向信徒应许,他将赐给他们权柄的赏赐,正如他因信实而得的一样(马太福音28:18马太福音28:18 commentary, commentary希伯来书2:9-10希伯来书2:9-10 commentary, commentary启示录3:21启示录3:21 commentary)。
亨德尔的《弥赛亚》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引用了诗篇第二篇十二节经文中的六节,将耶稣作为基督展现得淋漓尽致。歌曲中引用了“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这一句,抓住了戏剧性场面,紧接着著名的“哈利路亚合唱”,宣告耶稣的国度降临人间。这句歌词恰如其分,因为耶稣蒙恩成为全地之子,并因此被赋予了统治全地的权柄,祂将统管万物。祂将永永远远地统治,拥有牢不可破的权柄,如同铁杖一般。
启示录2:26-28启示录2:26-28 commentary引用了这个应许,要奖赏那些“遵守我的作为,直到永远”的信徒。这呼召我们要忠心到底。基督徒的人生是一种管家的职分,只有当我们在世上的生命尽完时,它才会结束。
在历史学家称之为“宗主附庸条约”的格式中,上级国王会将忠诚的仆人收为“儿子”,并赐予他们遗产,让他们统治指定的王国,以此来奖励他们。申命记的结构就是按照这种格式制定的条约,其中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君王。然而,由于上帝与这个国家的人民,而不是直接与他们的领袖摩西订立条约,因此条约的格式有所修改。
上帝如此行,使每个人得以决定是否顺服祂。因此,是否顺服上帝并遵行祂的道路,仍由每个人决定。对于那些忠心作见证的人,即使遭受拒绝,失去,甚至死亡,耶稣仍渴望带领我们分享祂作儿女的奖赏,并在祂即将来临的国度里,在祂的带领下作王(启示录 3:21启示录 3:21 commentary, commentary希伯来书 2:9-10希伯来书 2:9-10 commentary, commentary马太福音 25:21马太福音 25:21 commentary)。
在诗篇2:7诗篇2:7 commentary中,天父应许将统治权赐给圣子耶稣,作为祂忠心服侍的奖赏。随后,在启示录中,祂应许得胜的门徒将分享祂铁杖的统治(启示录2:26-27启示录2:26-27 commentary)。因此,抗拒被恰当地视为自我毁灭。当我们违背上帝的旨意,寻求自己的道路时,我们就失去了人类本该享有的荣耀。耶稣承认,要在这个世界上克服拒绝,损失,甚至死亡,选择一条艰难的道路是件很难的事。但祂劝告我们选择这条路,因为它通向永生(马太福音7:13-14马太福音7:13-14 commentary)。
生命是连接,死亡是分离,正如雅各书2:26雅各书2:26 commentary所说,肉体的死亡被描述为灵魂与身体的分离。当我们行走耶稣所指引的艰难道路时,我们便与上帝为我们设计的计划连接。当我们遵从祂的旨意,脱离世俗而成圣时,我们便与上帝美好的计划连接,从而获得生命的奖赏和经验。
7-9节经文共同揭示了父神永恒的旨意,圣子的君王地位,祂基业的广度,以及祂必得胜的确定性。这些经文号召每一位听众从反对转向效忠——首先信靠君王的救恩,然后分担祂的苦难,使我们也能在祂治理新地的计划中一同服事祂。
诗篇 2:7-9 含义
在诗篇2:7-9诗篇2:7-9 commentary中,弥赛亚被赐予“儿子”的奖赏,将统治一切;他的统治将是绝对的,不可动摇的。说话者的视角从诗人转移到登基的弥赛亚,他现在高声说道: “我要传扬耶和华的旨意。他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第7节)
弥赛亚现在转述了主对他说的话。 “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这宣告并非指生物学上的开始,而是一种统治的恩膏。耶稣是圣子,从太初就有(约翰福音1:1约翰福音1:1 commentary, commentary歌罗西书1:17歌罗西书1:17 commentary)。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也是为他造的(歌罗西书1:16歌罗西书1:16 commentary)。耶稣从亘古就是神的儿子。但他作为人,却因着受死的苦难,被冠以统治世界的圣子的荣耀和尊贵(腓立比书2:8-9腓立比书2:8-9 commentary, commentary希伯来书2:9希伯来书2:9 commentary)。
正如大卫在正式登基为以色列王之前多年就被膏立为王一样,耶稣也是如此。耶稣因着“受死的苦”而被膏立为圣子。希伯来书1:5希伯来书1:5 commentary引用了诗篇2:7诗篇2:7 commentary, commentary并将其应用于耶稣。希伯来书1:8希伯来书1:8 commentary引用了诗篇45:6诗篇45:6 commentary, commentary说道:
神啊,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
你的国权是公义的权杖。”
(希伯来书 1:8希伯来书 1:8 commentary)
综上所述,希伯来书1:5希伯来书1:5 commentary, 88 commentary清楚地表明,耶稣不仅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祂是神与人的君王,合而为一。祂被膏立为圣子,反映了古代的习俗:上级君王接纳下级君王为“儿子”,并赏赐他的忠心服侍,任命他掌管一个领域的权柄。在耶稣的例子中,祂被任命为圣子统治的领域是整个地球(马太福音28:18马太福音28:18 commentary)。
使徒保罗在彼西底的安提阿讲道时引用了诗篇2:7诗篇2:7 commentary, commentary以证明复活证实了耶稣是大卫的子孙,是全地的合法统治者(使徒行传13:33使徒行传13:33 commentary)。腓立比书2:7-10腓立比书2:7-10 commentary也强调耶稣被提升到高于一切权威,因为他甘愿成为人的样式,“学了顺服,甚至死在十字架上”。
令人惊奇的是,耶稣的复兴将人类从堕落中完全救赎的应许延伸到所有跟随者。罗马书第8章启示,所有信徒无条件地都是神的儿女,但只有那些“与他一同受苦”的人,才能作为共同的后嗣分享他的产业(罗马书8:17-19罗马书8:17-19 commentary)。希伯来书第2章强调耶稣“领许多儿子进荣耀里去” 。这节经文邀请信徒要像忠心的门徒一样生活,才能获得分享他统治,在他“治理”中服侍的不可思议的奖赏。
因此,诗篇第二篇为一个得胜者家庭树立了榜样,他们跟随长子,以仆人式领袖团队的身份,享有王者般的特权,一同治理国家。如今,上帝对弥赛亚说话,如同父对子一般,说道: “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第8节)
天父应许弥赛亚,万国万民,以及地极万民都要归于他。耶稣在马太福音中颁布“大使命”,反映了诗篇8:8诗篇8:8 commentary的经文。许多熟悉“大使命”的信徒,却忽略了耶稣对门徒的第一个命令是:“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因为耶稣被赋予了统治地球的荣耀和尊贵,恢复了上帝赋予人类的最初使命,所以耶稣可以向所有信徒发出这个新的使命: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马太福音 28:18-20马太福音 28:18-20 commentary)
耶稣再来,在“锡安”(上帝在地上的圣山)登上宝座之前,祂的门徒要去地极,使万民作门徒(诗篇2:6诗篇2:6 commentary, commentary马太福音24:14马太福音24:14 commentary)。耶稣渴望有许多“儿子”与祂一同在祂的治理下服侍,而这些“儿子”将来自地极,万国。
我们可以将约翰福音17:1-12约翰福音17:1-12 commentary中记载的耶稣的祷告视为弥赛亚向天父的请求,求天父将列国赐给他为基业,将地极赐给他为田产。耶稣在那里请求天父“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
耶稣祈求荣耀,似乎是在祈求祂作为人被高举到父的右边,就像祂在创世之前坐在父的右边一样。我们可以认为,耶稣的祈求,是根据祂父在诗篇第8篇中的请求,而这请求是在约翰福音17:1约翰福音17:1 commentary到马太福音28:18马太福音28:18 commentary之间,也就是耶稣从死里复活之后,应验的。
列国都是耶稣产业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所有外邦人都将成为祂国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应验了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得福。”
然后,诗篇作者记录了天父的断言,即弥赛亚统治整个地球的权力将是绝对的: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必将他们如同瓦器般摔碎(第 9 节)。
铁杖象征着王权。铁杖象征着绝对权威的统治。铁极其坚硬耐用。与之相反,君王如同易碎的陶器。耶稣统治的权能如同铁锤击打玻璃瓶;列国的权势只需一击便会化为尘土。第9节中的“他们”指的是列国,特别是他们的统治者。
我们在启示录19:11 - 20:5启示录19:11 - 20:5 commentary中看到耶稣重返人间建立弥赛亚统治的预言。在那里,“地上的君王和他们的众军”都“聚集,要与基督争战”。列国这样做,正反映了诗篇2:1-2诗篇2:1-2 commentary的预言,他们“图谋虚妄的事”,拿起武器对抗弥赛亚,那位羔羊,也是狮子(启示录5:5启示录5:5 commentary, 88 commentary)。这就像一块瓦器徒然地向铁杖宣战。
启示录12:15启示录12:15 commentary也说,那位代表基督和弥赛亚的男孩注定要“用铁杖辖管万国” (启示录12:5启示录12:5 commentary)。耶稣被描绘成骑着白马,在祂再来时征服世界(启示录19:15-16启示录19:15-16 commentary)。那位将要用铁杖掌权的,应许那些得胜的人,他们将分享与祂一同作王的应许:
“那得胜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赐给他权柄制伏列国。他必用铁杖辖管他们,如同将窑匠的器皿打碎一样;正如我从我父领受的权柄一样。”
(启示录 2:26-27启示录 2:26-27 commentary)。
我们在启示录第二章的这段经文中看到,耶稣引用了诗篇2:9诗篇2:9 commentary。正因为他是受膏的弥赛亚,是基督,是神的儿子,被赋予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所以他可以向信徒应许,他将赐给他们权柄的赏赐,正如他因信实而得的一样(马太福音28:18马太福音28:18 commentary, commentary希伯来书2:9-10希伯来书2:9-10 commentary, commentary启示录3:21启示录3:21 commentary)。
亨德尔的《弥赛亚》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引用了诗篇第二篇十二节经文中的六节,将耶稣作为基督展现得淋漓尽致。歌曲中引用了“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这一句,抓住了戏剧性场面,紧接着著名的“哈利路亚合唱”,宣告耶稣的国度降临人间。这句歌词恰如其分,因为耶稣蒙恩成为全地之子,并因此被赋予了统治全地的权柄,祂将统管万物。祂将永永远远地统治,拥有牢不可破的权柄,如同铁杖一般。
启示录2:26-28启示录2:26-28 commentary引用了这个应许,要奖赏那些“遵守我的作为,直到永远”的信徒。这呼召我们要忠心到底。基督徒的人生是一种管家的职分,只有当我们在世上的生命尽完时,它才会结束。
在历史学家称之为“宗主附庸条约”的格式中,上级国王会将忠诚的仆人收为“儿子”,并赐予他们遗产,让他们统治指定的王国,以此来奖励他们。申命记的结构就是按照这种格式制定的条约,其中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君王。然而,由于上帝与这个国家的人民,而不是直接与他们的领袖摩西订立条约,因此条约的格式有所修改。
上帝如此行,使每个人得以决定是否顺服祂。因此,是否顺服上帝并遵行祂的道路,仍由每个人决定。对于那些忠心作见证的人,即使遭受拒绝,失去,甚至死亡,耶稣仍渴望带领我们分享祂作儿女的奖赏,并在祂即将来临的国度里,在祂的带领下作王(启示录 3:21启示录 3:21 commentary, commentary希伯来书 2:9-10希伯来书 2:9-10 commentary, commentary马太福音 25:21马太福音 25:21 commentary)。
在诗篇2:7诗篇2:7 commentary中,天父应许将统治权赐给圣子耶稣,作为祂忠心服侍的奖赏。随后,在启示录中,祂应许得胜的门徒将分享祂铁杖的统治(启示录2:26-27启示录2:26-27 commentary)。因此,抗拒被恰当地视为自我毁灭。当我们违背上帝的旨意,寻求自己的道路时,我们就失去了人类本该享有的荣耀。耶稣承认,要在这个世界上克服拒绝,损失,甚至死亡,选择一条艰难的道路是件很难的事。但祂劝告我们选择这条路,因为它通向永生(马太福音7:13-14马太福音7:13-14 commentary)。
生命是连接,死亡是分离,正如雅各书2:26雅各书2:26 commentary所说,肉体的死亡被描述为灵魂与身体的分离。当我们行走耶稣所指引的艰难道路时,我们便与上帝为我们设计的计划连接。当我们遵从祂的旨意,脱离世俗而成圣时,我们便与上帝美好的计划连接,从而获得生命的奖赏和经验。
7-9节经文共同揭示了父神永恒的旨意,圣子的君王地位,祂基业的广度,以及祂必得胜的确定性。这些经文号召每一位听众从反对转向效忠——首先信靠君王的救恩,然后分担祂的苦难,使我们也能在祂治理新地的计划中一同服事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