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按书卷浏览

彼得前书 4:6 含义

彼得前书4:6表明,上帝差遣耶稣为我们的罪而死,然后从死里复活,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这些信的人能够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我们可以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拥有新生,脱离罪恶。但这会招致非信徒的排斥和虐待。

彼得前书4:6阐明了福音的目的——使那些死在罪中的人得生命。第6节开头写道: “因为福音的传,原是为此。” (6节上半部分)

介词“为了”这个目的与前面的经文联系起来。彼得前书4:1说,信徒应该与基督有“同样的目的”。基督为“神的旨意”而活(彼得前书4:2)。他为正义忍受苦难,为世人的罪而死,“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彼得前书3:18)。

彼得前书3:15中,彼得坚称,当信徒作为耶稣忠实的见证人,同样忍受敌意,拒绝和损失时,我们应该“随时准备回答各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这样,我们就可以按照与耶稣相同的目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过一种分别为圣的生活来遵行神的旨意,并以此将人们带到神面前(彼得前书3:18,帖撒罗尼迦前书4:3)。

彼得继续告诉我们,福音甚至也传给了那些已经死了的人,虽然他们作为人按肉体受审判,但他们的灵性却可以按照上帝的旨意活着(第 6b 节)

这句话包含三个部分:

  1. 福音是传给死去的人的。
  2. 福音的目的是让他们能够按照上帝的旨意活在灵里
  3. 他们按照上帝的意愿生活的副产品就是受到人类评判

这节经文可以适用于非信徒或信徒。

  1. 当非信徒接受耶稣时,他们就从死亡走向基督的生命(以弗所书 2:5)。
  2. 他们现在拥有复活的力量,可以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以弗所书 3:20, 6:10,歌罗西书 1:11, 2:10,帖撒罗尼迦前书 1:5,提摩太后书 1:7)。
  3. 当他们服从上帝时,他们可能会遭受人类的拒绝和审判(提摩太后书 3:12)。

由于彼得的这封信是写给那些已经蒙救赎,充满复活大能,能够遵行神旨意的人,彼得主要强调的可能是上述第二点和第三点,即信徒拥有神的能力,能够胜过罪恶。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看到的,彼得提醒他的读者,他们是“神的子民”,“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彼得前书2:9-10)。这封信可以理解为在劝勉他们:“活出你们在基督里的本相。”

耶稣的完整福音不仅包括重生进入神的家庭,也包括被圣灵的大能内住。这大能使信徒有潜力行在祂的道路上,作忠心的见证;也使信徒能够超越世俗的生活方式。

因此,效法耶稣的道路,必定会产生耶稣所产生的影响。这也会使信徒分享祂的奖赏,因祂忠心地作见证,遵行父的旨意。耶稣说:“信我的人,我所做的事,他也要做;并且要做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 耶稣很可能就是这么想的。当全世界数十亿信徒忠心地跟随耶稣时,他们所做的一切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因为这是耶稣复活的大能,藉着祂在世界各地的子民运行。

彼得持续强调的要点可以这样表述:“活出基督里新人的生命。完全效法耶稣的榜样,借着祂在你里面复活的大能,分享祂对他人的影响,并领受祂对忠信的奖赏。”

因此,这里对这群信徒的劝诫似乎是“你们应该充分利用福音”。正如神所有的诫命一样,这符合我们的最佳利益。信徒若按神的旨意活在圣灵里,就能获得许多积极的成果。这些包括:

  • 因为我们是忠实的见证人,所以有机会在耶稣降临时“欢欣鼓舞”(彼得前书 4:13)。
  • 领导者可以因忠实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而获得“荣耀冠冕”(彼得前书 5:4)。
  • 凡谦卑自己“在神大能的手下”的人,都可以相信神会在适当的时候提升他们(彼得前书 5:6

如果一个人在基督里活着,那么他们的机会就是活在生命中,而不是活在他们已经脱离的死亡中(罗马书 6:11-13)。生命胜过死亡,这显而易见。挣扎的根源在于撒旦把死亡伪装成生命,就像他在伊甸园里引诱夏娃以来所做的那样(创世记 2:16-17, 3:1-5)。

任何像耶稣一样忠心作见证的信徒,都将在肉身中受审判。这很可能指的是前几节经文中提到的那种拒绝,昔日的朋友如今却拒绝了那些不与他们同罪的人(彼得前书4:4)。

这句话前面有“虽然” ,表明忍受他人的论断和拒绝,会阻碍我们按照神的旨意活在圣灵里。这符合我们的经验;我们不喜欢被拒绝。这世界充满了情欲,我们堕落的肉体软弱了(雅各书1:14)。但福音已经传给那些已经死了的人,这样,尽管他们因信耶稣而面临来自世界的拒绝和逼迫,他们仍然可以按照神的旨意活在圣灵里。

在罪中的人,可以听到福音的真理,相信耶稣,并领受生命的恩赐(约翰福音3:14-15)。信徒若活在他们从死里复活的死中,可以听到福音的真理,并学会放下自我,顺着圣灵而行,活出新生的样式(罗马书6:7, 11-12)。

福音的目的是使人按着神的旨意而活。这与耶稣的“大使命”相符,耶稣指示祂的门徒要“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教导他们遵守祂的诫命,也就是按着神的旨意而行马太福音 28:18-20)。

彼得在彼得前书1:6中承认,这些信主的犹太人“因百般试炼忧愁”。信耶稣的犹太人有时会遭受严重的迫害。收到这封信的信徒很可能因为这种迫害而逃离了犹大。司提反就是一个例子。他被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审判定罪,被石头砸死(使徒行传7:57-60)。

但那些因忠心作见证而受审判甚至受迫害的人,却能靠着基督的能力,按照神的旨意,活在圣灵里;这正是福音的真正目的福音使人与神和好,也使人即使在堕落的世界里,也能有力量遵行神的旨意。

换句话说,所有信徒都因信得救,脱离罪的刑罚(过去式救恩,无条件),但借着每日的信心生活,得以脱离罪的负面影响(现在式救恩,有条件地顺着圣灵而行),并且来世也将脱离罪的同在(将来式救恩)。以下经文以这种方式使用了“救恩”或“得救”一词:

  • 过去式救赎:
    • 以弗所书 2:8-9 讲的是过去式的救赎;我们因信基督而得救,脱离罪的刑罚
    • 在上帝眼中成为义人,唯有凭着信心(罗马书 4:3
  • 现在时的救赎:
    • 罗马书 5:9-10 提到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行进在祂生命的力量中,我们可以从“上帝的愤怒”中得救。
    • 彼得前书1:9提到我们信的果效是灵魂的救恩。彼得前书是写给已经信主的人的。彼得在信的开头就断言,凭着信心经历试炼,远离世俗,就能救我们脱离罪的恶果。他在整封信中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
  • 未来时态的救赎:
    • 罗马书13:11提到,我们从信主的那一刻起活得越久,得救的时间就越近。这救恩是指我们从今生的试炼,困境和与罪的争战中得救。当我们得着新的身体,住在新天新地时,信徒就将得到这样的救赎(启示录21:4)。

彼得关于福音传播的观点包含这样一个事实:那些回应福音并相信基督的人,即使肉体因迫害而死亡,他们的灵性仍能照着神的旨意而活使徒行传7:59,哥林多后书5:8)。这是因为在基督里,我们拥有永生,并且这生命延续到来世。尽管可能遭受严重的迫害,彼得仍劝勉信徒要遵行神的旨意,效法耶稣的榜样,才有机会分享祂的荣耀(彼得前书4:13)。

在下一部分中,彼得将他的按照上帝旨意生活的劝诫置于现实背景下,即审判日即将来临,届时我们将不再有机会靠信仰生活。

Clear highlight