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启示录 13:7-10 含义

撒旦已被打入地底,现在将精力集中在地球上。他被授权统治地球。他利用赋予他的权力强迫所有人崇拜他。他向唯一抵抗他的人发动战争,这些人是被杀羔羊生命册上所记载的圣徒。信徒们被要求坚持不懈,相信上帝会审判那些迫害他们的人。

启示录 13:7 以另一项权柄开始:赐给他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又赐给他制伏各支派,各民族,各方,各国的权柄。 (第 7 节)

第 7 节中的“他”指的是野兽。我们已经看到,在启示录中,上帝在每一个重大事件之前都授予了权柄。这强调了一个一致的主题,即上帝始终坐在他的宝座上,是一切事物的最高权威。上帝允许这一切。但在上帝的允许范围内,受造物会做出选择。而这些选择会产生后果。

这里授权撒旦与圣徒争战并战胜他们。希腊文中翻译为“战胜”的单词是“nikao”,也被翻译为“压倒”,“战胜”,“征服”和“胜利”。圣徒这个词翻译自希腊文“hagios”,后者通常被翻译为“神圣”。它指的是上帝特别分开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它指的是上帝的子民。

撒旦被米迦勒和他的天使打败并被赶出天堂(启示录 12:7-9)。虽然撒旦被逐出天堂,但他现在被授权通过野兽的力量接管地球。接管的一部分将涉及与上帝的圣徒作战并战胜他们。许多圣徒将被杀死。

在这可怕的苦难时期,将有许多殉道者(启示录 17:6)。在上一章中,我们看到上帝将为一些人提供避难所(启示录 12:14)。但这显然只适用于少数人。许多信徒将殉道,许多人被斩首(启示录 20:4)。在此期间殉道的人将因他们对耶稣的忠实见证而获得特殊荣誉(启示录 20:4)。

野兽将统治整个地球:它被赋予了统治各部落,各民族,各方言和各国的权力。这种说法让人想起上帝最初赋予人类的使命,即“遍满地面”(创世记 1:28),但这里却颠倒了:野兽并没有像上帝希望的那样,让地球上布满虔诚的管家,而是让暴政的暴力遍布地球。

早期的统治者,如罗马皇帝尼禄(公元 54-68 年在位)和图密善(公元 81-96 年在位)可能预示了野兽的这种迫害。他们的迫害考验了早期教会的毅力。这些事件预示着未来这种迫害将以更大规模普遍出现。

再次,这权柄是赐给那兽的。我们知道,地上赐给人类的一切权柄都是神所授予的(罗马书 13:1)。兽将战胜(“nikao”)圣徒。但圣徒将像耶稣一样战胜一切,从而赢得更大的胜利(“nikao”)(启示录 3:21)。

圣徒与野兽之间的冲突是耶稣断言的顶峰,即他的追随者在今世“将有苦难”(约翰福音 16:33)。尽管圣徒在肉体上被野兽“击败”,但启示录承诺那些拥有忠实证词的人将获得最终的胜利。世俗领域的肉体失败与永恒领域的胜利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种紧张关系中,信徒们被邀请坚持希望,为基督忍受苦难会带来永恒的回报(马太福音 5:11-12, 19:28,启示录 3:21)。

这只野兽将统治整个地球,显然它不仅会成为全球独裁者,还会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的人都要拜它(第 8 节)。

“住在地上的人”这个笼统的短语强调了这只野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然而,那些属于基督的人,他们的名字记录在被杀羔羊的生命册上,将拒绝崇拜这只野兽。这很可能是这只野兽与上帝子民之间战争的原因。这只野兽要求人们崇拜,而上帝的子民将拒绝。

我们在启示录 13:4 中看到,人们因恐惧而崇拜野兽,说“谁能比这野兽?谁能与它交战?”然而,那些名字写在被杀羔羊生命册上的人将拒绝崇拜,即使他们也无法发动战争并战胜野兽的凶猛力量。这将使许多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上一章的结尾,我们看到龙因无法毁灭代表以色列的女人而怒不可遏。于是,它把注意力转向迫害“其余的儿女,就是守上帝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启示录 12:17)。看来,这只野兽采取的基本策略是“拜我,否则就死”。我们看到撒旦在试探耶稣时渴望被人崇拜(马太福音 4:9)。现在,它正用武力强迫人崇拜。

被杀羔羊生命册这个短语只出现在这里。这可能是一本与那些在马太福音 24:21 中耶稣所说的“大灾难”时期得胜的人有关的特殊书。它也可能与启示录其他地方提到的“生命册”相同。

以下是启示录中出现“生命之书”一词的列表,除了第 8 节中出现的“生命之书”是被杀羔羊的生命之书的一部分之外:

  • 启示录 3:5 说得胜的人将得到奖赏,名字不会从生命册上被抹去。这表明生命册可能包括可能失去的继承权的奖赏。
  • 启示录 17:8 与第 8 节中的“生命册”有类似的应用,那些名字写在“生命册”上的人不会像世界上其他人一样受到欺骗。
  • 启示录 20:12 提到“生命之书”是其中提到的大审判中使用的几本书之一。
  • 启示录 20:15 说,任何人的名字没有写在“生命册”上,都将被扔进火湖里。
  • 启示录 21:27 说,只有名字写在“生命册”上的人才能进入新地球的新耶路撒冷城。

“生命册”似乎有许多应用。但在每一个例子中,被杀的羔羊这句话似乎都涉及到“生命册”的核心特征——这里的“生命”是指基督在十字架上牺牲自己而实现的永生。

启示录将羔羊自愿的救赎之死与野兽的虚假复活进行了对比(启示录 13:3)。耶稣是真正的羔羊,为人类的罪孽而被杀(约翰福音 1:29)。这与野兽强迫人们屈服并威胁不服从者死亡的崇拜形成了鲜明对比。相比之下,羔羊的牺牲赋予了人们永生,而永生是基于人们非强迫地选择相信(约翰福音 3:14-15)。

野兽通过暴力和死亡威胁要求人们立即效忠和崇拜。上帝提供了一个非强迫的选择,但警告人们他们选择的真相——选择宽阔的道路就是选择毁灭(马太福音7:13-14)。这使得耶稣作为羔羊的形象与撒旦作为暴虐的龙,蛇或野兽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圣经中将永生描述为礼物和奖赏。约翰福音 3:14-16 等经文提到,永生仅凭信仰就能获得,信仰足够使人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稣,希望从导致死亡的罪恶毒液中得到治愈。约翰福音 3:3 将这种永生的礼物描述为一个新的开始,即“重生”的精神诞生。罗马书 2:6-7 等经文将永生描述为对忠实生活的奖赏。“生命之书”似乎涵盖了这两个方面。

按照启示录的信息,对“生命册”有一个如下的心理模型是符合的:a) 所有相信耶稣并接受永生免费礼物的人的名字都会被写在“生命册”上;b) 只有战胜的人才能获得继承的全部奖励,充分分享基督作为仆人国王的统治。失去奖励可能表现为名字被抹去。名字被写上这一事实仍然可以确保成为上帝的孩子,但名字被抹去则代表失去继承的奖励。

我们可以在罗马书8:17中看到这种区别。保罗说“我们是神的儿女”,明确表示他是在对信徒讲话,然后又补充道:

“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
罗马书 8:17

我们可以注意到,罗马书 8:17 的第一部分断言,所有神的儿女(所有相信耶稣的人)都是“神的继承人”。这是一个无条件的陈述。

然而,只有“与他同受苦难”的信徒才会“与他同得荣耀”。耶稣被赋予的“荣耀和尊贵”是统治地球(希伯来书 1:5, 13, 2:9,马太福音 28:18)。“与他同得荣耀”就是分享他的统治,这是他向所有像他一样战胜困难的人承诺的奖赏(启示录 3:21)。要获得这种奖赏,就需要坚持不懈地经受考验。

可以推断,在这个时期——耶稣称之为“大灾难”的时期,也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后三年半——信徒也是胜利者。这可能是因为邪恶的崛起如此明显,以至于要相信耶稣就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正如我们在罗马书 8:17 的后半部分所观察到的,那些像基督一样受苦的人将与他分享他的统治。我们从启示录 3:21 知道,要分享基督的统治,一个人必须像他一样克服困难。

帖撒罗尼迦后书 2:7 指出,在大灾难时期,圣灵抑制邪恶的使命被取消了。这似乎大大扩大了邪恶和不法行为出现的机会。出现的不法行为并不是缺乏法律。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野兽将颁布许多法律,并用死刑来执行它们(启示录 13:17)。

但这些法律将违背上帝让世界充满爱与和谐的计划。上帝计划的核心是让人们爱他,爱彼此(马太福音 22:37-39)。野兽的统治将是恐怖的统治。看来,在这个大灾难时期,相信也将像耶稣一样遭受苦难。

我们还得知,所有名字写在被杀羔羊生命册上的,从创世以来就被写在那里(第 8 节)。这告诉我们,所有属于他的人从一开始就属于他。正如第 5 章中带有七个印章的卷轴包含预定的事件,这些事件将使时代结束并带来永恒的正义,生命册也是上帝主权计划的一部分。

在整个启示录中,我们看到人类和天使都在做出选择,并承受着选择的后果。撒旦和他的追随者选择反抗。天使长米迦勒和他的天使选择与撒旦作战并战胜他。地球上的人们选择对羔羊做出回应,是接受和跟随还是辱骂和反对。

但我们也看到,上帝始终坐在他的宝座上。我们看到,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上帝首先授权的。这显示了一个伟大的奥秘,一个悖论,即上帝完全掌控一切,但与此同时,他的造物却有自由选择,而他们的选择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给罗马人的信中,保罗在谈到上帝在履行对以色列的承诺时的主权之后,对这个伟大的奥秘做出了恰当的回应:

“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谁先赐给他,使他后来偿还?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
罗马书 11:33-36

约翰接下来喊道“凡有耳的,就应当听”(第 9 节)

这种聆听的呼唤贯穿整个圣经,尤其是在耶稣自己的教导中(马太福音 11:15)。它的意义远不止是单纯的听觉;它挑战读者去接受,内化和回应神圣的真理。希腊语“akouo”翻译为让他听,在启示录中出现了四十六次。

这包括启示录 1:3 中的第一次出现,其中劝告上帝的仆人阅读,聆听(“akouo”)并留意或执行此预言中写的事情,以便他们能够得到应许的伟大祝福。在这种情况下(第 9 节),似乎劝告读者特别注意下一句话:如果有人注定要被俘虏,他就会被俘虏;如果有人用刀杀人,就必须被刀杀。这就是圣徒的毅力和信仰(第 10 节)

启示录中劝告上帝的仆人“阅读,聆听和实践”的基本事情是理解并选择作为忠实的见证人生活,不惧怕拒绝,失去或死亡。信徒们被告诫要相信这是获得应许的伟大祝福的方式,而且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要作为忠实的见证人生活,就需要忠实地坚持下去,直到工作完成,这意味着我们的生命结束。

这就是圣徒的坚忍和信仰。希腊语中翻译为圣徒的词指的是任何为特殊目的而分开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它是上帝的子民。坚忍就是无论后果如何,继续做忠实的见证人。信仰就是相信上帝将 a) 提供承诺的奖励(如启示录 1:3, 3:21)和 b) 在适当的时候将所有人绳之以法。第 10 节的其余部分谈到上帝将审判那些将战胜,监禁和杀害上帝圣徒的人。

这句话“人若注定被掳,就必被掳;人若用刀杀人,就必被刀杀”在其他版本中被翻译成不同的意思。更直译的意思是“如果你俘虏,你就会被俘虏;如果你杀人,你就会被杀。”

这里的上下文是关于龙/撒旦的力量被赋予权力,在一段时间内战胜上帝的子民。将有许多人殉道(启示录 6:9, 17:6)。第 10 节的重点是上帝承诺,那些参与这场迫害的人将自食其果。

那些俘虏他人的人自己也会被俘虏。我们将在启示录的后面看到,那些名字没有写在生命册上的人将被俘虏到火湖(启示录 20:14-15)。那些用剑杀人的人将死于剑下。我们将在启示录 19:15 中看到,耶稣将重返人间,用从他口中出来的利剑杀死那些反对他的人;他的话语将成为杀死敌人的剑。

我们从启示录中看到,上帝对万物拥有至高无上的控制权。这里强调了互惠原则,这可以称为“神圣的黄金法则”,即上帝对待人类就像人类对待他人一样。这再次强调了人们有真正的选择,而这些选择会产生真正的后果。这个悖论通过对上帝令人敬畏的威严和力量的信仰得到解决(罗马书 11:33-35)。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阐述了这一精神互惠原则:

  • 马太福音 5:7 中,耶稣说,那些怜悯人的人将会得到怜悯。
  • 马太福音 6:14-15 中,耶稣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应该向上帝祈求,希望上帝能像我们原谅别人一样原谅我们;如果我们拒绝原谅别人,上帝就不会原谅我们。
  • 马太福音 7:1-2 中,耶稣说,上帝将用我们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作为他审判我们的尺度。

毫不奇怪,耶稣作为神和永生的道,提出了旧约中已经确立的原则。以下是一些例子:

  • 民数记 14:28, 上帝说他会按照他们对他的反对对待他们。
  • 民数记 33:56, 上帝说,如果以色列不能将迦南人赶出这片土地,他就会像对待迦南人一样对待以色列人。
  • 以西结书 35:15, 上帝告诉西珥山/以东,他将为他们的灭亡而欢欣鼓舞,就像他们为其他人的灭亡而欢欣鼓舞一样。
  • 耶利米书 50:13, 29,耶和华通过先知所说的话表明,上帝将对巴比伦施行如同她对其他国家所做的那样;她将被摧毁,永远不会再有人居住。

使徒保罗也将这一互惠原则应用于信徒的行为;信徒种什么,收什么。如果我们慷慨地奉献去服侍他人,我们就是在播下种子,上帝会将这些种子倍增,为慷慨的丰收提供丰厚的回报——耶稣称之为在天上积攒财宝。这些对忠诚服务的回报反映了与启示录中对那些得胜者所承诺的巨大回报和祝福相同的希望(启示录 1:3, 3:21)。

信徒少种,收成也少(加拉太书 6:8)。哥林多前书 3:12-15 指出,信徒若不为主而行,就如干草和木柴,在基督的审判之火中焚烧殆尽。若为主而行,就如金银,在火中炼净,经受审判。

圣徒的坚忍和信心在此,此处一词表明,此处所指的具体事物代表或描述了圣徒的坚忍。它似乎最符合第 8 节中的短语,其中记录在生命册上的人将是唯一拒绝崇拜野兽的人。拒绝崇拜野兽的信徒是那些坚持做忠实见证的人

在第 7 节中,野兽被赋予了迫害上帝子民的权力。上下文推断,野兽的迫害旨在强迫他们崇拜它。上帝劝告他的子民继续做忠实的见证人,即使被监禁或处死。也许在这个时期,耶稣称之为大灾难的时期,人们需要抵制接受野兽的印记并崇拜它,才能被写在生命册上。

在上帝面前称义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上帝的恩典。亚伯拉罕被宣告为义人,因为他在耶稣降临人间之前就相信上帝的应许(创世记 15:6, 罗马书 4:3)。亚伯拉罕因信在上帝眼中成为义人多年后,当他遵守上帝的命令时,上帝赐予他巨大的奖赏(创世记 22:16-18)。在上帝面前称义和奖赏是分开授予的。新约信徒的情况也是如此,正如我们在罗马书 8:17哥林多前书 3:15 等经文中看到的那样。

在大灾难时期,精神现实可能已经变得足够透明,以至于相信需要服从。最具体地说,野兽公开要求人们崇拜自己,因此人们必须做出切实的,身体上的选择,决定相信谁。在大灾难之前,信耶稣的人可能会被带离地球(帖撒罗尼迦前书 4:17)。所以,在这个时代,信耶稣需要切实拒绝对野兽的崇拜并接受它的印记。

我们在旧约圣经中看到乃缦的故事,他相信以色列的上帝,但请求先知以利沙允许他向假神临门下拜以表示对他主人的尊敬,但在他内心深处,他要向耶和华下拜。以利沙告诉他“平安地去吧”,让乃缦有恩典敬拜上帝,同时尊敬他的国王(列王纪下 5:19)。看来,在启示录中描述的这个大灾难时期,这种形式是不允许的。上帝告诫上帝的子民要抵制并坚持做他的忠实见证人,无论后果如何。

历史上有圣徒坚忍不拔的例子。耶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忍受了拒绝,羞辱和死亡。希伯来书 12:2 说耶稣“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这意味着,与他追求的目标相比,他不认为那些拒绝他的人给他带来的羞辱有任何价值。耶稣没有为了避免这种羞辱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这是因为他已承诺要实现的目标:“摆在他面前的喜乐”。这“喜乐”被描述为得到坐在上帝宝座右边的奖赏。这幅图反映了耶稣被赋予了统治地球的权威。

因为耶稣是一个忠实的见证人,他不惧怕被拒绝,失去或死亡,他信任并寻求天父应许的奖赏,所以他被赋予了一切权柄(马太福音 28:18, 希伯来书 1:13, 2:9,腓立比书 2:8-9)。启示录描述了将导致耶稣权柄全面实现和撒旦权柄彻底削弱的事件。但首先,撒旦将拥有统治地球的权力,欺骗和毁灭。

后来也出现了忍耐的例子。耶稣所有忠实的门徒都以身殉道,只有约翰除外,他在因信仰而被流放期间写下了这本启示录(启示录 1:9)。事实上,在第 10 节中,在“这是圣徒的坚忍和信心”这句话中,希腊词“hypomone”被翻译为“坚忍”,这在启示录 1:9 中也有出现,与约翰在迫害中坚忍不拔有关:

“我约翰是你们的兄弟,和你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
启示录 1:9上)

耶稣的门徒坚守信仰,忠于信仰,他们的榜样包括那些注定要被俘虏的人(约翰,被流放到拔摩岛)以及其他被暴力杀害的人,即殉道者。历史上许多其他基督教殉道者也效仿了他们的榜样。他们的信仰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他们相信上帝的承诺。他们忠于信仰,忠于信仰,这正是启示录敦促每个信徒效仿的榜样(启示录 1:9)。

启示录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