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5:1-7约书亚记5:1-7 commentary记载,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的消息传到了迦南诸王的耳中,令他们大为震慑。以色列人都受了割礼。
在上一章中,以色列人从干地上渡过约旦河,标志着摩西的权柄已传给了约书亚。几个世纪后,以利沙也分开了约旦河,标志着以利亚的权柄已传给了他(列王纪下2:13-15列王纪下2:13-15 commentary)。奇迹般的渡河结束后,他们在河的西岸立了十二块纪念石,在干涸的河床中又立了十二块。
那一天,他们在耶利哥附近的吉甲城立了国家纪念碑,教导后世子孙,记念耶和华如何带领他们渡过约旦河。这座纪念碑将向万国见证耶和华的伟大,并使上帝的子民终生敬畏祂(约书亚记 4:19-24约书亚记 4:19-24 commentary)。
在约书亚记 5约书亚记 5 commentary 章的开头,圣经描述了这次神奇的渡河所带来的情感和心理影响:约旦河西岸的亚摩利人的诸王和海边的迦南人的诸王,听见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使约旦河的水干了,等到他们过去,就都惊慌起来(第 1 节上)。
亚摩利人居住在迦南北部,叙利亚和约旦河东岸。在征服期间,他们统治了约旦河外的大部分地区,成为以色列人定居应许之地的一大障碍。西部的亚摩利人占据山区,而迦南人则居住在沿海平原。
亚摩利人和迦南人的国王都知道以色列人位于约旦河东岸。他们听说过以色列人上一代人渡过红海,逃离埃及的奴役,也知道以色列人如何击败了西宏和噩——两个约旦河东岸的亚摩利人国王(约书亚记 2:10约书亚记 2:10 commentary)。但在他们看来,约旦河将他们与以色列人隔开,由于河水泛滥,以色列人到达西岸的时间会受到阻碍(约书亚记 3:15-16约书亚记 3:15-16 commentary)。因此,当他们得知渡河的奇迹时,他们的心都融化了,因以色列人的缘故,他们不再有勇气了(第 1 节下) 。
圣经在多处用“融化”来形容恐惧的影响(申命记20:8申命记20:8 commentary, commentary约书亚记2:9约书亚记2:9 commentary, 1111 commentary,诗篇22:14诗篇22:14 commentary)。“心融化”的意思是完全丧失力量和抵抗力。(心代表一个人内心的核心。)这意味着异教国王被突如其来的入侵吓坏了。他们没想到敌人会这么快就抵达他们的土地。
在这些君王看来,以色列人是一个致命的危险民族,背后却有一位大能的神作后盾。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成功逃脱了最强大邻国埃及的奴役,凭借奇迹渡过了红海(法老的军队也因此被淹没),在旷野中存活了一代人,击杀了西宏王,巨人噩王和他们的军队,如今又凭借他们大能神的另一个奇迹进入了迦南。如今,以色列人已经越过约旦河西岸,战争一触即发。敌人即将直面上帝的子民。他们的毁灭近在眼前。
尽管异教国王们惊恐万分,以色列人却没有立即进攻。从军事角度来看,以色列人的任何拖延都是不合理的。换句话说,人们本以为上帝的子民一旦抵达约旦河对岸的土地,就会与敌人交战。这样做是最合乎逻辑的,因为它能带来更大的胜利机会。然而,事情并没有这样发生,因为以色列人需要更多的指示来准备战斗。他们只在上帝指示他们该做什么时才采取行动。他们停下来聆听耶和华——那位伟大的战士——为他们争战,赐予他们胜利(约书亚记 10:42约书亚记 10:42 commentary)。
那时,耶和华晓谕约书亚说:你制造火石刀,第二次给以色列人行割礼(第2节)。
割礼是切除男性阴茎包皮的行为。在旧约时代,通常由父亲执行此仪式(创世记 21:4创世记 21:4 commentary)。这是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的记号(创世记 17:9-14创世记 17:9-14 commentary)。这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提醒以色列人,他们因与上帝的立约关系而属于上帝的家。
埃及人也实行割礼。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被发现接受过割礼。在哈斯蒙尼王朝(公元前300年)之前,犹太人的习俗是只切除一小部分阴茎包皮。然而,在希腊人统治以色列期间,一些希腊化犹太人创造了一种逆转割礼的程序,以避免被认定为犹太人。后来,犹太人的传统被修改,加入了一些指示,确保包皮被切除到足够深,使逆转包皮变得不可能(拉希对约书亚记5:2约书亚记5:2 commentary的评述)。
肉体的割礼是神渴望在内心深处更深层次发生的事情的一种生理标志。旧约中三次提到心灵的割礼(申命记10:16申命记10:16 commentary, 30:630:6 commentary,耶利米书4:4耶利米书4:4 commentary)。以色列人认为阴茎包皮是一块多余的肉,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同样的概念也适用于心灵的割礼。人心(思想最深层的意图)非常诡诈邪恶(耶利米书17:9耶利米书17:9 commentary)。割礼的命令是要切断所有肉体的意念,使圣灵能够成为我们生活的指引力量。
“你们要行割礼,归耶和华除去你心里的包皮,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啊,否则我的愤怒将如火般喷涌火势无可扑灭,因为你的行为邪恶。”(耶利米书 4:4耶利米书 4:4 commentary)
以西结书中有一节有趣的经文,提到外邦人的割礼,使他们能够在弥赛亚时代进入圣殿,
“主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中一切未受割礼的外邦人,无论是心里未受割礼的,身体未受割礼的,都不可进我的圣所。’”(以西结书 44:9以西结书 44:9 commentary)
因此,割礼将使以色列人分别为圣,侍奉上帝,享受圣约的益处。因此,耶和华吩咐约书亚再次为以色列人行割礼。时间短语“第二次”并不意味着约书亚要再次为同一个人行割礼,因为那是不可能的。相反,它意味着用燧石制成的刀再次行割礼。燧石是一种在圣经记载的土地上常见的岩石(出埃及记4:25出埃及记4:25 commentary)。燧石逐渐消失,为铜,青铜和铁等其他金属腾出空间。
约书亚遵照耶和华的吩咐去做,制造了火石刀,在基比亚·哈拉洛特(3节)为以色列人行割礼。基比亚·哈拉洛特的意思是“包皮山”,是指便雅悯支派境内吉甲附近的一处地方。虽然这处地方的具体位置已不可考,但约书亚在那里行了割礼,因此意义重大。但他为什么要给以色列的男丁行割礼呢?约书亚行割礼的原因是:从埃及出来的所有男丁,就是所有能打仗的男丁,都死在旷野的路上(3节)。
“所有战士”一词指的是以色列二十岁以上有资格服兵役的男子。它让人想起在加低斯巴尼亚发生的事件,当时摩西命令十二个人去窥探迦南(《民数记》13-14《民数记》13-14 commentary章)。他们回来后,有十个人报告了令人恐惧的消息:
我们到了你差遣我们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这就是那地的果子。然而,那地的居民民强盛,城邑坚固宽阔,我们在那里也看见了亚衲族人。(民数记 13:27民数记 13:27 commentary−28)
探子胆怯的报告促使以色列人因不信而悖逆上帝。但迦勒和约书亚相信上帝。他们鼓励百姓继续前进,因为他们信靠上帝的能力,必将应许之地赐给他们(民数记13:30民数记13:30 commentary)。因此,耶和华下令,除迦勒和约书亚外,所有成年的以色列人,因他们缺乏信心,不得进入迦南地(民数记14:22-30民数记14:22-30 commentary)。于是,他任凭他们在旷野漂流四十年,最终死去。
约书亚,以色列的新领袖,服侍新一代的以色列人。所有从埃及出来的男子都受过割礼,但由于他们的悖逆和不信,最终死在了旷野。约书亚必须再次行割礼,因为所有从埃及出来后在旷野出生的人都没有受过割礼。
简而言之,以色列人在旷野的岁月里,忽视了割礼的习俗,也没有在耶和华所设立的节期献祭(阿摩司书5:25阿摩司书5:25 commentary)。但如今他们来到迦南,就必须遵守上帝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因此,这个仪式会提醒这约中的子民,他们的存在是出于耶和华,他们祖先亚伯拉罕的上帝(创世记17:12创世记17:12 commentary)。
圣经中给出了以色列人上一代灭亡的原因: “以色列人在旷野走了四十年,等到国民,就是从埃及出来的兵丁,都灭亡了,因为他们没有听从耶和华的话” (6节上)。正常情况下,从埃及到迦南的路程需要十一天(申命记1:2申命记1:2 commentary)。然而,由于以色列人在加低斯巴尼亚——也就是即将进入迦南的地方——背叛了耶和华,耶和华延长了他们的旅程,命令他们在旷野流浪四十年,直到他们灭绝。
这段时期被称为“旷野的叛逆”。诗篇和希伯来书后来警告人们不要效仿这样的例子(诗篇78:40诗篇78:40 commentary, 95:8-1195:8-11 commentary, 106:14106:14 commentary,希伯来书3:8希伯来书3:8 commentary, 1717 commentary)。
希伯来书的作者将失败的第一代以色列人与那些硬着心肠,悖逆不信的基督徒作了比较(希伯来书3:12-19希伯来书3:12-19 commentary)。离开埃及的第一代以色列人表现出对上帝的悖逆,因此没有承受那地为他们的产业。同样,新约的信徒也可能未能证明自己忠心,也可能“亏缺”了他们的产业(希伯来书3:6希伯来书3:6 commentary)。
新约信徒蒙应许的基业,是按照神原定的计划,分享基督对地球的统治(希伯来书 2:7-9希伯来书 2:7-9 commentary)。旧约中第一代不信的以色列人虽然未能进入神的安息(应许之地),但他们仍然是神的子民。神仍然以超自然的方式在旷野照顾他们的需要(申命记 8:3-4申命记 8:3-4 commentary)。
同样,新约信徒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这是一项已完成的工作。无论如何,我们都是神的儿女(希伯来书3:1希伯来书3:1 commentary)。我们不能超越神的恩典(罗马书5:20-21罗马书5:20-21 commentary)。问题在于我们的奖赏——我们人生选择的后果。希伯来书的作者鼓励我们追求这额外的“安息”(希伯来书4:8-9希伯来书4:8-9 commentary),这指的是完成神所赐给我们的工作,作为奖赏而获得基业的机会(以弗所书2:10以弗所书2:10 commentary)。如果我们不顺服,过着取悦罪恶和自我的生活,神就不会允许我们进入这“安息”。然而,所有信耶稣的人都是神的儿女(约翰福音3:5约翰福音3:5 commentary, 14-1514-15 commentary)。
赐给第一代以色列人的基业应许,并没有使他们受益,因为他们没有凭着信心行事(希伯来书3:18-19希伯来书3:18-19 commentary)。同样,如果没有信心去行在神的应许上,神的应许对我们也没有益处。要承受神的应许,我们必须行在神的应许上。没有对神的信心,我们就不能顺服祂;信心是获得基业赏赐的必要条件(希伯来书3:18-19希伯来书3:18-19 commentary)。
正如希伯来书2希伯来书2 commentary章所示,一切权柄都赐给了耶稣,因为他顺服,甚至死在十字架上(希伯来书2:9-10希伯来书2:9-10 commentary)。他渴望将这权柄分享给所有信靠和跟随他的人,如同他一样忍受世人的弃绝(希伯来书2:10希伯来书2:10 commentary, commentary启示录3:21启示录3:21 commentary)。
约书亚强调了对悖逆的以色列人的惩罚,说道: “耶和华曾起誓,必不让他们看见耶和华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我们的地,就是流奶与蜜之地” (第6节下)。 “流奶与蜜”一词描述了迦南地的丰饶肥沃。上帝曾应许要赐给他的圣约子民这样的地方,以彰显他对他们的爱与关怀;他曾向他们的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要将这片肥沃的土地赐给他们(创世记12:7创世记12:7 commentary, 26:326:3 commentary, 28:1328:13 commentary)。
但因为第一代人背叛了他们的主,他让他们死在旷野。第二代是他们的子孙,他兴起他们来代替他们(第7节)。悖逆的第一代人的子孙将继承流奶与蜜之地的应许,因为他们顺服上帝,相信上帝会帮助他们战胜敌人。约书亚为第二代的男子行了割礼;因为他们没有在路上给他们行割礼,所以没有受割礼(第7节)。
旷野之旅对以色列人来说是一段相当难忘的经历。他们经历了一段艰苦的训练和管教时期(申命记8:1-6申命记8:1-6 commentary)。在那些年里,人们面临饥渴。他们甚至看到了“火蛇和蝎子”(申命记8:15申命记8:15 commentary)。尽管他们悖逆,耶和华却奇迹般地为他们提供了食物。由于他们是祂的圣约子民,他们必须遵守圣约的要求,正如创世记中所述:“你们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礼”(创世记17:10创世记17:10 commentary)。这项外科手术标志着他们成为圣约群体的成员。上帝始终要求祂的子民拥有信心和顺服。
约书亚记 5:1-7 含义
约书亚记5:1-7约书亚记5:1-7 commentary记载,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的消息传到了迦南诸王的耳中,令他们大为震慑。以色列人都受了割礼。
在上一章中,以色列人从干地上渡过约旦河,标志着摩西的权柄已传给了约书亚。几个世纪后,以利沙也分开了约旦河,标志着以利亚的权柄已传给了他(列王纪下2:13-15列王纪下2:13-15 commentary)。奇迹般的渡河结束后,他们在河的西岸立了十二块纪念石,在干涸的河床中又立了十二块。
那一天,他们在耶利哥附近的吉甲城立了国家纪念碑,教导后世子孙,记念耶和华如何带领他们渡过约旦河。这座纪念碑将向万国见证耶和华的伟大,并使上帝的子民终生敬畏祂(约书亚记 4:19-24约书亚记 4:19-24 commentary)。
在约书亚记 5约书亚记 5 commentary 章的开头,圣经描述了这次神奇的渡河所带来的情感和心理影响:约旦河西岸的亚摩利人的诸王和海边的迦南人的诸王,听见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使约旦河的水干了,等到他们过去,就都惊慌起来(第 1 节上)。
亚摩利人居住在迦南北部,叙利亚和约旦河东岸。在征服期间,他们统治了约旦河外的大部分地区,成为以色列人定居应许之地的一大障碍。西部的亚摩利人占据山区,而迦南人则居住在沿海平原。
亚摩利人和迦南人的国王都知道以色列人位于约旦河东岸。他们听说过以色列人上一代人渡过红海,逃离埃及的奴役,也知道以色列人如何击败了西宏和噩——两个约旦河东岸的亚摩利人国王(约书亚记 2:10约书亚记 2:10 commentary)。但在他们看来,约旦河将他们与以色列人隔开,由于河水泛滥,以色列人到达西岸的时间会受到阻碍(约书亚记 3:15-16约书亚记 3:15-16 commentary)。因此,当他们得知渡河的奇迹时,他们的心都融化了,因以色列人的缘故,他们不再有勇气了(第 1 节下) 。
圣经在多处用“融化”来形容恐惧的影响(申命记20:8申命记20:8 commentary, commentary约书亚记2:9约书亚记2:9 commentary, 1111 commentary,诗篇22:14诗篇22:14 commentary)。“心融化”的意思是完全丧失力量和抵抗力。(心代表一个人内心的核心。)这意味着异教国王被突如其来的入侵吓坏了。他们没想到敌人会这么快就抵达他们的土地。
在这些君王看来,以色列人是一个致命的危险民族,背后却有一位大能的神作后盾。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成功逃脱了最强大邻国埃及的奴役,凭借奇迹渡过了红海(法老的军队也因此被淹没),在旷野中存活了一代人,击杀了西宏王,巨人噩王和他们的军队,如今又凭借他们大能神的另一个奇迹进入了迦南。如今,以色列人已经越过约旦河西岸,战争一触即发。敌人即将直面上帝的子民。他们的毁灭近在眼前。
尽管异教国王们惊恐万分,以色列人却没有立即进攻。从军事角度来看,以色列人的任何拖延都是不合理的。换句话说,人们本以为上帝的子民一旦抵达约旦河对岸的土地,就会与敌人交战。这样做是最合乎逻辑的,因为它能带来更大的胜利机会。然而,事情并没有这样发生,因为以色列人需要更多的指示来准备战斗。他们只在上帝指示他们该做什么时才采取行动。他们停下来聆听耶和华——那位伟大的战士——为他们争战,赐予他们胜利(约书亚记 10:42约书亚记 10:42 commentary)。
那时,耶和华晓谕约书亚说:你制造火石刀,第二次给以色列人行割礼(第2节)。
割礼是切除男性阴茎包皮的行为。在旧约时代,通常由父亲执行此仪式(创世记 21:4创世记 21:4 commentary)。这是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的记号(创世记 17:9-14创世记 17:9-14 commentary)。这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提醒以色列人,他们因与上帝的立约关系而属于上帝的家。
埃及人也实行割礼。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被发现接受过割礼。在哈斯蒙尼王朝(公元前300年)之前,犹太人的习俗是只切除一小部分阴茎包皮。然而,在希腊人统治以色列期间,一些希腊化犹太人创造了一种逆转割礼的程序,以避免被认定为犹太人。后来,犹太人的传统被修改,加入了一些指示,确保包皮被切除到足够深,使逆转包皮变得不可能(拉希对约书亚记5:2约书亚记5:2 commentary的评述)。
肉体的割礼是神渴望在内心深处更深层次发生的事情的一种生理标志。旧约中三次提到心灵的割礼(申命记10:16申命记10:16 commentary, 30:630:6 commentary,耶利米书4:4耶利米书4:4 commentary)。以色列人认为阴茎包皮是一块多余的肉,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同样的概念也适用于心灵的割礼。人心(思想最深层的意图)非常诡诈邪恶(耶利米书17:9耶利米书17:9 commentary)。割礼的命令是要切断所有肉体的意念,使圣灵能够成为我们生活的指引力量。
“你们要行割礼,归耶和华
除去你心里的包皮,
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啊,
否则我的愤怒将如火般喷涌
火势无可扑灭,
因为你的行为邪恶。”
(耶利米书 4:4耶利米书 4:4 commentary)
以西结书中有一节有趣的经文,提到外邦人的割礼,使他们能够在弥赛亚时代进入圣殿,
“主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中一切未受割礼的外邦人,无论是心里未受割礼的,身体未受割礼的,都不可进我的圣所。’”
(以西结书 44:9以西结书 44:9 commentary)
因此,割礼将使以色列人分别为圣,侍奉上帝,享受圣约的益处。因此,耶和华吩咐约书亚再次为以色列人行割礼。时间短语“第二次”并不意味着约书亚要再次为同一个人行割礼,因为那是不可能的。相反,它意味着用燧石制成的刀再次行割礼。燧石是一种在圣经记载的土地上常见的岩石(出埃及记4:25出埃及记4:25 commentary)。燧石逐渐消失,为铜,青铜和铁等其他金属腾出空间。
约书亚遵照耶和华的吩咐去做,制造了火石刀,在基比亚·哈拉洛特(3节)为以色列人行割礼。基比亚·哈拉洛特的意思是“包皮山”,是指便雅悯支派境内吉甲附近的一处地方。虽然这处地方的具体位置已不可考,但约书亚在那里行了割礼,因此意义重大。但他为什么要给以色列的男丁行割礼呢?约书亚行割礼的原因是:从埃及出来的所有男丁,就是所有能打仗的男丁,都死在旷野的路上(3节)。
“所有战士”一词指的是以色列二十岁以上有资格服兵役的男子。它让人想起在加低斯巴尼亚发生的事件,当时摩西命令十二个人去窥探迦南(《民数记》13-14《民数记》13-14 commentary章)。他们回来后,有十个人报告了令人恐惧的消息:
我们到了你差遣我们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这就是那地的果子。然而,那地的居民民强盛,城邑坚固宽阔,我们在那里也看见了亚衲族人。
(民数记 13:27民数记 13:27 commentary−28)
探子胆怯的报告促使以色列人因不信而悖逆上帝。但迦勒和约书亚相信上帝。他们鼓励百姓继续前进,因为他们信靠上帝的能力,必将应许之地赐给他们(民数记13:30民数记13:30 commentary)。因此,耶和华下令,除迦勒和约书亚外,所有成年的以色列人,因他们缺乏信心,不得进入迦南地(民数记14:22-30民数记14:22-30 commentary)。于是,他任凭他们在旷野漂流四十年,最终死去。
约书亚,以色列的新领袖,服侍新一代的以色列人。所有从埃及出来的男子都受过割礼,但由于他们的悖逆和不信,最终死在了旷野。约书亚必须再次行割礼,因为所有从埃及出来后在旷野出生的人都没有受过割礼。
简而言之,以色列人在旷野的岁月里,忽视了割礼的习俗,也没有在耶和华所设立的节期献祭(阿摩司书5:25阿摩司书5:25 commentary)。但如今他们来到迦南,就必须遵守上帝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因此,这个仪式会提醒这约中的子民,他们的存在是出于耶和华,他们祖先亚伯拉罕的上帝(创世记17:12创世记17:12 commentary)。
圣经中给出了以色列人上一代灭亡的原因: “以色列人在旷野走了四十年,等到国民,就是从埃及出来的兵丁,都灭亡了,因为他们没有听从耶和华的话” (6节上)。正常情况下,从埃及到迦南的路程需要十一天(申命记1:2申命记1:2 commentary)。然而,由于以色列人在加低斯巴尼亚——也就是即将进入迦南的地方——背叛了耶和华,耶和华延长了他们的旅程,命令他们在旷野流浪四十年,直到他们灭绝。
这段时期被称为“旷野的叛逆”。诗篇和希伯来书后来警告人们不要效仿这样的例子(诗篇78:40诗篇78:40 commentary, 95:8-1195:8-11 commentary, 106:14106:14 commentary,希伯来书3:8希伯来书3:8 commentary, 1717 commentary)。
希伯来书的作者将失败的第一代以色列人与那些硬着心肠,悖逆不信的基督徒作了比较(希伯来书3:12-19希伯来书3:12-19 commentary)。离开埃及的第一代以色列人表现出对上帝的悖逆,因此没有承受那地为他们的产业。同样,新约的信徒也可能未能证明自己忠心,也可能“亏缺”了他们的产业(希伯来书3:6希伯来书3:6 commentary)。
新约信徒蒙应许的基业,是按照神原定的计划,分享基督对地球的统治(希伯来书 2:7-9希伯来书 2:7-9 commentary)。旧约中第一代不信的以色列人虽然未能进入神的安息(应许之地),但他们仍然是神的子民。神仍然以超自然的方式在旷野照顾他们的需要(申命记 8:3-4申命记 8:3-4 commentary)。
同样,新约信徒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这是一项已完成的工作。无论如何,我们都是神的儿女(希伯来书3:1希伯来书3:1 commentary)。我们不能超越神的恩典(罗马书5:20-21罗马书5:20-21 commentary)。问题在于我们的奖赏——我们人生选择的后果。希伯来书的作者鼓励我们追求这额外的“安息”(希伯来书4:8-9希伯来书4:8-9 commentary),这指的是完成神所赐给我们的工作,作为奖赏而获得基业的机会(以弗所书2:10以弗所书2:10 commentary)。如果我们不顺服,过着取悦罪恶和自我的生活,神就不会允许我们进入这“安息”。然而,所有信耶稣的人都是神的儿女(约翰福音3:5约翰福音3:5 commentary, 14-1514-15 commentary)。
赐给第一代以色列人的基业应许,并没有使他们受益,因为他们没有凭着信心行事(希伯来书3:18-19希伯来书3:18-19 commentary)。同样,如果没有信心去行在神的应许上,神的应许对我们也没有益处。要承受神的应许,我们必须行在神的应许上。没有对神的信心,我们就不能顺服祂;信心是获得基业赏赐的必要条件(希伯来书3:18-19希伯来书3:18-19 commentary)。
正如希伯来书2希伯来书2 commentary章所示,一切权柄都赐给了耶稣,因为他顺服,甚至死在十字架上(希伯来书2:9-10希伯来书2:9-10 commentary)。他渴望将这权柄分享给所有信靠和跟随他的人,如同他一样忍受世人的弃绝(希伯来书2:10希伯来书2:10 commentary, commentary启示录3:21启示录3:21 commentary)。
约书亚强调了对悖逆的以色列人的惩罚,说道: “耶和华曾起誓,必不让他们看见耶和华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我们的地,就是流奶与蜜之地” (第6节下)。 “流奶与蜜”一词描述了迦南地的丰饶肥沃。上帝曾应许要赐给他的圣约子民这样的地方,以彰显他对他们的爱与关怀;他曾向他们的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要将这片肥沃的土地赐给他们(创世记12:7创世记12:7 commentary, 26:326:3 commentary, 28:1328:13 commentary)。
但因为第一代人背叛了他们的主,他让他们死在旷野。第二代是他们的子孙,他兴起他们来代替他们(第7节)。悖逆的第一代人的子孙将继承流奶与蜜之地的应许,因为他们顺服上帝,相信上帝会帮助他们战胜敌人。约书亚为第二代的男子行了割礼;因为他们没有在路上给他们行割礼,所以没有受割礼(第7节)。
旷野之旅对以色列人来说是一段相当难忘的经历。他们经历了一段艰苦的训练和管教时期(申命记8:1-6申命记8:1-6 commentary)。在那些年里,人们面临饥渴。他们甚至看到了“火蛇和蝎子”(申命记8:15申命记8:15 commentary)。尽管他们悖逆,耶和华却奇迹般地为他们提供了食物。由于他们是祂的圣约子民,他们必须遵守圣约的要求,正如创世记中所述:“你们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礼”(创世记17:10创世记17:10 commentary)。这项外科手术标志着他们成为圣约群体的成员。上帝始终要求祂的子民拥有信心和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