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按书卷浏览

彼得前书 4:10-11 含义

彼得前书4:10-11指出,既然上帝终有一天会审判我们的行为,那么信徒们让今生今世永生有意义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运用上帝赐予的属灵恩赐来彼此服侍。有些人拥有传达上帝话语、教导和鼓励的恩赐,有些人拥有通过服侍他人以及照顾世俗需要的恩赐。是上帝赐予我们彼此服侍的能力,当我们这样做时,上帝就得到荣耀。

彼得前书4:10-11进一步描绘了彼此切实相爱的意义,劝诫信徒要生活在群体中,彼此服侍。在前面几节经文中,彼得劝诫收到这封信的信徒要彼此切实相爱,这与他从耶稣那里听到的新诫命——“彼此相爱”(彼得前书4:8,约翰福音13:34)相呼应。

彼得前书4:7-9中,彼得劝勉信徒要殷勤祷告,爱心和款待——所有这些都是在这个世界的末日即将来临,所有人的审判也随之而来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现在,随着万物的末日临近,他又补充了另一件需要关注的重要事情——运用你的属灵恩赐。彼得向他的读者发出挑战:“各人既然领受了恩赐,就要照着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10节)。

信徒常常思考如何才能最好地服侍神和基督徒同胞。彼得的答案很简单:我们彼此服侍的最佳方式,就是运用神赐予的属灵恩赐。彼得确保他的读者知道,每个人都领受了特殊的恩赐。

从上面的句子中,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属灵恩赐的三个观察。首先,每个信徒都有一种恩赐。圣经说每个人都有。这意味着每个相信基督的人都有一种属灵恩赐。

关于属灵恩赐的第二个观察是,每个人的恩赐都是被领受的。这意味着有一个赐予者。这也意味着在过去某个特定的时间,每个信徒都领受了他们的恩赐。

彼得没有告诉我们信徒何时领受了恩赐。哥林多前书12:11-13表明,圣灵在信徒灵里与基督的身体联合时,就将属灵的恩赐赐给他。然而,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4:1中说:“你们要切慕属灵的恩赐”,这表明圣灵可能会在信徒信耶稣之后赐下额外的恩赐。

关于属灵恩赐的第三个观察点在于它们的名称。彼得使用了“特殊的恩赐”这个短语。“特殊的”一词在希腊原文中没有出现,这从NASB95译本的斜体字可以看出。“恩赐”一词源于希腊语“charisma”,指的是赋予基督徒个人的能力(罗马书12:6,哥林多前书12:4)。

第10节中使用的“魅力”一词是单数,表明这种恩赐是为每个人独一无二地打造的。由于彼得没有详细说明人们应该如何发现自己的恩赐,我们可以推断,我们的恩赐可能是显而易见的。它可能是我们自然流露出来的,是“看似容易”的,或是我们有相当能力做到的。

对彼得来说,属灵恩赐的重要性不在于拥有恩赐本身,而在于以建设性的方式运用它。他劝勉信徒要运用恩赐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典的好管家。

短语“用它来服务”来自动词“diakoneo”(英语单词“deacon”由此而来),意思是履行服务职责(约翰福音 12:26,使徒行传 19.22,提摩太后书 1:18,希伯来书 6:10)。赠予的目的是为了以爱为他人服务。

这服事的事奉是彼此相向的,再次指信徒在基督的身体里彼此服事。彼此服事的动机,是要作神百般恩典的好管家

管家是受托管理他人生意或资产的人。在哥林多前书4:1-2中,保罗宣称他是基督的仆人,是蒙启示的“奥秘”的管家。他说:“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 因此,每个信徒的目标都应该是证明自己是蒙神赐予属灵恩赐的忠心管家。

彼得告诉信徒,他要教导他们,要努力做好神百般恩典的好管家。翻译为“恩典”的希腊词是“charis”,指的是神的恩惠,正如路加福音2:52所说,耶稣在神和人面前(“charis”)的恩惠不断增长。这里,恩典被描述为“多方面的” ,意思是以多种方式表达。这意味着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份特别为他们而造的恩赐。

因此,由于每个人的差异,上帝的恩惠将以多种形式和表现呈现。上帝百般的恩典,是祂藉着基督身体的肢体,多方面地彰显祂的恩赐。尽管能力各有不同,但目标却合一。因此,每位信徒都被赋予一项庄严的责任,要好好管理自己的恩赐。

我们在《以弗所书》中也看到了类似的想法,书中说每个人都有一项“神预先准备好的”特定工作,供我们每个人去做:

“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以弗所书 2:10

这节经文紧接着保罗的宣告,所有信徒都因着信,本乎恩,不在乎行为(以弗所书2:8-9)。这节经文指的是救恩的过去式,指从罪的惩罚——与神隔绝——中被拯救出来。我们只需信靠基督,就能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而脱离这命运(约翰福音3:14-15)。

但我们不仅从某种境况中得救,也得救去往某种境况。我们从与神的分离中得救,到在基督里与神联合。我们从堕落中得救,到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我们从无力事奉神中得救/释放,到拥有工作和工具。

我们要做的工作,神早已为我们规划好了蓝图,就是“神所预备的善行”(以弗所书2:10)。我们完成这项工作所需的工具,就蕴含在我们的属灵恩赐中。这意味着,神所赐予的任何属灵恩赐,都是我们完成祂所安排的工作所需要的,反之亦然。祂让我们运用这些恩赐去发现和学习,将我们的恩赐运用到祂为我们预备的工作中。

彼得将所有属灵的恩赐分为两大类:说话的恩赐和服事的恩赐。凡说话的,要像说神的话;凡服事人的,要像靠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事(11节上)。

彼得没有逐一列举具体的言语恩赐,或许是因为这些恩赐在新成立的教会中广为人知。彼得关心的是,这些言语恩赐的言语如同说神话语的人所说。 “神的话语”是指“logion”(神的话)一词的翻译。这可以从以下经文中看出:

  • 使徒行传 7:38,其中“logion”是上帝通过摩西在西奈山给予以色列的“神谕”。
  • 罗马书 3:2,其中“logion”是上帝的“神谕”。
  • 希伯来书 5:12,其中“logion”也是上帝的“神谕”。

哥林多前书14:1-3中,保罗特别强调了说话的恩赐,认为它特别宝贵,因为预言性的说话,也就是说出提升圣经及其原则的话语,能够“造就,劝勉,安慰人”(哥林多前书14:3)。这进一步强调了恩赐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他人的信仰和服侍的能力。

正如言语的恩赐被广泛地讨论,服侍的恩赐也同样被广泛地描述。本书没有单独列出所有恩赐。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是常识。也可能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恩赐,是专门为神赐给他们的工作而设计的(以弗所书2:10)。无论如何,彼得在这里主要关注的是服侍的力量源泉。他提醒读者,凡服侍人的,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侍(11节下)

“力量”一词包含有效运作的能力或力量(以弗所书1:19, 6:10,彼得后书2:11)。彼得提醒我们,我们服侍他人的能力和力量是神所赐的力量,而非我们自身的能量。正如保罗在他的书信中所言,他靠着基督凡事都能做(腓立比书4:13),而当他放下自己本性的“软弱”,靠着神的力量服侍时,他是最强大,最有功效的(哥林多后书12:9, 13:4)。

无论是讲道还是服侍,运用我们的属灵恩赐都关乎管家职分。神藉着我们,运用祂所赐给我们的属灵能力,使我们能够完成祂预先为我们预备的工作(以弗所书 2:10)。在基督的身体里,每个人都有服侍他人的属灵职分。

传道服事的服事不受任何限制。这可以在工作场所进行,就像保罗经常做帐篷来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一样。这也可以在家里聚会,或在任何信徒的聚会中(马太福音18:20)。这也可以在家里和社区中,就像彼得在彼得前书3:1-9中提到的那样。

彼得提醒我们,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让人看见我们的荣耀,乃是为了让神的荣耀。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原来荣耀,权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11节下)

彼得说“阿们”或许表明,“神因耶稣基督得荣耀,荣耀权能永远属于他”这句话是一句常见的谚语或歌曲。这里的重点是,信徒在荣耀神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我们运用属灵恩赐,以爱心服侍他人时,我们就是让基督的能力在我们里面流淌。如此行,我们就是在荣耀神。

翻译为荣耀的希腊词是“doxa”。它指的是事物的本质被他人观察到。我们在哥林多前书15:41中看到这一点,经文提到月亮,太阳和星宿都有不同的荣耀;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本质可以被观察到。

在这种情况下,上帝的本质是通过祂子民的行为得以彰显的,祂的大能是通过基督里的新造之人(信徒)来运行,成就祂预先预备的工。因此,当人按照祂的命令行善时,祂的本质就得以彰显,上帝就因此得着荣耀。

彼得在彼得前书 2:12 中也谈到了这一点,他写道:“你们的好行为,既被人看见,便在鉴察的日子荣耀神。” 再一次,善行在审判中荣耀神,尽管非信徒因信徒的善行而诽谤他们“为作恶者”。

翻译为“统治”的希腊词是“kratos”,常被译为“力量”。在这封信的结尾,彼得说:“愿他的权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彼得前书5:11)译者选择使用“统治”一词恰如其分,因为上下文中谈到“万物的结局”临近,以及上帝对所有人的审判,这与耶稣带着权柄再来建立祂在地上的统治息息相关。正如耶稣升天前不久告诉彼得的:“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28:18)。因着他忠心顺服,为父作见证,他被赋予了统管万物的权柄(腓立比书2:5-9)。

正如我们在希伯来书2:5-8中看到的,上帝拣选了人类而非天使来统治地球。上帝赐予亚当/人类“荣耀尊贵”的冠冕,让他顺服上帝,成为至高统治者,统管万物。

然而,由于人类的堕落,我们看不到人类作为仆人领袖统治地球。我们看不到人类彼此合作,共同创造繁荣,与上帝及其对地球的计划和谐共存的普遍模式。相反,我们看到的是死亡,毁灭,战争和动荡。

然而,正如希伯来书2:9-10告诉我们的,我们确实看到耶稣“因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在上下文中,“荣耀尊贵”指的是耶稣被赋予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作为祂顺服父和忠心作见证的奖赏。耶稣被赋予的奖赏是作为子(统治者),作为凡人,统管万物(希伯来书1:5)。耶稣的愿望是“领许多的儿子与祂一同进荣耀里去”。

这意味着,当信徒顺服神,遵行祂带领我们去行的事,荣耀祂时,我们蒙应许,耶稣会与我们分享祂的荣耀,以此作为奖赏(彼得前书4:13)。正如我们在罗马书2:6-7中看到的,那些通过行善寻求耶稣荣耀的人,将得到“永生”的奖赏。在这里,“永生”是一种奖赏,很可能指的是在基督的“管理”中与他一同服侍的奇妙机会。正如祂在启示录中所说:

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他同坐一般。
启示录 3:21

讨论在生活中不断思考我们的行为在最终审判中会产生的后果,其背景是处理“我为什么要耐心忍受不公正的苦难?”这个基本问题。答案是:“这荣耀了上帝,正如耶稣承受不公正的苦难,通过彰显他对我们的爱而荣耀了上帝一样。”而且,这对我们有益处,因为当我们做上帝赋予我们的事情时,我们就实现了我们的设计,从而引领我们走向生命。

第四章的其余部分可以视为对彼得前书3:18至4:11的总结和重述。彼得再次强调,信徒应该预料到会经历苦难,但当他们遭遇苦难时,应该选择一种视角,认为苦难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信徒们若能像耶稣一样忍受同样的不公苦难,就能期待在最后的审判中得到奖赏(哥林多后书5:10)。

Clear high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