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彼得前书 2:6-8彼得前书 2:6-8 commentary 中,使徒彼得向他的犹太听众引用了各种(旧约)经文,以证明他在前一节中提出的观点,即耶稣基督,弥赛亚,是一块活的房角石。耶稣作为一块活石,是“圣洁祭司的灵殿”的房角石,由所有信耶稣的人组成(彼得前书 2:5彼得前书 2:5 commentary)。
他以“因为圣经里有这话” (第 6a 节)来介绍他的圣经教义。他用这句话来指代耶稣是一块石头的比喻。这在旧约圣经的神圣著作中可以找到。彼得写这封信的时候,新约圣经(显然)还在写,所以旧约圣经应该是流传的主要经文。
彼得引用了多处经文来证实耶稣是活着的房角石的比喻,其中第一处是以赛亚书 28:16以赛亚书 28:16 commentary, commentary“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精选的石头,宝贵的房角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第 6 下节)。
在以赛亚书 28以赛亚书 28 commentary 章中,先知以赛亚预言了以色列未来的被掳。以色列的精神领袖被描绘成醉酒和不顺从的人,与万军之主形成鲜明对比,万军之主“将成为他余民华美的冠冕和荣耀的冕旒”(以赛亚书 28:5以赛亚书 28:5 commentary)。上帝对他的子民说话,但他们不会听。因此,上帝说以色列“必前行,跌倒后退,被击碎,陷入网罗,被掳”(以赛亚书 28:13以赛亚书 28:13 commentary)。
在这个预言中,犹大和耶路撒冷因与“Sheol”(死亡之地)达成“协议”而受到惩罚。这显然是指他们对假神做出的某种承诺,正如以赛亚引用以色列人的话说:“压倒性的灾难经过时不会降临到我们身上”(以赛亚书 28:15以赛亚书 28:15 commentary)。他们显然是在说,既然他们与死亡达成了协议,他们就因此免受巴比伦入侵。
以赛亚将这句话解释为他们说“因为我们以虚假为避难所,我们以诡诈为掩护”(以赛亚书 26:15以赛亚书 26:15 commentary)。他们的信仰是错误的,不会给他们带来好运。然后上帝解决了他们的虚假和他们所信任的死亡契约。上帝告诉他们“你们与死亡的约定将被取消”(以赛亚书 28:18以赛亚书 28:18 commentary)。
这一断言似乎有两个应验。一个是犹大和耶路撒冷将被摧毁,正如以赛亚所说的那样,当“灾难必临到”时(以赛亚书 28:18以赛亚书 28:18 commentary)。他们与死亡的交易不会拯救他们;他们将被巴比伦摧毁,死亡将席卷他们的国家。
然而,另一方面,死亡将以不同的方式被战胜,因为耶稣将战胜死亡。他们的信仰是错误的,但终有一天,那些信仰耶稣的人将得救。以赛亚称耶稣为“昂贵的基石”:
“因此主神如此说,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是经过试验的石头,一块昂贵的地基基石,稳固地安放。信者不受扰。”(以赛亚书 28:16以赛亚书 28:16 commentary)
以赛亚的预言是,虽然以色列与死亡的约定不会拯救他们免于巴比伦之手的毁灭,但上帝将建立一块“珍贵的基石”,通过信仰战胜死亡。“相信的人”不会因死亡而“不安”。这是因为所有相信耶稣基石的人都会战胜死亡。这与那些自欺欺人的人正好相反,他们可能以为他们可以安抚死亡之神。彼得在圣灵的感动下,将这个基石的比喻应用到了弥赛亚耶稣身上。
正如使徒彼得在彼得前书 2:6彼得前书 2:6 commentary 中引用了以赛亚书 28:16以赛亚书 28:16 commentary, commentary使徒保罗在罗马书 10:33罗马书 10:33 commentary 中也引用了以赛亚书 28:16以赛亚书 28:16 commentary。保罗坚称以色列的拒绝并不意味着上帝拒绝了他的子民;他强调自己是以色列人,并且相信耶稣(罗马书 11:1罗马书 11:1 commentary)。相反,以色列拒绝耶稣作为基石,结果救恩降临到外邦人身上(罗马书 11:11罗马书 11:11 commentary)。
所有相信耶稣的人都会战胜死亡,获得新生(罗马书 6:4罗马书 6:4 commentary)。耶稣使每个相信他的人成为他里面的新造物(哥林多前书 5:17哥林多前书 5:17 commentary)。相信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就能从罪恶的致命毒液中得到拯救/解脱(约翰福音 3:14-15约翰福音 3:14-15 commentary)。因此,与古代的犹太人不同,他们徒劳地相信他们与死亡达成的契约会拯救他们,那些相信基石(耶稣)的人“不会受到干扰”。
在彼得前书 2:6彼得前书 2:6 commentary 中,彼得将以赛亚书 28:16以赛亚书 28:16 commentary 中翻译为“不安”的词解释为希腊语,英语翻译者将其翻译为“失望”。翻译为“不安”的希伯来语可以表示“激动”。似乎这个想法是,以赛亚预言的直接对象会非常激动或不安,因此会感到失望,这是可以理解的,当他们与死亡的约定失败,耶路撒冷和犹大被巴比伦人摧毁时。以赛亚预言的后来受益者,那些相信基石的人,不会失望,因为他们将通过对耶稣的信仰真正摆脱死亡。
彼得现在用这个基石比喻来对比那些相信耶稣的人和那些继续反叛和不服从的人。他首先向他的信的读者提出一个应用,那么,这个宝贵的价值是给你们这些相信的人的; (第 7a 节)。
彼得写信给信耶稣的人(信的人)。 “宝贵”一词与以赛亚书 28:16以赛亚书 28:16 commentary 中的引文相关,其中耶稣被称为“昂贵的房角石”,或者如彼得所言,是“珍贵的房角石”(第 6b 节)。
彼得写信给的信徒明白耶稣为他们献出了生命。所有相信的人都会获得永生,这让他们最终战胜死亡。耶稣献出了无价之宝——他的生命,来偿还无法偿还的债务(哥林多后书 8:9哥林多后书 8:9 commentary)。所以对他们来说,耶稣的死具有宝贵的价值,因为它偿还了他们所有的罪,并使他们获得永生(歌罗西书 2:14歌罗西书 2:14 commentary)。
彼得接着将他与那些不信的人作了对比。那些不相信耶稣的人将无法从罪恶和死亡中获得救赎。通过精神重生而摆脱与上帝的分离的免费礼物只会使那些相信的人受益(约翰福音 3:16约翰福音 3:16 commentary, commentary以弗所书 2:8-9以弗所书 2:8-9 commentary)。彼得接下来引用了诗篇 118:22诗篇 118:22 commentary:
彼得说,但对于那些不信的人,
“建筑工人拒绝的石头,这成了房角石。” (第 7b 节)
这里的建造者似乎是那些试图建立以色列的人,他们最初是以色列的领袖。他们拒绝了耶稣(约翰福音 11:47-50约翰福音 11:47-50 commentary)。他们的拒绝的结果是耶稣不只是成为以色列的基石,而是成为一座更伟大建筑的基石。那座建筑是由“活石”组成的,由所有相信的人组成(彼得前书 2:4-5彼得前书 2:4-5 commentary)。
彼得继续详述圣经对耶稣是活石建造的伟大精神建筑的活基石这一观点的支持。相反,对于那些不信的人来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石” (第 7 节)。诗篇 118:22诗篇 118:22 commentary 中这节经文后面的经文说:
“这是耶和华所做的;在我们眼里这真是太奇妙了。”(诗篇 118:23诗篇 118:23 commentary)
这首诗篇是一首感谢弥赛亚拯救以色列的诗篇。但赞美的一部分是,被拒绝的石头将成为上帝伟大殿堂的基石。彼得引用这段经文来断言,以耶稣为基石的殿堂是由“活石”组成的——每块活石都是信奉祂的人(彼得前书 2:5彼得前书 2:5 commentary)。希伯来语中翻译为“奇妙”的词也可以翻译为“奇妙”或“神奇”。
一块被“建筑者”拒绝的石头竟然成为最伟大建筑的基石,这个想法真是神奇,奇妙,惊人。它之所以惊人,是因为耶稣这个人被提升到如此高的位置,却又被贬低到如此低下(马太福音 28:18马太福音 28:18 commentary, commentary哥林多后书 8:9哥林多后书 8:9 commentary, commentary腓立比书 2:7-10腓立比书 2:7-10 commentary)。它之所以惊人,还因为耶稣给了所有相信的人一份伟大的礼物。正如诗篇 118诗篇 118 commentary 中的前一节所说:
“我要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应允了我,你就成了我的拯救。”(诗篇 118:22诗篇 118:22 commentary)
在古代近东地区,“房角石”是建筑物地基上放置的第一块石头,用于确定正在建造的房屋的墙壁和地板的角度。也许在彼得的脑海中,他记得耶稣在凯撒利亚腓立比对他说的话,耶稣在那里说,他将在岩石上建造他的教堂(马太福音 16:16-19马太福音 16:16-19 commentary)。如果是这样,彼得正在将他从耶稣那里听到的内容应用到这些经文中,并指出耶稣是教堂的基石,每增加一块石头都是增加一位信徒,成为活石。
彼得可能从耶稣那里获得了这一圣经见解,因为耶稣在复活后,升天之前教导门徒四十天(使徒行传 1:3使徒行传 1:3 commentary)。我们可以推测耶稣使用圣经来教导自己,就像他在去往以马忤斯的路上教导门徒一样(路加福音 24:27路加福音 24:27 commentary)。
在马太福音 16马太福音 16 commentary 章中,耶稣称彼得为“petros”,意思是“石头”,而他称自己为“petra”,意思是大石头或基岩。耶稣在马太福音 16:16-19马太福音 16:16-19 commentary 中描绘的画面可能与彼得在此处从以赛亚书和诗篇中描绘的画面相同。
彼得在引用诗篇 118:22诗篇 118:22 commentary 之后,接着引用以赛亚书 8:14以赛亚书 8:14 commentary, commentary指出匠人所弃的那块房角石成了绊脚石和跌人的磐石(第 8 节)。彼得用连词和将以赛亚书中的这节经文与诗篇 118:22诗篇 118:22 commentary 联系起来。这表明他主张每一段经文都在说同一件事,即耶稣是房角石。
彼得说那些拒绝耶稣的人是“建造者”或领导者:因为他们不听从话语,所以跌倒,他们也是注定要遭受这种厄运(第 8 节) 。
彼得解释了为何不信者会因基督而跌倒,因为他们不顺服圣经的话(第 8 节)。这个词可能指的是圣经,如彼得前书 2:2彼得前书 2:2 commentary 中所述。这里这个词翻译了希腊语单词“logos”。使徒约翰断言耶稣是“Logos”,是活生生的道(约翰福音 1:1约翰福音 1:1 commentary)。那些因耶稣而跌倒的人之所以会跌倒,是因为他们不顺服反映活生生的道之真理的书面文字。
这个例子让人想起一个人想要到达目的地,但却因为被石头绊倒而未能到达。我们通常会因为没有注意到或考虑到某事而绊倒。耶稣时代的以色列领导人一心想建立一个摆脱罗马统治的王国,但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真正途径(他们没有意识到)是通过耶稣。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被造访的时刻,而是被救赎的岩石绊倒了(约翰福音 11:47-50约翰福音 11:47-50 commentary, commentary路加福音 19:44路加福音 19:44 commentary)。
使徒保罗也在罗马书 9:33罗马书 9:33 commentary 中提到了以赛亚书 8:14以赛亚书 8:14 commentary。和彼得一样,保罗将这段经文与诗篇 118:22诗篇 118:22 commentary 配对。保罗可能是从彼得那里学到这一点的,因为他在传道初期拜访过彼得,并可能从他那里学到了东西(加拉太书 1:18加拉太书 1:18 commentary)。保罗也可能是直接从耶稣那里学到的(哥林多后书 12:4哥林多后书 12:4 commentary)。彼得也可能是从保罗那里学到的,因为彼得把保罗的著作视为经文(彼得后书 3:15-16彼得后书 3:15-16 commentary)。
在罗马书 9-11罗马书 9-11 commentary 中,保罗断言,虽然以色列拒绝了耶稣,但耶稣并没有拒绝以色列。保罗断言,上帝对他们的承诺仍然完好无损,因为上帝的承诺是不可撤销的(罗马书 11:29罗马书 11:29 commentary)。以色列的命运是所有以色列人都将得救(罗马书 11:26罗马书 11:26 commentary)。以色列的拒绝导致救恩降临到外邦人身上(罗马书 11:11罗马书 11:11 commentary)。犹太人将祝福外邦人,然后外邦人将回报他们,以色列也将得救(罗马书 11:12罗马书 11:12 commentary, 2626 commentary)。
精神上的以色列仍然有命运,那就是与上帝同在的伟大遗产。但是拒绝耶稣给肉身的以色列带来了可怕的后果。耶稣被拒绝后的一代,耶路撒冷被摧毁了(路加福音 19:43-44路加福音 19:43-44 commentary, commentary马可福音 13:1-2马可福音 13:1-2 commentary)。彼得这样评价那些拒绝耶稣的人:他们也注定要遭受这样的厄运(第 8 节)。
毁灭这个词不是希腊原文的一部分。它意味着那些拒绝耶稣的人会因不听从圣经而跌倒。不听从圣经的自然后果就是被耶稣绊倒。“也被指定”这个短语意味着上帝已经制定了一个原则,即不听从圣经会导致被真理绊倒。
彼得前书 2:6-8 含义
在彼得前书 2:6-8彼得前书 2:6-8 commentary 中,使徒彼得向他的犹太听众引用了各种(旧约)经文,以证明他在前一节中提出的观点,即耶稣基督,弥赛亚,是一块活的房角石。耶稣作为一块活石,是“圣洁祭司的灵殿”的房角石,由所有信耶稣的人组成(彼得前书 2:5彼得前书 2:5 commentary)。
他以“因为圣经里有这话” (第 6a 节)来介绍他的圣经教义。他用这句话来指代耶稣是一块石头的比喻。这在旧约圣经的神圣著作中可以找到。彼得写这封信的时候,新约圣经(显然)还在写,所以旧约圣经应该是流传的主要经文。
彼得引用了多处经文来证实耶稣是活着的房角石的比喻,其中第一处是以赛亚书 28:16以赛亚书 28:16 commentary, commentary“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精选的石头,宝贵的房角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第 6 下节)。
在以赛亚书 28以赛亚书 28 commentary 章中,先知以赛亚预言了以色列未来的被掳。以色列的精神领袖被描绘成醉酒和不顺从的人,与万军之主形成鲜明对比,万军之主“将成为他余民华美的冠冕和荣耀的冕旒”(以赛亚书 28:5以赛亚书 28:5 commentary)。上帝对他的子民说话,但他们不会听。因此,上帝说以色列“必前行,跌倒后退,被击碎,陷入网罗,被掳”(以赛亚书 28:13以赛亚书 28:13 commentary)。
在这个预言中,犹大和耶路撒冷因与“Sheol”(死亡之地)达成“协议”而受到惩罚。这显然是指他们对假神做出的某种承诺,正如以赛亚引用以色列人的话说:“压倒性的灾难经过时不会降临到我们身上”(以赛亚书 28:15以赛亚书 28:15 commentary)。他们显然是在说,既然他们与死亡达成了协议,他们就因此免受巴比伦入侵。
以赛亚将这句话解释为他们说“因为我们以虚假为避难所,我们以诡诈为掩护”(以赛亚书 26:15以赛亚书 26:15 commentary)。他们的信仰是错误的,不会给他们带来好运。然后上帝解决了他们的虚假和他们所信任的死亡契约。上帝告诉他们“你们与死亡的约定将被取消”(以赛亚书 28:18以赛亚书 28:18 commentary)。
这一断言似乎有两个应验。一个是犹大和耶路撒冷将被摧毁,正如以赛亚所说的那样,当“灾难必临到”时(以赛亚书 28:18以赛亚书 28:18 commentary)。他们与死亡的交易不会拯救他们;他们将被巴比伦摧毁,死亡将席卷他们的国家。
然而,另一方面,死亡将以不同的方式被战胜,因为耶稣将战胜死亡。他们的信仰是错误的,但终有一天,那些信仰耶稣的人将得救。以赛亚称耶稣为“昂贵的基石”:
“因此主神如此说,
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是经过试验的石头,
一块昂贵的地基基石,稳固地安放。
信者不受扰。”
(以赛亚书 28:16以赛亚书 28:16 commentary)
以赛亚的预言是,虽然以色列与死亡的约定不会拯救他们免于巴比伦之手的毁灭,但上帝将建立一块“珍贵的基石”,通过信仰战胜死亡。“相信的人”不会因死亡而“不安”。这是因为所有相信耶稣基石的人都会战胜死亡。这与那些自欺欺人的人正好相反,他们可能以为他们可以安抚死亡之神。彼得在圣灵的感动下,将这个基石的比喻应用到了弥赛亚耶稣身上。
正如使徒彼得在彼得前书 2:6彼得前书 2:6 commentary 中引用了以赛亚书 28:16以赛亚书 28:16 commentary, commentary使徒保罗在罗马书 10:33罗马书 10:33 commentary 中也引用了以赛亚书 28:16以赛亚书 28:16 commentary。保罗坚称以色列的拒绝并不意味着上帝拒绝了他的子民;他强调自己是以色列人,并且相信耶稣(罗马书 11:1罗马书 11:1 commentary)。相反,以色列拒绝耶稣作为基石,结果救恩降临到外邦人身上(罗马书 11:11罗马书 11:11 commentary)。
所有相信耶稣的人都会战胜死亡,获得新生(罗马书 6:4罗马书 6:4 commentary)。耶稣使每个相信他的人成为他里面的新造物(哥林多前书 5:17哥林多前书 5:17 commentary)。相信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就能从罪恶的致命毒液中得到拯救/解脱(约翰福音 3:14-15约翰福音 3:14-15 commentary)。因此,与古代的犹太人不同,他们徒劳地相信他们与死亡达成的契约会拯救他们,那些相信基石(耶稣)的人“不会受到干扰”。
在彼得前书 2:6彼得前书 2:6 commentary 中,彼得将以赛亚书 28:16以赛亚书 28:16 commentary 中翻译为“不安”的词解释为希腊语,英语翻译者将其翻译为“失望”。翻译为“不安”的希伯来语可以表示“激动”。似乎这个想法是,以赛亚预言的直接对象会非常激动或不安,因此会感到失望,这是可以理解的,当他们与死亡的约定失败,耶路撒冷和犹大被巴比伦人摧毁时。以赛亚预言的后来受益者,那些相信基石的人,不会失望,因为他们将通过对耶稣的信仰真正摆脱死亡。
彼得现在用这个基石比喻来对比那些相信耶稣的人和那些继续反叛和不服从的人。他首先向他的信的读者提出一个应用,那么,这个宝贵的价值是给你们这些相信的人的; (第 7a 节)。
彼得写信给信耶稣的人(信的人)。 “宝贵”一词与以赛亚书 28:16以赛亚书 28:16 commentary 中的引文相关,其中耶稣被称为“昂贵的房角石”,或者如彼得所言,是“珍贵的房角石”(第 6b 节)。
彼得写信给的信徒明白耶稣为他们献出了生命。所有相信的人都会获得永生,这让他们最终战胜死亡。耶稣献出了无价之宝——他的生命,来偿还无法偿还的债务(哥林多后书 8:9哥林多后书 8:9 commentary)。所以对他们来说,耶稣的死具有宝贵的价值,因为它偿还了他们所有的罪,并使他们获得永生(歌罗西书 2:14歌罗西书 2:14 commentary)。
彼得接着将他与那些不信的人作了对比。那些不相信耶稣的人将无法从罪恶和死亡中获得救赎。通过精神重生而摆脱与上帝的分离的免费礼物只会使那些相信的人受益(约翰福音 3:16约翰福音 3:16 commentary, commentary以弗所书 2:8-9以弗所书 2:8-9 commentary)。彼得接下来引用了诗篇 118:22诗篇 118:22 commentary:
彼得说,但对于那些不信的人,
“建筑工人拒绝的石头,
这成了房角石。” (第 7b 节)
这里的建造者似乎是那些试图建立以色列的人,他们最初是以色列的领袖。他们拒绝了耶稣(约翰福音 11:47-50约翰福音 11:47-50 commentary)。他们的拒绝的结果是耶稣不只是成为以色列的基石,而是成为一座更伟大建筑的基石。那座建筑是由“活石”组成的,由所有相信的人组成(彼得前书 2:4-5彼得前书 2:4-5 commentary)。
彼得继续详述圣经对耶稣是活石建造的伟大精神建筑的活基石这一观点的支持。相反,对于那些不信的人来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石” (第 7 节)。诗篇 118:22诗篇 118:22 commentary 中这节经文后面的经文说:
“这是耶和华所做的;
在我们眼里这真是太奇妙了。”
(诗篇 118:23诗篇 118:23 commentary)
这首诗篇是一首感谢弥赛亚拯救以色列的诗篇。但赞美的一部分是,被拒绝的石头将成为上帝伟大殿堂的基石。彼得引用这段经文来断言,以耶稣为基石的殿堂是由“活石”组成的——每块活石都是信奉祂的人(彼得前书 2:5彼得前书 2:5 commentary)。希伯来语中翻译为“奇妙”的词也可以翻译为“奇妙”或“神奇”。
一块被“建筑者”拒绝的石头竟然成为最伟大建筑的基石,这个想法真是神奇,奇妙,惊人。它之所以惊人,是因为耶稣这个人被提升到如此高的位置,却又被贬低到如此低下(马太福音 28:18马太福音 28:18 commentary, commentary哥林多后书 8:9哥林多后书 8:9 commentary, commentary腓立比书 2:7-10腓立比书 2:7-10 commentary)。它之所以惊人,还因为耶稣给了所有相信的人一份伟大的礼物。正如诗篇 118诗篇 118 commentary 中的前一节所说:
“我要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应允了我,
你就成了我的拯救。”
(诗篇 118:22诗篇 118:22 commentary)
在古代近东地区,“房角石”是建筑物地基上放置的第一块石头,用于确定正在建造的房屋的墙壁和地板的角度。也许在彼得的脑海中,他记得耶稣在凯撒利亚腓立比对他说的话,耶稣在那里说,他将在岩石上建造他的教堂(马太福音 16:16-19马太福音 16:16-19 commentary)。如果是这样,彼得正在将他从耶稣那里听到的内容应用到这些经文中,并指出耶稣是教堂的基石,每增加一块石头都是增加一位信徒,成为活石。
彼得可能从耶稣那里获得了这一圣经见解,因为耶稣在复活后,升天之前教导门徒四十天(使徒行传 1:3使徒行传 1:3 commentary)。我们可以推测耶稣使用圣经来教导自己,就像他在去往以马忤斯的路上教导门徒一样(路加福音 24:27路加福音 24:27 commentary)。
在马太福音 16马太福音 16 commentary 章中,耶稣称彼得为“petros”,意思是“石头”,而他称自己为“petra”,意思是大石头或基岩。耶稣在马太福音 16:16-19马太福音 16:16-19 commentary 中描绘的画面可能与彼得在此处从以赛亚书和诗篇中描绘的画面相同。
彼得在引用诗篇 118:22诗篇 118:22 commentary 之后,接着引用以赛亚书 8:14以赛亚书 8:14 commentary, commentary指出匠人所弃的那块房角石成了绊脚石和跌人的磐石(第 8 节)。彼得用连词和将以赛亚书中的这节经文与诗篇 118:22诗篇 118:22 commentary 联系起来。这表明他主张每一段经文都在说同一件事,即耶稣是房角石。
彼得说那些拒绝耶稣的人是“建造者”或领导者:因为他们不听从话语,所以跌倒,他们也是注定要遭受这种厄运(第 8 节) 。
彼得解释了为何不信者会因基督而跌倒,因为他们不顺服圣经的话(第 8 节)。这个词可能指的是圣经,如彼得前书 2:2彼得前书 2:2 commentary 中所述。这里这个词翻译了希腊语单词“logos”。使徒约翰断言耶稣是“Logos”,是活生生的道(约翰福音 1:1约翰福音 1:1 commentary)。那些因耶稣而跌倒的人之所以会跌倒,是因为他们不顺服反映活生生的道之真理的书面文字。
这个例子让人想起一个人想要到达目的地,但却因为被石头绊倒而未能到达。我们通常会因为没有注意到或考虑到某事而绊倒。耶稣时代的以色列领导人一心想建立一个摆脱罗马统治的王国,但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真正途径(他们没有意识到)是通过耶稣。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被造访的时刻,而是被救赎的岩石绊倒了(约翰福音 11:47-50约翰福音 11:47-50 commentary, commentary路加福音 19:44路加福音 19:44 commentary)。
使徒保罗也在罗马书 9:33罗马书 9:33 commentary 中提到了以赛亚书 8:14以赛亚书 8:14 commentary。和彼得一样,保罗将这段经文与诗篇 118:22诗篇 118:22 commentary 配对。保罗可能是从彼得那里学到这一点的,因为他在传道初期拜访过彼得,并可能从他那里学到了东西(加拉太书 1:18加拉太书 1:18 commentary)。保罗也可能是直接从耶稣那里学到的(哥林多后书 12:4哥林多后书 12:4 commentary)。彼得也可能是从保罗那里学到的,因为彼得把保罗的著作视为经文(彼得后书 3:15-16彼得后书 3:15-16 commentary)。
在罗马书 9-11罗马书 9-11 commentary 中,保罗断言,虽然以色列拒绝了耶稣,但耶稣并没有拒绝以色列。保罗断言,上帝对他们的承诺仍然完好无损,因为上帝的承诺是不可撤销的(罗马书 11:29罗马书 11:29 commentary)。以色列的命运是所有以色列人都将得救(罗马书 11:26罗马书 11:26 commentary)。以色列的拒绝导致救恩降临到外邦人身上(罗马书 11:11罗马书 11:11 commentary)。犹太人将祝福外邦人,然后外邦人将回报他们,以色列也将得救(罗马书 11:12罗马书 11:12 commentary, 2626 commentary)。
精神上的以色列仍然有命运,那就是与上帝同在的伟大遗产。但是拒绝耶稣给肉身的以色列带来了可怕的后果。耶稣被拒绝后的一代,耶路撒冷被摧毁了(路加福音 19:43-44路加福音 19:43-44 commentary, commentary马可福音 13:1-2马可福音 13:1-2 commentary)。彼得这样评价那些拒绝耶稣的人:他们也注定要遭受这样的厄运(第 8 节)。
毁灭这个词不是希腊原文的一部分。它意味着那些拒绝耶稣的人会因不听从圣经而跌倒。不听从圣经的自然后果就是被耶稣绊倒。“也被指定”这个短语意味着上帝已经制定了一个原则,即不听从圣经会导致被真理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